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网关协议OSPF
发布时间:2014/9/17 21:19:35 访问次数:1318
这样的更新一直继续下去, AD8313ARMZ-REEL7直到Ri和R2到网1的距离都增大到16时,Ri和R2才知道原来网1是不可达的。RIP协议的这一特点叫做:好消息传播得快,而坏消息传播得慢。网络出故障的传播时间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例如数分钟)。这是RIP的一个主要缺点。
但如果一个路由器发现了更短的路由,那么这种更新信息就传播得很快。
为了使坏消息传播得更快些,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让路由器记录收到某特定路由信息的接口,而不让同一路由信息再通过此接口向反方向传送。
总之,RIP协议最大的优点就是实现简单,开销较小。但RIP协议的缺点也较多。首先,RIP限制了网络的规模,它能使用的最大距离为15(16表示不可达)。其次,路由器之间交换的路由信息是路由器中的完整路由表,因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开销也就增加。最后,“坏消息传播得慢”,使更新过程的收敛时间过长。因此,对于规模较大的网络就应当使用下一节所述的OSPF协议。然而目前在规模较小的网络中,使用RIP协议的仍占多数。
OSPF协议酌基本特点
这个协议的名字是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它是为克服RIP的缺点在1989年开发出来的。OSPF的原理很简单,但实现起来却较复杂。“开放”表明OSPF协议不是受某一家厂商控制,而是公开发表的。“最短路径优先”是因为使用了Dijkstra提出的最短路径算法SPF(见光盘中的3.6)。OSPF的第二个版本OSPF2已成为因特网标准协议[RFC 2328](OSPF2的文档长达224页,而RIP2的文档才38页)。关于OSPF可参阅专著[MOY98],[HUIT95]。
请注意:OSPF只是一个协议的名字,它并不表示其他的路由选择协议不是“最短路径优先”。实际上,所有的在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包括RIP协议)都是要寻找一条最短的路径。
OSPF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使用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link state protocol),而不是像RIP那样的距离向量协议。和RIP协议相比,OSPF的三个要点和RIP的都不一样:
向本自治系统中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这里使用的方法是洪泛法(flooding),这就是路由器通过所有输出端口向所有相邻的踣由器发送信息。而每一个相邻路由器又再将此信息发往其所有的相邻路由器(但不再发送给刚刚发来信息的那个路由器)。这样,最终整个区域中所有的路由器都得到了这个信息的一个副本。更具体的做法后面还要讨论。我们应注意,RIP协议是仅仅向自己相邻的几个路由器发送信息。
这样的更新一直继续下去, AD8313ARMZ-REEL7直到Ri和R2到网1的距离都增大到16时,Ri和R2才知道原来网1是不可达的。RIP协议的这一特点叫做:好消息传播得快,而坏消息传播得慢。网络出故障的传播时间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例如数分钟)。这是RIP的一个主要缺点。
但如果一个路由器发现了更短的路由,那么这种更新信息就传播得很快。
为了使坏消息传播得更快些,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让路由器记录收到某特定路由信息的接口,而不让同一路由信息再通过此接口向反方向传送。
总之,RIP协议最大的优点就是实现简单,开销较小。但RIP协议的缺点也较多。首先,RIP限制了网络的规模,它能使用的最大距离为15(16表示不可达)。其次,路由器之间交换的路由信息是路由器中的完整路由表,因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开销也就增加。最后,“坏消息传播得慢”,使更新过程的收敛时间过长。因此,对于规模较大的网络就应当使用下一节所述的OSPF协议。然而目前在规模较小的网络中,使用RIP协议的仍占多数。
OSPF协议酌基本特点
这个协议的名字是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它是为克服RIP的缺点在1989年开发出来的。OSPF的原理很简单,但实现起来却较复杂。“开放”表明OSPF协议不是受某一家厂商控制,而是公开发表的。“最短路径优先”是因为使用了Dijkstra提出的最短路径算法SPF(见光盘中的3.6)。OSPF的第二个版本OSPF2已成为因特网标准协议[RFC 2328](OSPF2的文档长达224页,而RIP2的文档才38页)。关于OSPF可参阅专著[MOY98],[HUIT95]。
请注意:OSPF只是一个协议的名字,它并不表示其他的路由选择协议不是“最短路径优先”。实际上,所有的在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包括RIP协议)都是要寻找一条最短的路径。
OSPF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使用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link state protocol),而不是像RIP那样的距离向量协议。和RIP协议相比,OSPF的三个要点和RIP的都不一样:
向本自治系统中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这里使用的方法是洪泛法(flooding),这就是路由器通过所有输出端口向所有相邻的踣由器发送信息。而每一个相邻路由器又再将此信息发往其所有的相邻路由器(但不再发送给刚刚发来信息的那个路由器)。这样,最终整个区域中所有的路由器都得到了这个信息的一个副本。更具体的做法后面还要讨论。我们应注意,RIP协议是仅仅向自己相邻的几个路由器发送信息。
上一篇:RIP报文由首部和路由部分组成
上一篇:模拟电路的特点
热门点击
- OSPF的五种分组类型
- 基于ISP的多层结构的因特网的概念
- IP地址由网络前缀和主机号这两个部分组成
- 用以太网交换机扩展以太网
- 菜单操作键的设置及多功能旋钮
- 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
- 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 TFTP的优点主要有两个
- CSMA/CD协议
- 连通性(connectivity)
推荐技术资料
- DS2202型示波器试用
- 说起数字示波器,普源算是国内的老牌子了,FQP8N6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