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报在路由器R与移动站C之间传送
发布时间:2014/9/28 18:01:26 访问次数:795
但以太网帧到达AP2后,AP。在将其FM93C46LEM8X进行无线发送之前,先把这个以太网帧转换为无线局域网802。I1帧。在这个帧中,地址1和地址2分别是C的MAC地址和AP2的MAC地址。地址3是路由器R的接口2的Ⅳ队C地址。
同理,C在把数据报发往路由器R时,应先封装成8⒓.11帧发送到接入点AP2。这时,地址1和地址2应分别是AP2的NIAC地址和C的NIAC地址,而地址3是R的接口2的l/巳⒋C地址。
AP2收到802.11帧后,将其转换成以太网帧,其源地址是C的N1AC地址,而目的地址是R在接口2的NfAC地址。
以上情况可归纳如表⒐3所示。
表⒐3 数据报在路由器R与移动站C之间传送(表中地址都是MAC地址)
序号控制字段、持续期字段和帧控制字段
下面有选择地介绍802.11数据帧中的其他一些字段。
序号控制字段占16位,其中序号子字段占12位(从0开始,每发送一个新帧就加1,到4095后再回到0),分片子字段占4位(不分片则保持为0。如分片则帧的序号子字段保持不变,而分片子字段从0开始,每个分片加1,最多到15)。重传的帧的序号和分片子字段的值都不变。序号控制的作用是使接收方能够区分开是新传送的帧还是因出现差错而重传的帧。这和运输层讨论的序号的概念是相似的。
但以太网帧到达AP2后,AP。在将其FM93C46LEM8X进行无线发送之前,先把这个以太网帧转换为无线局域网802。I1帧。在这个帧中,地址1和地址2分别是C的MAC地址和AP2的MAC地址。地址3是路由器R的接口2的Ⅳ队C地址。
同理,C在把数据报发往路由器R时,应先封装成8⒓.11帧发送到接入点AP2。这时,地址1和地址2应分别是AP2的NIAC地址和C的NIAC地址,而地址3是R的接口2的l/巳⒋C地址。
AP2收到802.11帧后,将其转换成以太网帧,其源地址是C的N1AC地址,而目的地址是R在接口2的NfAC地址。
以上情况可归纳如表⒐3所示。
表⒐3 数据报在路由器R与移动站C之间传送(表中地址都是MAC地址)
序号控制字段、持续期字段和帧控制字段
下面有选择地介绍802.11数据帧中的其他一些字段。
序号控制字段占16位,其中序号子字段占12位(从0开始,每发送一个新帧就加1,到4095后再回到0),分片子字段占4位(不分片则保持为0。如分片则帧的序号子字段保持不变,而分片子字段从0开始,每个分片加1,最多到15)。重传的帧的序号和分片子字段的值都不变。序号控制的作用是使接收方能够区分开是新传送的帧还是因出现差错而重传的帧。这和运输层讨论的序号的概念是相似的。
上一篇:关于802.11数据帧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