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到的电感
发布时间:2012/6/19 19:51:39 访问次数:1522
接下来进行我最感兴DM9000AEP趣的测试——不同磁芯电感的性能。由于条件限制,我只考察了各电感在高频脉冲下的发热量。图8所示为本次测试所用到的几种电感类型。第一个是IRS2092评估板上用到的进口电感,我们对它的性能没有丝毫质疑,但是价格比较昂贵,我在网上买了一个,花了15元。第二个和第三个电感使用的是同一种材料的磁环,只是尺寸不同,这种磁环被涂成红色和灰色,材料是超细铁粉。有网友说,这种磁环可以用作D类功放的滤波电感,我看到的TI公司的TAS5630功放图片好像也是用的这种磁环。第四个和第五个是我们常见的“黄白”环和“绿”环,材料分别为铁粉和铁氧体。图中除了第一个电感量ie22 uH外,其余实测电感量均为10¨H。另外对于第二个和第三个电感,由于磁芯材料一样,所以在未达到饱和的情况下,性能应该是差不多的,只是尺寸大的应该有更大的饱和电流。下面开始我们的测试。
接通电源后,首先接上图8所示的第一种电感,输A1 k-lz的正弦波信号。逐渐增大输入信号幅度,当幅度大于3Vpp时,输出正弦波开始出现明显失真。将输入信号保持在3Vpp,输出信号波形如图9所示(图中信号的平顶并非饱和失真,而是受示波器显示范围的限制),此时的输出信号达到50Vpp,这一数值将会与后面数值产生鲜明对比。工作一段时间(大约20分钟)后,水杯中的水已经被加热到烫手了,月手摸电感,感觉不到明显的温升,显然,这种专用的电感性能相当优秀。
然后换上图8所示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电感,输出信号幅度也保持在50Vpp,同样工作20分钟左右后,一杯冷水被加热到烫手,电感的温度也都只是温暖的感觉,可见这种“红灰”磁环用作D类功放的输出电感也是比较合适的。
再换上图8中第四种的“黄白”环电感,在相同输入(lkHz/3Vpp正弦波)的情况下,示波器显示负载上的信号幅度由原来的50Vpp骤降到40Vpp(如图10所示),用手摸电感,可以感觉到温度逐渐升高,不出一分钟,电感就变得烫手。不难看出,这种用于低频场合的铁粉磁环是不能用作D类功放滤波电感的。
接下来测试图8所示的最后一种电感,输入1kHz/3Vpp正弦波,负载上的信号幅度比50Vpp略有下降,电感温度缓慢上升,长时间工作(大约10分钟)后,开始烫手。总的来说,这种铁氧体材料的磁芯用作D类功放滤波电感同样存在磁芯损耗过大的问题,特别在大电流的情况下,发热量变得不可忽视。
最后,我想起了上次制作时用到的铁硅铝磁环,从TAP3123劝放上拆下一个后,用于本次的测试电路中。最后的实验图10输入1kHz/3Vpp正弦波时的输出波形(“黄白”环电感)结果让我非常失望,铁硅铝磁芯的发热量虽不及“黄白”环大,但短短的几分钟就变得烫手了。看来之前介绍的那款用TAP3123制作的功放,在这一点的设计上其实是不合理的。当时光顾着试听音乐,全然忽略了电感在当时30多度的室温下已经热得发烫。
接下来进行我最感兴DM9000AEP趣的测试——不同磁芯电感的性能。由于条件限制,我只考察了各电感在高频脉冲下的发热量。图8所示为本次测试所用到的几种电感类型。第一个是IRS2092评估板上用到的进口电感,我们对它的性能没有丝毫质疑,但是价格比较昂贵,我在网上买了一个,花了15元。第二个和第三个电感使用的是同一种材料的磁环,只是尺寸不同,这种磁环被涂成红色和灰色,材料是超细铁粉。有网友说,这种磁环可以用作D类功放的滤波电感,我看到的TI公司的TAS5630功放图片好像也是用的这种磁环。第四个和第五个是我们常见的“黄白”环和“绿”环,材料分别为铁粉和铁氧体。图中除了第一个电感量ie22 uH外,其余实测电感量均为10¨H。另外对于第二个和第三个电感,由于磁芯材料一样,所以在未达到饱和的情况下,性能应该是差不多的,只是尺寸大的应该有更大的饱和电流。下面开始我们的测试。
接通电源后,首先接上图8所示的第一种电感,输A1 k-lz的正弦波信号。逐渐增大输入信号幅度,当幅度大于3Vpp时,输出正弦波开始出现明显失真。将输入信号保持在3Vpp,输出信号波形如图9所示(图中信号的平顶并非饱和失真,而是受示波器显示范围的限制),此时的输出信号达到50Vpp,这一数值将会与后面数值产生鲜明对比。工作一段时间(大约20分钟)后,水杯中的水已经被加热到烫手了,月手摸电感,感觉不到明显的温升,显然,这种专用的电感性能相当优秀。
然后换上图8所示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电感,输出信号幅度也保持在50Vpp,同样工作20分钟左右后,一杯冷水被加热到烫手,电感的温度也都只是温暖的感觉,可见这种“红灰”磁环用作D类功放的输出电感也是比较合适的。
再换上图8中第四种的“黄白”环电感,在相同输入(lkHz/3Vpp正弦波)的情况下,示波器显示负载上的信号幅度由原来的50Vpp骤降到40Vpp(如图10所示),用手摸电感,可以感觉到温度逐渐升高,不出一分钟,电感就变得烫手。不难看出,这种用于低频场合的铁粉磁环是不能用作D类功放滤波电感的。
接下来测试图8所示的最后一种电感,输入1kHz/3Vpp正弦波,负载上的信号幅度比50Vpp略有下降,电感温度缓慢上升,长时间工作(大约10分钟)后,开始烫手。总的来说,这种铁氧体材料的磁芯用作D类功放滤波电感同样存在磁芯损耗过大的问题,特别在大电流的情况下,发热量变得不可忽视。
最后,我想起了上次制作时用到的铁硅铝磁环,从TAP3123劝放上拆下一个后,用于本次的测试电路中。最后的实验图10输入1kHz/3Vpp正弦波时的输出波形(“黄白”环电感)结果让我非常失望,铁硅铝磁芯的发热量虽不及“黄白”环大,但短短的几分钟就变得烫手了。看来之前介绍的那款用TAP3123制作的功放,在这一点的设计上其实是不合理的。当时光顾着试听音乐,全然忽略了电感在当时30多度的室温下已经热得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