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仪器仪表

电解电容的检测

发布时间:2013/9/10 20:53:21 访问次数:807

    采用数字万用表的电容挡测量电解电容的容量,ADM202EARN只需将电容的两脚插人数字万用表的Cx插座内,将数字万用表置于相应的挡位即可。由于数字万用表电容测量挡量程有限,一般最大只能测量20 ruF,因此,数字万用表只能对部分电解电容进行测量。
    采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解电容的方法如下。
    1.挡位的选择
    电解电容的容量较大,测量时应针对不同容量选用合适的量程。根据经验,在一般情况下,1~47 ruF间的电容可用R×1 kCl挡测量,大于47 pLF的电容可用R×100 Q挡测量。
    2.测量漏电阻
    将万用表红表笔接电解电容的负极,黑表笔接正极,在接触的瞬间,万用表指针即向右偏转较大幅度(对于同一电阻挡,容量越大,摆幅越大),接着逐渐向左回转,直到停在某一位置。此时的电阻值便是电解电容的正向漏电阻。此值越大,说明漏电流越小,电容性能越好。然后,将红、黑表笔对调,万用表指针将重复上述摆动现象。但此时所测阻值为电解电容的反向漏电阻,略小于正向漏电阻,即反向漏电流比正向漏电流要大。实际使用经验表明,电解电容的漏电阻一般应在几百千欧以上;否则,将不能正常工作。在测试中,若正向、反向均无充电的现象,即表针不动,则说明该电容的容量已消失或内部断路;若所测阻值很小或为O,说明电容漏电大或已击穿损坏,不能再使用。
    3.检测大容量电解电容器的漏电阻
    用万用表检测电解电容器的漏电阻,是利用表内的电池给电解电容充电的原理进行的。一旦将万用表电阻挡位确定下来,充电的时间长短便取决于电容的容量大小。对于同一电阻挡而吉,容量越大,充电时间越长,例如,选用R×1kQ挡测量一只4 700 vF的电解电容,待其充完电显示出漏电阻,约需10 min,显然时间过长,不太实用。但是,万用表不同电阻挡的内阻是不一样的。电阻挡位越高,内阻越大;电阻挡位越低,内阻越小。一般万用表的R×1 n挡的内阻仅是R×10 kCl挡的千分之一。利用万用表这一特点,采用变换电阻挡位的方法,可以比较快速地将大容量电解电容器的漏电阻测出。
    具体操作方法是:先使用R×io Q或R×1 Q低阻挡(视容量而定)进行测量,使电容器很快充足电,指针迅速向左回旋到无穷大位置。这时再拨到R×1 kCl挡,若指针停在无穷大处,则说明漏电极小,用R×1 kQ,挡已经测不出来,若指针又缓慢向右摆动,最后停在某一刻度上,此时的读数即是被测电解电容的漏电阻值。通常,10 000 pLF以上大容量电解电容器的漏电阻在100 k,Q左右是基本正常的。
    4.极性判别
    对于正、负极标志不明的电解电容器,可利用上述测量漏电阻的方法判别极性。即先任意测一下漏电阻,记住其大小,然后交换表笔再测出一个阻值。两次测量中阻值大的那次便是正向接法,即黑表笔接的是正极,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采用数字万用表的电容挡测量电解电容的容量,ADM202EARN只需将电容的两脚插人数字万用表的Cx插座内,将数字万用表置于相应的挡位即可。由于数字万用表电容测量挡量程有限,一般最大只能测量20 ruF,因此,数字万用表只能对部分电解电容进行测量。
    采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解电容的方法如下。
    1.挡位的选择
    电解电容的容量较大,测量时应针对不同容量选用合适的量程。根据经验,在一般情况下,1~47 ruF间的电容可用R×1 kCl挡测量,大于47 pLF的电容可用R×100 Q挡测量。
    2.测量漏电阻
    将万用表红表笔接电解电容的负极,黑表笔接正极,在接触的瞬间,万用表指针即向右偏转较大幅度(对于同一电阻挡,容量越大,摆幅越大),接着逐渐向左回转,直到停在某一位置。此时的电阻值便是电解电容的正向漏电阻。此值越大,说明漏电流越小,电容性能越好。然后,将红、黑表笔对调,万用表指针将重复上述摆动现象。但此时所测阻值为电解电容的反向漏电阻,略小于正向漏电阻,即反向漏电流比正向漏电流要大。实际使用经验表明,电解电容的漏电阻一般应在几百千欧以上;否则,将不能正常工作。在测试中,若正向、反向均无充电的现象,即表针不动,则说明该电容的容量已消失或内部断路;若所测阻值很小或为O,说明电容漏电大或已击穿损坏,不能再使用。
    3.检测大容量电解电容器的漏电阻
    用万用表检测电解电容器的漏电阻,是利用表内的电池给电解电容充电的原理进行的。一旦将万用表电阻挡位确定下来,充电的时间长短便取决于电容的容量大小。对于同一电阻挡而吉,容量越大,充电时间越长,例如,选用R×1kQ挡测量一只4 700 vF的电解电容,待其充完电显示出漏电阻,约需10 min,显然时间过长,不太实用。但是,万用表不同电阻挡的内阻是不一样的。电阻挡位越高,内阻越大;电阻挡位越低,内阻越小。一般万用表的R×1 n挡的内阻仅是R×10 kCl挡的千分之一。利用万用表这一特点,采用变换电阻挡位的方法,可以比较快速地将大容量电解电容器的漏电阻测出。
    具体操作方法是:先使用R×io Q或R×1 Q低阻挡(视容量而定)进行测量,使电容器很快充足电,指针迅速向左回旋到无穷大位置。这时再拨到R×1 kCl挡,若指针停在无穷大处,则说明漏电极小,用R×1 kQ,挡已经测不出来,若指针又缓慢向右摆动,最后停在某一刻度上,此时的读数即是被测电解电容的漏电阻值。通常,10 000 pLF以上大容量电解电容器的漏电阻在100 k,Q左右是基本正常的。
    4.极性判别
    对于正、负极标志不明的电解电容器,可利用上述测量漏电阻的方法判别极性。即先任意测一下漏电阻,记住其大小,然后交换表笔再测出一个阻值。两次测量中阻值大的那次便是正向接法,即黑表笔接的是正极,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驱动板的原理分析
    先来看看原理图。图8所示为底板及其驱动示意图,FM08...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