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电感元件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2/3/21 20:04:29 访问次数:703
绝大多数的电子元器件都由生产部门根据规定的标准和系列进行生产, 800YKD21 供使用部门进行选用。而电感元件则是一个例外,除了一部分电感元件,如园定电感器、阻流圈、振荡线圈和一些专用电感元件是按规定标准生产的外,有许多电感元件属非标元器件,需要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和制作。本节对常用的电感线圈和低频扼流圈的简易设计作以介绍。
如何选定电感线圈的结构
首先应根据电路的实际需要,结合各种电感线圈的应用特点来确定所设计电感线圈的结构。
间绕式空心线圈的电感量很小,只适合在高频和超高频电路中使用。若绕制的圈数较少,且导线的直径较粗,就可以不用骨架进行绕制。在工作频率大于100MHz时,一般为了减少集肤效应,应采用单股粗镀银铜线绕制,用骨架或不用骨架时都有较好的特性,Q值较高(可达150~ 400),稳定性也很高。单层密绕空心线圈适用于短波、中波回路,一般要用骨架。对于导线粗而线圈直径不大的单层密绕空心线圈,也可不用骨架绕制。一般单层密绕空心线圈的电感量也不大,其Q值可达150~ 250,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多层空心电感线圈可以获得较大的电感量,但体积较大,分布电容也大。为减少线圈体积,又想获得较大的电感量,应考虑选择带磁心线圈结构。
如何选定电感线圈的结构
首先应根据电路的实际需要,结合各种电感线圈的应用特点来确定所设计电感线圈的结构。
间绕式空心线圈的电感量很小,只适合在高频和超高频电路中使用。若绕制的圈数较少,且导线的直径较粗,就可以不用骨架进行绕制。在工作频率大于100MHz时,一般为了减少集肤效应,应采用单股粗镀银铜线绕制,用骨架或不用骨架时都有较好的特性,Q值较高(可达150~ 400),稳定性也很高。单层密绕空心线圈适用于短波、中波回路,一般要用骨架。对于导线粗而线圈直径不大的单层密绕空心线圈,也可不用骨架绕制。一般单层密绕空心线圈的电感量也不大,其Q值可达150~ 250,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多层空心电感线圈可以获得较大的电感量,但体积较大,分布电容也大。为减少线圈体积,又想获得较大的电感量,应考虑选择带磁心线圈结构。
绝大多数的电子元器件都由生产部门根据规定的标准和系列进行生产, 800YKD21 供使用部门进行选用。而电感元件则是一个例外,除了一部分电感元件,如园定电感器、阻流圈、振荡线圈和一些专用电感元件是按规定标准生产的外,有许多电感元件属非标元器件,需要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和制作。本节对常用的电感线圈和低频扼流圈的简易设计作以介绍。
如何选定电感线圈的结构
首先应根据电路的实际需要,结合各种电感线圈的应用特点来确定所设计电感线圈的结构。
间绕式空心线圈的电感量很小,只适合在高频和超高频电路中使用。若绕制的圈数较少,且导线的直径较粗,就可以不用骨架进行绕制。在工作频率大于100MHz时,一般为了减少集肤效应,应采用单股粗镀银铜线绕制,用骨架或不用骨架时都有较好的特性,Q值较高(可达150~ 400),稳定性也很高。单层密绕空心线圈适用于短波、中波回路,一般要用骨架。对于导线粗而线圈直径不大的单层密绕空心线圈,也可不用骨架绕制。一般单层密绕空心线圈的电感量也不大,其Q值可达150~ 250,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多层空心电感线圈可以获得较大的电感量,但体积较大,分布电容也大。为减少线圈体积,又想获得较大的电感量,应考虑选择带磁心线圈结构。
如何选定电感线圈的结构
首先应根据电路的实际需要,结合各种电感线圈的应用特点来确定所设计电感线圈的结构。
间绕式空心线圈的电感量很小,只适合在高频和超高频电路中使用。若绕制的圈数较少,且导线的直径较粗,就可以不用骨架进行绕制。在工作频率大于100MHz时,一般为了减少集肤效应,应采用单股粗镀银铜线绕制,用骨架或不用骨架时都有较好的特性,Q值较高(可达150~ 400),稳定性也很高。单层密绕空心线圈适用于短波、中波回路,一般要用骨架。对于导线粗而线圈直径不大的单层密绕空心线圈,也可不用骨架绕制。一般单层密绕空心线圈的电感量也不大,其Q值可达150~ 250,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多层空心电感线圈可以获得较大的电感量,但体积较大,分布电容也大。为减少线圈体积,又想获得较大的电感量,应考虑选择带磁心线圈结构。
上一篇: 提高线圈Q值所采取的措施
上一篇:单层线圈的计算
热门点击
- ADC动态范围
- 基于12位ADC的低功耗信号调理电路
- 上电复位( POR)的时序
- SPI通信
- 固态继电器应用电路
- 增益与负载的关系
- 精密单极性同相数据转换电路
- 开关门限、滞回和失调电压
- 振荡器电路PCB的设计
- 运行模式( RUN)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