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发送
发布时间:2015/9/23 19:35:43 访问次数:502
1)数据发送:特殊内部继电器R9039足发送标志继电器,发送过程中R9039为OFF状态,ADV7180BCP32Z-RL发送结束后,其为ON状态。其间,S用来监控将要发送的字节数,从S十1开始存放要发送的数据,n用来设定要发送的字节数。当执行指令时,首先将n装入S中,每发送一个字节,S寄存器的内容减1,直至S的内容为0,发送完毕。
2)数据接收:特殊内部继电器R9038是接收标志继电器,接收过程中R9038为OFF状态,接收结束后,其为ON状态。其间,从外设传来的数据存放在接收缓冲区第二个字开始的区域中,即从S+l开始的寄存器中。接收缓冲区的第一个字,即S,用来监控接收到的字节数,缓冲区由系统寄存器No. 417和No. 418指定。例如No. 417=K200,No. 418=K4,则表示从外设接收的8个字节(4个字)的数据存放于数据寄存器DT201开始的区域中,Drl200用于记录接收到的字节数。此时,操作数S无实际意义,n应设置成O。当执行指令时,先将0装入缓冲区第一个寄存器中,每接收一个字节,该寄存器的内容加l,当接收到由系统寄存器No. 413指定的结束符后,数据接收完毕。S中的数据即是接收到的字节数。
在使用F144指令进行数据传送时,需要对系统寄存嚣No. 412~No. 418进行设置,此外还要对一些有关参数,如波特率等进行设置,详情请参阅FP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技术手册。
进行串行通信操作时,一般要配合数据传输指令。如典型的传送操作,先用FO (MV)指令将被传送的数据写到从S+l开始的区域,然后用F144 (TRNS)指令将数据传到外设。而S中则由系统动态保存为尚未传出的数据个数。
1)数据发送:特殊内部继电器R9039足发送标志继电器,发送过程中R9039为OFF状态,ADV7180BCP32Z-RL发送结束后,其为ON状态。其间,S用来监控将要发送的字节数,从S十1开始存放要发送的数据,n用来设定要发送的字节数。当执行指令时,首先将n装入S中,每发送一个字节,S寄存器的内容减1,直至S的内容为0,发送完毕。
2)数据接收:特殊内部继电器R9038是接收标志继电器,接收过程中R9038为OFF状态,接收结束后,其为ON状态。其间,从外设传来的数据存放在接收缓冲区第二个字开始的区域中,即从S+l开始的寄存器中。接收缓冲区的第一个字,即S,用来监控接收到的字节数,缓冲区由系统寄存器No. 417和No. 418指定。例如No. 417=K200,No. 418=K4,则表示从外设接收的8个字节(4个字)的数据存放于数据寄存器DT201开始的区域中,Drl200用于记录接收到的字节数。此时,操作数S无实际意义,n应设置成O。当执行指令时,先将0装入缓冲区第一个寄存器中,每接收一个字节,该寄存器的内容加l,当接收到由系统寄存器No. 413指定的结束符后,数据接收完毕。S中的数据即是接收到的字节数。
在使用F144指令进行数据传送时,需要对系统寄存嚣No. 412~No. 418进行设置,此外还要对一些有关参数,如波特率等进行设置,详情请参阅FP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技术手册。
进行串行通信操作时,一般要配合数据传输指令。如典型的传送操作,先用FO (MV)指令将被传送的数据写到从S+l开始的区域,然后用F144 (TRNS)指令将数据传到外设。而S中则由系统动态保存为尚未传出的数据个数。
热门点击
- PLC控制系统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设计
- 74LS163构成模6计数器
- 路径损耗(path loss)
- 电磁吸力与吸力特性
- 模拟乘法器混频实验
- 栅片灭弧
- 通电电磁抱闸制动控制电路
- 固定偏置的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 助记符语言
- 中断指令:INT、ICTL、IRET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