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可变电阻器
发布时间:2014/4/15 21:10:48 访问次数:1147
另一方法如图7-15(b)所示变阻器(电压可变电阻器)连接到电感上。当变阻器RHRU5060两端电压低时,它的电阻就高;但当变阻器两端电压高时,它的电阻就低。该装置工作原理和图7-15 (a)中的电阻相同,只是变阻器在电路通电时消耗的功率减少了。
一个更好的方法如图7-15(c)所示。在这里,一个电阻和电容串联起来放在电感之间。这个电路当电感通电时不消耗能量。当触点打开时,电容初始时起短路作用,电感驱动电流流过电阻。电阻和电容的值可以由7. 10.2节介绍的对于R-C网络的方法确定。
没有电流流过二极管。然而当触点打开时,电感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极性相反,这个电压正向偏置二极管,使得电感两端的瞬态电压限制到很低的值(二极管正向压降加上二极管的IR压降)。因此,打开的触点上的电压约等于电源电压。这种电路对于抑制电压瞬变很有效。然而,电感电流衰减需要的时间远多于前面的电路,并且可能导致操作问题。
例如,如果电感是一个继电器,它的释放时间就会增加。在图7-15(d)中可以增加一个与二极管串联的小电阻来减少继电器的释放时间,但是代价是产生较高的瞬变电压。二极管的额定电压必须比最大电源电压高,二极管的额定电流必须比最大负载电流大。如果触点只是偶尔的工作,那么可以使用二极管的峰值额定电流。如果触点工作多于每分钟几次,那么应该使用二极管持续额定电流。
增加一个与整流二极管串联的齐纳二极管,如图7-15 (e)所示,允许电感电流衰减得更快些。然而,这种保护方式不如前面介绍的二极管好,并且需要额外的元件。在这种情况下,打开的触点上的电压等于齐纳二极管上的电压加上电源电压。
二极管电路(图7-15(d)戏者图7-15 (e》都不能用于交流电路。工作在交流电源的电路或者必须工作在两种直流极性的电路可以使用从图7-15 (a)到图7-15 (c)的网络来保护,或者用两个齐纳二极管背靠背相接,如图7-15 (f)所示。每个齐纳二极管的额定击穿电压必须高于交流电源电压的峰值,并且额定电流等于最大的负载电流。
另一方法如图7-15(b)所示变阻器(电压可变电阻器)连接到电感上。当变阻器RHRU5060两端电压低时,它的电阻就高;但当变阻器两端电压高时,它的电阻就低。该装置工作原理和图7-15 (a)中的电阻相同,只是变阻器在电路通电时消耗的功率减少了。
一个更好的方法如图7-15(c)所示。在这里,一个电阻和电容串联起来放在电感之间。这个电路当电感通电时不消耗能量。当触点打开时,电容初始时起短路作用,电感驱动电流流过电阻。电阻和电容的值可以由7. 10.2节介绍的对于R-C网络的方法确定。
没有电流流过二极管。然而当触点打开时,电感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极性相反,这个电压正向偏置二极管,使得电感两端的瞬态电压限制到很低的值(二极管正向压降加上二极管的IR压降)。因此,打开的触点上的电压约等于电源电压。这种电路对于抑制电压瞬变很有效。然而,电感电流衰减需要的时间远多于前面的电路,并且可能导致操作问题。
例如,如果电感是一个继电器,它的释放时间就会增加。在图7-15(d)中可以增加一个与二极管串联的小电阻来减少继电器的释放时间,但是代价是产生较高的瞬变电压。二极管的额定电压必须比最大电源电压高,二极管的额定电流必须比最大负载电流大。如果触点只是偶尔的工作,那么可以使用二极管的峰值额定电流。如果触点工作多于每分钟几次,那么应该使用二极管持续额定电流。
增加一个与整流二极管串联的齐纳二极管,如图7-15 (e)所示,允许电感电流衰减得更快些。然而,这种保护方式不如前面介绍的二极管好,并且需要额外的元件。在这种情况下,打开的触点上的电压等于齐纳二极管上的电压加上电源电压。
二极管电路(图7-15(d)戏者图7-15 (e》都不能用于交流电路。工作在交流电源的电路或者必须工作在两种直流极性的电路可以使用从图7-15 (a)到图7-15 (c)的网络来保护,或者用两个齐纳二极管背靠背相接,如图7-15 (f)所示。每个齐纳二极管的额定击穿电压必须高于交流电源电压的峰值,并且额定电流等于最大的负载电流。
上一篇:电感性负载的暂态抑制
上一篇:电感负载的触点保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