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由网络前缀和主机号这两个部分组成
发布时间:2014/9/15 19:40:49 访问次数:5268
可以清楚地看出地址聚合的概念。这个ISP共拥有64个C类网络。如果不采用CIDR技术,NAT-10DC-1.5A则在与该ISP的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的每一个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就需要有64个项目。但采用地址聚合后.就只需用路由聚合后的一个项目206.0.64.0/18就能找到该ISP。同理,这个大学共有4个系。在ISP内的路由器的路由表中,也是需使用206.0.68.0/22这一个项目。
下面表格中的二进制地址可看出,把四个系的路由聚合为大学的一个路由(即构成超网),是将网络前缀缩短。网络前缀越短,其地址块所包含的地址数就越多。而在三级结构的IP地址中,划分子网是使网络前缀变长。
在使用CIDR时,由于采用了网络前缀这种记法,IP地址由网络前缀和主机号这两个部分组成,因此在路由表中的项目也要有相应的改变。这时,每个项目由“网络前缀”和“下一跳地址”组成。但是在查找路由表时可能会得到不止一个匹配结果。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我们应当从这些匹配结果中选择哪一条路由呢?
正确的答案是:应当从匹配结果中选择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这叫作最长前缀匹配(longest-prefix matching),这是因为网络前缀越长,其地址块就越小,因而路由就越具体(more specific)。最长前缀匹配又称为最长匹配或最佳匹配。为了说明最长前缀匹配的概念,我们仍以前面的例子来讨论。
假定大学下属的凹系希望ISP把转发给四系的数据报直接发到四系而不要经过大学的路由器,但又不愿意改变自己使用的IP地址块。因此,在ISP的路由器的路由表中,至少要有以下两个项目,即206.0.68.0/22(大学)和206.0.71.128/25(四系)。现在假定ISP收到一个数据报,其目的lP地址为D=206.0.71.130。把D分别和路由表中这两个项目的掩码逐位相“与”(AND操作)。将所得的逐位AND操作的结果按顺序写在下面。
D和11111111 11111111 11111100 00000000逐位相“与”= 206.0.68.0/22 匹配D和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0000000逐位相“与”- 206.0.71.128/25匹配
不难看出,现在同一个IP地址D可以在路由表中找到两个目的网络(大学和四系)和该地址相匹配。根据最长前缀匹配的原理,应当选择后者,把收到的数据报转发到后—个目的网络(四系),即选择两个匹配的地址中更具体的一个。
可以清楚地看出地址聚合的概念。这个ISP共拥有64个C类网络。如果不采用CIDR技术,NAT-10DC-1.5A则在与该ISP的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的每一个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就需要有64个项目。但采用地址聚合后.就只需用路由聚合后的一个项目206.0.64.0/18就能找到该ISP。同理,这个大学共有4个系。在ISP内的路由器的路由表中,也是需使用206.0.68.0/22这一个项目。
下面表格中的二进制地址可看出,把四个系的路由聚合为大学的一个路由(即构成超网),是将网络前缀缩短。网络前缀越短,其地址块所包含的地址数就越多。而在三级结构的IP地址中,划分子网是使网络前缀变长。
在使用CIDR时,由于采用了网络前缀这种记法,IP地址由网络前缀和主机号这两个部分组成,因此在路由表中的项目也要有相应的改变。这时,每个项目由“网络前缀”和“下一跳地址”组成。但是在查找路由表时可能会得到不止一个匹配结果。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我们应当从这些匹配结果中选择哪一条路由呢?
正确的答案是:应当从匹配结果中选择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这叫作最长前缀匹配(longest-prefix matching),这是因为网络前缀越长,其地址块就越小,因而路由就越具体(more specific)。最长前缀匹配又称为最长匹配或最佳匹配。为了说明最长前缀匹配的概念,我们仍以前面的例子来讨论。
假定大学下属的凹系希望ISP把转发给四系的数据报直接发到四系而不要经过大学的路由器,但又不愿意改变自己使用的IP地址块。因此,在ISP的路由器的路由表中,至少要有以下两个项目,即206.0.68.0/22(大学)和206.0.71.128/25(四系)。现在假定ISP收到一个数据报,其目的lP地址为D=206.0.71.130。把D分别和路由表中这两个项目的掩码逐位相“与”(AND操作)。将所得的逐位AND操作的结果按顺序写在下面。
D和11111111 11111111 11111100 00000000逐位相“与”= 206.0.68.0/22 匹配D和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0000000逐位相“与”- 206.0.71.128/25匹配
不难看出,现在同一个IP地址D可以在路由表中找到两个目的网络(大学和四系)和该地址相匹配。根据最长前缀匹配的原理,应当选择后者,把收到的数据报转发到后—个目的网络(四系),即选择两个匹配的地址中更具体的一个。
上一篇:最常用的CIDR地址块
上一篇:使用二叉线索查找路由表
热门点击
- OSPF的五种分组类型
- 基于ISP的多层结构的因特网的概念
- IP地址由网络前缀和主机号这两个部分组成
- 用以太网交换机扩展以太网
- 菜单操作键的设置及多功能旋钮
- 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
- 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 TFTP的优点主要有两个
- CSMA/CD协议
- 流体在管道里流动时的流速分布
推荐技术资料
- DS2202型示波器试用
- 说起数字示波器,普源算是国内的老牌子了,FQP8N6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