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仪器仪表

单纯的共射共基连接的极限

发布时间:2013/6/9 15:27:17 访问次数:590

    即使采用共射共基连接,输出阻抗还是G5RL-1A-E DC12有限制的,原因之一是基极电流的影响。这里考虑图3. 22(a)所示的在共射共基晶体管的下部连接了理想的电流源J。的电路。如果共射共基连接使发射极连接的电路的输出电阻只提高了1+gmr。倍的话,那么这个电路的输出电阻就是发射极所连接的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阻( OOQ)的1+gmr。倍。就是说,应该是实际情况是怎样呢?
    如果用QNDEF2作为晶体管模型进行模拟,那么集电极电流Ic =lOOIJtA时的输出阻抗就是121Mfl。为了提高输出阻抗,即使共射共基连接,输出阻抗是从Q变化到121MQ,反而降低了,这个结果令人失望。
    现在来讨论这个输出阻抗下降的原因。图3. 22(a)的电路中,当输出电压提高时,共肘共基晶体管Qi的集电极一发射极间电压VCE增加。由于初始效应,当集电极一发射极间电压V CE增加时,如图3.23所示,为了流过相同的集电极电流所必需的基极电流就减少了。双极晶体管的各电极间具有如下的关系:
    IE—lB+IC    (3.24)
    在这里,由于发射极一侧连接着理想的恒流源,因而发射极电流I。是恒定值。所以,当基极电流J。减少时,集电极电流就有相应的增加。

         
    图3. 22基于单纯的共射共基连接的输出阻抗的极限
    现在再进行小信号解析,以便对这种基极电流给输出阻抗带来的影响作更详细的分析。用7c型等效电路置换晶体管,可以得到图3. 22(b)的电路。这里,基极上连接的电压源对于小信号来说就等于接地。而恒流源Io对于小信号来说等同于开路。所以就得到图3. 22(c)所示的电路。为了便于分析,把电路画成图3. 22(d)的形式。http://jiasitai.51dzw.com/

    即使采用共射共基连接,输出阻抗还是G5RL-1A-E DC12有限制的,原因之一是基极电流的影响。这里考虑图3. 22(a)所示的在共射共基晶体管的下部连接了理想的电流源J。的电路。如果共射共基连接使发射极连接的电路的输出电阻只提高了1+gmr。倍的话,那么这个电路的输出电阻就是发射极所连接的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阻( OOQ)的1+gmr。倍。就是说,应该是实际情况是怎样呢?
    如果用QNDEF2作为晶体管模型进行模拟,那么集电极电流Ic =lOOIJtA时的输出阻抗就是121Mfl。为了提高输出阻抗,即使共射共基连接,输出阻抗是从Q变化到121MQ,反而降低了,这个结果令人失望。
    现在来讨论这个输出阻抗下降的原因。图3. 22(a)的电路中,当输出电压提高时,共肘共基晶体管Qi的集电极一发射极间电压VCE增加。由于初始效应,当集电极一发射极间电压V CE增加时,如图3.23所示,为了流过相同的集电极电流所必需的基极电流就减少了。双极晶体管的各电极间具有如下的关系:
    IE—lB+IC    (3.24)
    在这里,由于发射极一侧连接着理想的恒流源,因而发射极电流I。是恒定值。所以,当基极电流J。减少时,集电极电流就有相应的增加。

         
    图3. 22基于单纯的共射共基连接的输出阻抗的极限
    现在再进行小信号解析,以便对这种基极电流给输出阻抗带来的影响作更详细的分析。用7c型等效电路置换晶体管,可以得到图3. 22(b)的电路。这里,基极上连接的电压源对于小信号来说就等于接地。而恒流源Io对于小信号来说等同于开路。所以就得到图3. 22(c)所示的电路。为了便于分析,把电路画成图3. 22(d)的形式。http://jiasitai.51dzw.com/

相关IC型号
G5RL-1A-E DC12
暂无最新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驱动板的原理分析
    先来看看原理图。图8所示为底板及其驱动示意图,FM08...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