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晶闸管的结构和原理
发布时间:2014/1/19 13:14:52 访问次数:951
图7-3是晶闸管的结构、等效电路和图形符号。
由结构图可见,TSI340-66CQY单向晶闸管由PNPN四层半导体构成。它的特性是,当阳极A和阴极K之间加上正极性电压时,A、K还不能导通。只有当控制极G与阴极K之间再加上一个正向触发信号时,A、K之间才能进入深饱和导通状态,而A、K两电极一旦导通后,即使图7-3单向晶闸管结构、等效电路和符号
以上特性可从其等效电路中得到解释:当晶闸管的阳极A、阴极K极间加上正电压后,等效三极管VTi、VT2便具备了电流放大条件。此时若在它的控制极G上加正向电压UG,由于正反馈的作用,使VTl、VT2饱和,晶闸管阳极A、阴极K间流过较大的电流,管压降接近零,电源电压几乎全部降在负载上。晶闸管导通后,由于VTi的基极上始终有比最初的控制极电流大很多的电流流过,可以推知,此时即使去掉控制极电压UG。晶闸管仍然维持其导通状态。因此,小功率晶闸管可用两只互补小功率三极管根据上述等效电路替换。
晶闸管在下述三种情况下不导通:一是阳极A、阴极K间加负电压(阳负、阴正),此时等效的两只三极管均因反向偏置而不导通;二是阳极A、阴极K间加正电压,但没有最初的控制极触发电压UG,晶闸管因得不到最初的触发电流,不能形成正反债放大过程,所以不导通;三是阳极A、阴极K间导通电流小于其维持电流,即不能维持其内部等效三极管的饱和状态,因而晶闸管也不导通。
一个性能良好的晶闸管,截止时其漏电流应很小,触发导通后其压降也应很小。这是对晶闸管进行性能检测的主要依据。
图7-3是晶闸管的结构、等效电路和图形符号。
由结构图可见,TSI340-66CQY单向晶闸管由PNPN四层半导体构成。它的特性是,当阳极A和阴极K之间加上正极性电压时,A、K还不能导通。只有当控制极G与阴极K之间再加上一个正向触发信号时,A、K之间才能进入深饱和导通状态,而A、K两电极一旦导通后,即使图7-3单向晶闸管结构、等效电路和符号
以上特性可从其等效电路中得到解释:当晶闸管的阳极A、阴极K极间加上正电压后,等效三极管VTi、VT2便具备了电流放大条件。此时若在它的控制极G上加正向电压UG,由于正反馈的作用,使VTl、VT2饱和,晶闸管阳极A、阴极K间流过较大的电流,管压降接近零,电源电压几乎全部降在负载上。晶闸管导通后,由于VTi的基极上始终有比最初的控制极电流大很多的电流流过,可以推知,此时即使去掉控制极电压UG。晶闸管仍然维持其导通状态。因此,小功率晶闸管可用两只互补小功率三极管根据上述等效电路替换。
晶闸管在下述三种情况下不导通:一是阳极A、阴极K间加负电压(阳负、阴正),此时等效的两只三极管均因反向偏置而不导通;二是阳极A、阴极K间加正电压,但没有最初的控制极触发电压UG,晶闸管因得不到最初的触发电流,不能形成正反债放大过程,所以不导通;三是阳极A、阴极K间导通电流小于其维持电流,即不能维持其内部等效三极管的饱和状态,因而晶闸管也不导通。
一个性能良好的晶闸管,截止时其漏电流应很小,触发导通后其压降也应很小。这是对晶闸管进行性能检测的主要依据。
上一篇: 单向晶闸管的特性
上一篇:单向晶闸管的应用
热门点击
- 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 怎样区分是硅管还是锗管
- 怎样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测直流电流
- 电位器的阻值变化特性曲线
- 变容二极管的特性和作用
- 红外发射管、接收管
- 小型开关电源的电路原理图如何
- 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如何
- 光电二极管的作用及特性
- 元器件装配到印制电路板之前如何进行引脚成形
推荐技术资料
- 自制智能型ICL7135
-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