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新品发布

上海贝岭股权划至海外公司 华虹NEC再谋上市

发布时间:2007/8/31 0:00:00 访问次数:668

继中芯国际和华润上华先后实现海外上市后,华虹NEC也加紧了自己上市的步伐。

  近日,华虹NEC和上海贝岭(60017l.SH)之间的一次股权划拔;普遍被外界解读为华虹NEC计划境外上市的先兆。坊间更有传闻称,华虹NEC最早将在年底首次公开募股(IPO),规模可望达到2亿-3亿美元。

  此时,距2000年华虹NEC首次提出海外上市计划已过去了四年——当年全球芯片制造业不景气,华虹NEC受累带来连续亏损而使计划搁浅。

  克隆TCL?

  时间回溯到8个月前,2004年1月,上海贝岭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出资8600万美元参股华虹NEC,建设张江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其后,华虹NEC赴港上市的消息在坊间不断传播。

  上海贝岭官方拒绝对此发表评论,仅表示此举是基于华虹集团整体战略的需要。

  当年6月,该项目获商务部批准。上海贝岭以持有上海创芯微电子有限公司的92.5%股权作价6055万美元,及其3975万美元的设备,合计作价10030万美元,占华虹NEC 11.22%的股权。

  而在9月8日,上海贝岭宣布,拟将所持有的华虹NEC注册资本11.22%的股权,划转给其在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香港海华有限公司,并签署了《股权划转协议》。

  上海贝岭方面称,“此次股权划拨,主要是为了配合华虹NEC股权重组;同时实施公司战略转型的需要”。

  据进一步信息,在转让协议获股东大会和主管部门批准后,香港海华将与华虹NEC的其他股东,共同在境外组建一个新的公司;这个新公司将持有华虹NEC的全部股权。

  记者从华虹NEC其他股东方获悉,华虹NEC股权重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境外上市。

  上海贝岭与华虹NEC的控股方同为上海华虹集团。对于境外组建新公司是否会推动华虹NEC的IPO,华虹集团行政法务部—女土对此表示,“关于此消息,领导有统一口径,时机成熟时将会公布。

  上海贝岭证券部马小姐也不愿对此做任何评价,“公布的都在9月8日的公告里了”,并以自己开会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而上海贝岭市场部一人士则称,此次股权划转有助推动上海贝岭国际化。理由是上海贝岭持华虹NEC ll.22%股权,划拨的对象是其全资子公司香港海华,股权划转属于内部操作,上海贝岭仍然是这部分股权的实际控制人。

  汉唐证券并购业务总部韩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华虹NEC必须进行股权重组,才能满足境外上市的主体要求。韩楚认为从上海贝岭公告内容看,“华虹NEC将来的股权重组,很可能采用类似TCL分拆移动业务之前的股权重组过程。”

  他进一步说,“要在海外上市,做一些员工持股计划,解决股票期权问题,华虹NEC的股东很可能以对华虹NEC股权作为出资投入,成立一个海外离岸公司,地点或在开曼群岛或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这个新公司将作为其上市主体。”

  “未来华虹NEC极有可能和中芯国际一样,在香港和美国同时上市。”韩楚补充道。

  负责资本运作的华虹NEC首席营运官刘文韬不愿意谈及上市事宜,称“这方面比较敏感”。而据华虹NEC一知情人透露,公司执行总裁方朋博士近日“要出差国外,不知道是否与此有关”。

  方朋此前在美国做了二十年半导体研究。在担任华虹NEC执行总裁的这两年,他曾公开表示,“半导体的设备和材料供应都是世界性的——大家在—个起跑线上,大陆惟一的差距是资本市场。”

  2004年望首次盈利

  华虹NEC如此“紧锣密鼓”筹备上市,动力何在?

  据权威部门预期,至2007年,中国的芯片需求每年可增长16%,在2007年达到470亿美元。截至今年初,国内供应仅能满足中国10%的芯片需求。而拥有中国大陆第一条8英寸代工生产线的华虹NEC,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空隙,投资扩厂的时机不容错过。

  华虹NEC是1997年由上海华虹集团和日本电子巨擘NEC合资组建的,注册资本7亿美元。华虹集团持有71.4%股权,NEC持有华虹MEC 17.4%的股权,美国捷智半导体持有10%。

  2003年11月,股东增加,美国捷智半导体公司和华虹国际公司增资华虹NEC,公司注册资本增至78,941万美元。至此,华虹NEC的股权结构将变更为:华虹集团持股55.92%、NEC持股9.54%、NEC(中国)持股7.83%、华虹国际(美国)持股5%、美国捷智半导体公司持股10%、张江集团持股0.49%。

  但是,相比世界头几号芯片代工企业,华虹NEC的月产能仅3万片,而台积电在2003年底月产能为43.4万片,联华电子为28万片。相比之下,华虹NEC的产能远在它们之下。

  苏州国芯一位资深市场研究人士表示,“尽管现在普遍乐观的估计,这一轮半导体行业周期将在2006年达到顶峰,但也有更多人相信只能维持增长到2005年。”

  因此,对于华虹NEC而言,在最短时间内上市显得时不我待。

  据华虹NEC市场部人士称,在经历了长达4年的周期性衰退之后,全球半导体市场全线飘红,而华虹NEC2004年的业务订单已经

继中芯国际和华润上华先后实现海外上市后,华虹NEC也加紧了自己上市的步伐。

  近日,华虹NEC和上海贝岭(60017l.SH)之间的一次股权划拔;普遍被外界解读为华虹NEC计划境外上市的先兆。坊间更有传闻称,华虹NEC最早将在年底首次公开募股(IPO),规模可望达到2亿-3亿美元。

  此时,距2000年华虹NEC首次提出海外上市计划已过去了四年——当年全球芯片制造业不景气,华虹NEC受累带来连续亏损而使计划搁浅。

  克隆TCL?

  时间回溯到8个月前,2004年1月,上海贝岭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出资8600万美元参股华虹NEC,建设张江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其后,华虹NEC赴港上市的消息在坊间不断传播。

  上海贝岭官方拒绝对此发表评论,仅表示此举是基于华虹集团整体战略的需要。

  当年6月,该项目获商务部批准。上海贝岭以持有上海创芯微电子有限公司的92.5%股权作价6055万美元,及其3975万美元的设备,合计作价10030万美元,占华虹NEC 11.22%的股权。

  而在9月8日,上海贝岭宣布,拟将所持有的华虹NEC注册资本11.22%的股权,划转给其在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香港海华有限公司,并签署了《股权划转协议》。

  上海贝岭方面称,“此次股权划拨,主要是为了配合华虹NEC股权重组;同时实施公司战略转型的需要”。

  据进一步信息,在转让协议获股东大会和主管部门批准后,香港海华将与华虹NEC的其他股东,共同在境外组建一个新的公司;这个新公司将持有华虹NEC的全部股权。

  记者从华虹NEC其他股东方获悉,华虹NEC股权重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境外上市。

  上海贝岭与华虹NEC的控股方同为上海华虹集团。对于境外组建新公司是否会推动华虹NEC的IPO,华虹集团行政法务部—女土对此表示,“关于此消息,领导有统一口径,时机成熟时将会公布。

  上海贝岭证券部马小姐也不愿对此做任何评价,“公布的都在9月8日的公告里了”,并以自己开会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而上海贝岭市场部一人士则称,此次股权划转有助推动上海贝岭国际化。理由是上海贝岭持华虹NEC ll.22%股权,划拨的对象是其全资子公司香港海华,股权划转属于内部操作,上海贝岭仍然是这部分股权的实际控制人。

  汉唐证券并购业务总部韩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华虹NEC必须进行股权重组,才能满足境外上市的主体要求。韩楚认为从上海贝岭公告内容看,“华虹NEC将来的股权重组,很可能采用类似TCL分拆移动业务之前的股权重组过程。”

  他进一步说,“要在海外上市,做一些员工持股计划,解决股票期权问题,华虹NEC的股东很可能以对华虹NEC股权作为出资投入,成立一个海外离岸公司,地点或在开曼群岛或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这个新公司将作为其上市主体。”

  “未来华虹NEC极有可能和中芯国际一样,在香港和美国同时上市。”韩楚补充道。

  负责资本运作的华虹NEC首席营运官刘文韬不愿意谈及上市事宜,称“这方面比较敏感”。而据华虹NEC一知情人透露,公司执行总裁方朋博士近日“要出差国外,不知道是否与此有关”。

  方朋此前在美国做了二十年半导体研究。在担任华虹NEC执行总裁的这两年,他曾公开表示,“半导体的设备和材料供应都是世界性的——大家在—个起跑线上,大陆惟一的差距是资本市场。”

  2004年望首次盈利

  华虹NEC如此“紧锣密鼓”筹备上市,动力何在?

  据权威部门预期,至2007年,中国的芯片需求每年可增长16%,在2007年达到470亿美元。截至今年初,国内供应仅能满足中国10%的芯片需求。而拥有中国大陆第一条8英寸代工生产线的华虹NEC,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空隙,投资扩厂的时机不容错过。

  华虹NEC是1997年由上海华虹集团和日本电子巨擘NEC合资组建的,注册资本7亿美元。华虹集团持有71.4%股权,NEC持有华虹MEC 17.4%的股权,美国捷智半导体持有10%。

  2003年11月,股东增加,美国捷智半导体公司和华虹国际公司增资华虹NEC,公司注册资本增至78,941万美元。至此,华虹NEC的股权结构将变更为:华虹集团持股55.92%、NEC持股9.54%、NEC(中国)持股7.83%、华虹国际(美国)持股5%、美国捷智半导体公司持股10%、张江集团持股0.49%。

  但是,相比世界头几号芯片代工企业,华虹NEC的月产能仅3万片,而台积电在2003年底月产能为43.4万片,联华电子为28万片。相比之下,华虹NEC的产能远在它们之下。

  苏州国芯一位资深市场研究人士表示,“尽管现在普遍乐观的估计,这一轮半导体行业周期将在2006年达到顶峰,但也有更多人相信只能维持增长到2005年。”

  因此,对于华虹NEC而言,在最短时间内上市显得时不我待。

  据华虹NEC市场部人士称,在经历了长达4年的周期性衰退之后,全球半导体市场全线飘红,而华虹NEC2004年的业务订单已经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智能型ICL7135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