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泄放型消亮点电路分析
发布时间:2013/1/10 19:46:44 访问次数:889
图13-49是一种高压泄放型消亮LM3485MM点电路。电路中的C2为消壳点电容,RP1是控制电位器。
这一电路的工作原理:开机时,+400V电压通过电阻Rl、RP1和R3对C2充电,在电容C2上充到约160V的电压,其极性为左正右负,如图l3-49所示。关机之后,电容C2上的电压通过R2、RP1、R3和Cl放电,因为放电回路的时间常数大而放电缓慢,这样C2右端的负电压通过RP1和R4加到显像管的阴极上,使关机时的束流很大,在扫描偏转磁场未消失之前将高压泄放,达到消除关机亮点。
这一电路的工作原理:开机时,+400V电压通过电阻Rl、RP1和R3对C2充电,在电容C2上充到约160V的电压,其极性为左正右负,如图l3-49所示。关机之后,电容C2上的电压通过R2、RP1、R3和Cl放电,因为放电回路的时间常数大而放电缓慢,这样C2右端的负电压通过RP1和R4加到显像管的阴极上,使关机时的束流很大,在扫描偏转磁场未消失之前将高压泄放,达到消除关机亮点。
【黑白显像管故障现象解说】
灯丝断,此时灯丝不亮,无光栅。
阴极发射电子能力下降,此时图像模糊,对比度下降,严重时不能重显图像。碰极和漏电故障。
图13-49是一种高压泄放型消亮LM3485MM点电路。电路中的C2为消壳点电容,RP1是控制电位器。
这一电路的工作原理:开机时,+400V电压通过电阻Rl、RP1和R3对C2充电,在电容C2上充到约160V的电压,其极性为左正右负,如图l3-49所示。关机之后,电容C2上的电压通过R2、RP1、R3和Cl放电,因为放电回路的时间常数大而放电缓慢,这样C2右端的负电压通过RP1和R4加到显像管的阴极上,使关机时的束流很大,在扫描偏转磁场未消失之前将高压泄放,达到消除关机亮点。
这一电路的工作原理:开机时,+400V电压通过电阻Rl、RP1和R3对C2充电,在电容C2上充到约160V的电压,其极性为左正右负,如图l3-49所示。关机之后,电容C2上的电压通过R2、RP1、R3和Cl放电,因为放电回路的时间常数大而放电缓慢,这样C2右端的负电压通过RP1和R4加到显像管的阴极上,使关机时的束流很大,在扫描偏转磁场未消失之前将高压泄放,达到消除关机亮点。
【黑白显像管故障现象解说】
灯丝断,此时灯丝不亮,无光栅。
阴极发射电子能力下降,此时图像模糊,对比度下降,严重时不能重显图像。碰极和漏电故障。
上一篇:束流截止型消亮点电路分析
上一篇:黑白显像管故障检测方法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