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调制扬声器的发明
发布时间:2012/7/4 19:30:55 访问次数:2117
1927年12月10日曾经发明了电子真空三GRM155R71A473KA01D极管的美国科学家李·德·福雷斯特(Lee De Forest)申请了一种气动式扬声器的美国专利No.1766612。详细地描述了利用音频信号对高压气流进行调制发声的扬声器(见图10)。其主要由供应稳定高压气体的进气口,气流调制部分的励磁线圈、调制音圈、细小金属屑层和号筒组成。通过调制音圈和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共同作用于细小金属屑,使其产生随音频信号变化的相应疏密变化,使通过其间图9隙的气流的强弱得到相应的调制。强弱变化的气流通过号筒推动外界空气振动发出声音。气流调制式扬声器单体可以输出的声功率最大可以达到数干声瓦,要大大超过一般振膜式扬声器,可以应用于远距离大功率声音广播、模拟火箭发射等需要大功率声输出的试验场合,但其谩备复杂、工作频带窄、失真大。
静电扬声器的发明
1929年9月27日美国科学家凯洛格(EW.Kellogg)首次提出利用静电电场力工作的美国No.1983377静电扬声器专利申请(见图11)。图中描述了两种技术方案,上方为“推挽式”方案,振膜的两侧为布满出声孔的导电极板,当在振膜和两侧导电极板上加上适当的音频高压电信号后,中间的振膜就会在两侧极板相反的作用力的共同驱动下振动,推动空气振动发声。下方的方案类似于模拟放大电路中的“甲类”工作状态。静电式扬声器的振膜非常轻,而且受到的驱动力比较均衡,可以发出自然纯净的声音,但是低频还原能力较差、体积庞大、需要高压等缺点限制着它的推广普及。12.用永久磁铁为磁极的扬声器的发明
1930年彼得·延森( Peter Jensen)推出了音响界第一个以永久磁铁为磁极的扬声器单元“PM1”,并于1 931年7月25日申请了No.1886816的美国专利(见图12),由图中可以看出,先前为扬声器的音圈提供稳定磁场的体积庞大笨重的励磁线圈巳经被马蹄形磁铁所取代,这一改进省掉原先为励磁线圈提供电流的供电电源,这样可以简化电路、降低功耗,而且也消除了因为励磁线圈的供电电源不稳定而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由于永久磁铁扬声器技术所具有的巨大优势,在几年的时间里励磁式扬声器很快被永久磁铁扬声器所取代。
1927年12月10日曾经发明了电子真空三GRM155R71A473KA01D极管的美国科学家李·德·福雷斯特(Lee De Forest)申请了一种气动式扬声器的美国专利No.1766612。详细地描述了利用音频信号对高压气流进行调制发声的扬声器(见图10)。其主要由供应稳定高压气体的进气口,气流调制部分的励磁线圈、调制音圈、细小金属屑层和号筒组成。通过调制音圈和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共同作用于细小金属屑,使其产生随音频信号变化的相应疏密变化,使通过其间图9隙的气流的强弱得到相应的调制。强弱变化的气流通过号筒推动外界空气振动发出声音。气流调制式扬声器单体可以输出的声功率最大可以达到数干声瓦,要大大超过一般振膜式扬声器,可以应用于远距离大功率声音广播、模拟火箭发射等需要大功率声输出的试验场合,但其谩备复杂、工作频带窄、失真大。
静电扬声器的发明
1929年9月27日美国科学家凯洛格(EW.Kellogg)首次提出利用静电电场力工作的美国No.1983377静电扬声器专利申请(见图11)。图中描述了两种技术方案,上方为“推挽式”方案,振膜的两侧为布满出声孔的导电极板,当在振膜和两侧导电极板上加上适当的音频高压电信号后,中间的振膜就会在两侧极板相反的作用力的共同驱动下振动,推动空气振动发声。下方的方案类似于模拟放大电路中的“甲类”工作状态。静电式扬声器的振膜非常轻,而且受到的驱动力比较均衡,可以发出自然纯净的声音,但是低频还原能力较差、体积庞大、需要高压等缺点限制着它的推广普及。12.用永久磁铁为磁极的扬声器的发明
1930年彼得·延森( Peter Jensen)推出了音响界第一个以永久磁铁为磁极的扬声器单元“PM1”,并于1 931年7月25日申请了No.1886816的美国专利(见图12),由图中可以看出,先前为扬声器的音圈提供稳定磁场的体积庞大笨重的励磁线圈巳经被马蹄形磁铁所取代,这一改进省掉原先为励磁线圈提供电流的供电电源,这样可以简化电路、降低功耗,而且也消除了因为励磁线圈的供电电源不稳定而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由于永久磁铁扬声器技术所具有的巨大优势,在几年的时间里励磁式扬声器很快被永久磁铁扬声器所取代。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