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UDP是面向报文的
发布时间:2014/9/7 22:52:28 访问次数:5441
为什么说UDP是面向报文的,而GAL16V8D-25QP是面向字节流的?
端口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端口号要划分为三种?
试说明运输层中伪首部的作用。
某个应用进程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然后继续向下交给IP层后,又封装成lP数据报。既然都是数据报,是否可以跳过UDP而直接交给IP层?哪些功能UDP提供了但IP没有提供?
一个应用程序用UDP,到了lP层把数据报再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发送出去。结果前两个数据报片丢失,后两个到达目的站。过了一段时间应用程序重传UDP,而IP层仍然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来传送。结果这次前两个到达目的站而后两个丢失。试问:在目的站能否将这两次传输的4个数据报片组装成为完整的数据报?假定目的站第一次收到的后两个数据报片仍然保存在目的站的缓存中。
一个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为8192字节。在链路层要使用以太网来传送。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IP数据报片?说明每一个IP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和片偏移字段的值。
一UDP用户数据报的首部的十六进制表示是:06 32 00 45 00 1C E2 17。试求源端口,目的端口、用户数据报的总长度、数据部分长度。这个用户数据报是从客户发送给服务器还是从服务器发送给客户?使用UDP的这个服务器程序是什么?
使用TCP对实时话音数据的传输有没有什么问题?使用UDP在传送数据文件时会有什么问题?
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如果不使用编号是否可行?为什么?
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如果收到重复的报文段时不予理睬(即悄悄地丢弃它而其他什么也不做)是否可行?试举出具体例子说明理由。假定在运输层使用停止等待协议。发送方在发送报文段Mo后在设定的时间内未收到确认,于是重传Mo,但Mo又迟迟不能到达接收方。不久,发送方收到了迟到的Mo的确认,于是发送下一个报文段Mi,不久就收到了对Mi的确。接着发送方发送新的报文段Mo,但这个新的Mo在传送过程中丢失了。正巧,一开始就滞留在网络中的Mo现在到达接收方。接收方无法分辨Mo是旧的。于是收下Mo,并发送确认。显然,接收方后来收到的Mo是重复的,协议失败了。试画出类似于图5-9所示的双方交换报文段的过程。
试证明:当用,2比特进行分组的编号时,若接收窗口等于1(即只能按序接收分组),则仅在发送窗口不超过2”-1时,连续ARQ协议才能正确运行。窗口卑位是分组。
在连续ARQ协议中,若发送窗口等于7,则发送端在开始时可连续发送7个分组。因此,在每一分组发出后,都要置一个超时计时器。现在计算机里只有一个硬时钟。设这7个分组发出的时间分别为t0,f1….,t,且tout都一样大。试问如何实现这7个超时计时器(这叫软时钟法)?
为什么说UDP是面向报文的,而GAL16V8D-25QP是面向字节流的?
端口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端口号要划分为三种?
试说明运输层中伪首部的作用。
某个应用进程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然后继续向下交给IP层后,又封装成lP数据报。既然都是数据报,是否可以跳过UDP而直接交给IP层?哪些功能UDP提供了但IP没有提供?
一个应用程序用UDP,到了lP层把数据报再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发送出去。结果前两个数据报片丢失,后两个到达目的站。过了一段时间应用程序重传UDP,而IP层仍然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来传送。结果这次前两个到达目的站而后两个丢失。试问:在目的站能否将这两次传输的4个数据报片组装成为完整的数据报?假定目的站第一次收到的后两个数据报片仍然保存在目的站的缓存中。
一个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为8192字节。在链路层要使用以太网来传送。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IP数据报片?说明每一个IP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和片偏移字段的值。
一UDP用户数据报的首部的十六进制表示是:06 32 00 45 00 1C E2 17。试求源端口,目的端口、用户数据报的总长度、数据部分长度。这个用户数据报是从客户发送给服务器还是从服务器发送给客户?使用UDP的这个服务器程序是什么?
使用TCP对实时话音数据的传输有没有什么问题?使用UDP在传送数据文件时会有什么问题?
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如果不使用编号是否可行?为什么?
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如果收到重复的报文段时不予理睬(即悄悄地丢弃它而其他什么也不做)是否可行?试举出具体例子说明理由。假定在运输层使用停止等待协议。发送方在发送报文段Mo后在设定的时间内未收到确认,于是重传Mo,但Mo又迟迟不能到达接收方。不久,发送方收到了迟到的Mo的确认,于是发送下一个报文段Mi,不久就收到了对Mi的确。接着发送方发送新的报文段Mo,但这个新的Mo在传送过程中丢失了。正巧,一开始就滞留在网络中的Mo现在到达接收方。接收方无法分辨Mo是旧的。于是收下Mo,并发送确认。显然,接收方后来收到的Mo是重复的,协议失败了。试画出类似于图5-9所示的双方交换报文段的过程。
试证明:当用,2比特进行分组的编号时,若接收窗口等于1(即只能按序接收分组),则仅在发送窗口不超过2”-1时,连续ARQ协议才能正确运行。窗口卑位是分组。
在连续ARQ协议中,若发送窗口等于7,则发送端在开始时可连续发送7个分组。因此,在每一分组发出后,都要置一个超时计时器。现在计算机里只有一个硬时钟。设这7个分组发出的时间分别为t0,f1….,t,且tout都一样大。试问如何实现这7个超时计时器(这叫软时钟法)?
上一篇:TCP的拥塞控制采用了四种算法
上一篇:抑制热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