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机电路框图
发布时间:2012/6/21 19:34:39 访问次数:2476
按照在TA一1150系列中“读电路原74HC157D理图的一般方法”的说明,先从整机电路框图开始。
从电路框图不难看出,SA-1250也支持前级直通功能,即前后级可以分别独立使用的“准分体功放”功能。分体式功放一般是指前级与后级的机壳是独立的套装音响或者称为音响组合。SA- 1520作为准分体功放使用时,仅仅是跨接了音源选择部分,混音、平衡、音调、音量等功能都还是可用的。当然,音调部分也可以跨接,而且可以遥控。因为跨接是通过电子开关而不是机械开关或者导线,从发烧的眼光来看,这样的跨接同样不纯粹。
《ADAPT。Rl(转接器)是音频输入的真正开始,《INPLffI是音源选择的输入,《-[YPE I则是磁带录放音机的输入,包含了录音输出(REC)和输入(PLAY),因此SA一1520有5组音源选择,除了PHONO(唱机输入)与电子选择开关之间串接有唱放(塑胶唱片R|AA均衡放大器)以外,其余4组输入除了名称不同之外,输入通道的电路构成并无不同。
与前级信号相关的有音原选择板(AWK)、音调板(ANP.1394-8)、话筒板(ANP一1241-A)、音量板(AWZ一2808)、前级外控板(AWZ.2811,VSP-333环绕声处理器输出/输入板)共5块电路板,音源选择电子开关中的2组开关还同时担当着音调直通的转换,音频信号来来回回的在5块板上穿梭,信号流程就显得复杂了一些。这还不算图中省略的与TX-13202收音头连接的专用接口,这组接口只是兀JNER(收音头)输入的扩展,包括外供给收音头的电源,与信号通道的关系并不大,不使用型号为-rx一13202的收音头时,这块板是闲置的。
音频信号经过音源选择后从《ADAPTORl上的“OUT”输出,经过短路线从《ADAPTORl上的“¨输入,或者直接从~ ADAPTOR)上的“IN"输入,在音源选择板上经过缓>中放大后,辗转到音调板,再转到前级外控板。如果不使用型号为VSP-333的环绕声处理器,经过手动的直通开关S201回到音调板。此时的音频信号无论是否经过图示均衡器处理,最终都要再次回到音源选择板,让电子开关选择是否跨接图示均衡器,经过功能选择后,音频信号经过音调板的中转,送往话筒板。话筒信号是以混音方式加八音频信号通道的,如果没有话筒插入,话筒放大器是闲置的,此时,话筒板上的RP901可以充当音频信号的输入电平选择,除了会影响后面的电平显示,与音量控制电位器的功能并无二样。从话筒板上输出的音频信号重新回到音调板,进行平衡控制,同时一部分信号会送到电平显示电路。经过平衡控制的音频信号转到音量板,音量控制后的音频信号再次借道音源选择板,经过静噪控制后才最终送往功率放大电路。
不管是为了减少排线的数量还是其他什么原因,SA一1 520的前级信号通道都显得曲折了一些。电平显示电路的位置在信号通道中也显得有些上下不靠,即不能真实的显示从机外输入的音频信号电平,因为之前经过了音调电路和混音电路,也不能真实的显示输入到后级的音频信号的电平,因为之后才是平衡与音量控制电路。
电子开关TC9163与常见的电子开关有所不同,一方面它只能通过I2C总线进行控制,控制信号一般来自单片机+另一方面它不是多选一开关,而是单选一开关,每一个开关都可以单独选择开/关状态。图4中给出了它的引脚定义和完整的内部框图,图中显示它包含6组开关,可以串/并联使用。另外,TG9163的工作电压范围比较宽(±8~±17V),最大输八信号电平与工作电压相当,因此与常见的通用模拟电子开关相比,动态范围不成问题;同时TC9163内部已经集成了电平移位电路,也支持单电源供电,只是范围降低为+8~+18V,这个范围对音频电平来说也是足够的。
因此作为电子开关而言,与常见的低电压供电的电子开关相比,TC9163的性能还是比较优秀的,与其类似的还有TC9162和TC9164,内部开关的数量相同,只是组态不同,均为TOSH旧A(东芝)公司的产品,也都有DIP和SOP(Small Outline Package,小外形封装,贴片封装形式之一)两种封装形式,SA一1520采用的是DIP封装,即TC9163N。
从电路框图不难看出,SA-1250也支持前级直通功能,即前后级可以分别独立使用的“准分体功放”功能。分体式功放一般是指前级与后级的机壳是独立的套装音响或者称为音响组合。SA- 1520作为准分体功放使用时,仅仅是跨接了音源选择部分,混音、平衡、音调、音量等功能都还是可用的。当然,音调部分也可以跨接,而且可以遥控。因为跨接是通过电子开关而不是机械开关或者导线,从发烧的眼光来看,这样的跨接同样不纯粹。
《ADAPT。Rl(转接器)是音频输入的真正开始,《INPLffI是音源选择的输入,《-[YPE I则是磁带录放音机的输入,包含了录音输出(REC)和输入(PLAY),因此SA一1520有5组音源选择,除了PHONO(唱机输入)与电子选择开关之间串接有唱放(塑胶唱片R|AA均衡放大器)以外,其余4组输入除了名称不同之外,输入通道的电路构成并无不同。
与前级信号相关的有音原选择板(AWK)、音调板(ANP.1394-8)、话筒板(ANP一1241-A)、音量板(AWZ一2808)、前级外控板(AWZ.2811,VSP-333环绕声处理器输出/输入板)共5块电路板,音源选择电子开关中的2组开关还同时担当着音调直通的转换,音频信号来来回回的在5块板上穿梭,信号流程就显得复杂了一些。这还不算图中省略的与TX-13202收音头连接的专用接口,这组接口只是兀JNER(收音头)输入的扩展,包括外供给收音头的电源,与信号通道的关系并不大,不使用型号为-rx一13202的收音头时,这块板是闲置的。
音频信号经过音源选择后从《ADAPTORl上的“OUT”输出,经过短路线从《ADAPTORl上的“¨输入,或者直接从~ ADAPTOR)上的“IN"输入,在音源选择板上经过缓>中放大后,辗转到音调板,再转到前级外控板。如果不使用型号为VSP-333的环绕声处理器,经过手动的直通开关S201回到音调板。此时的音频信号无论是否经过图示均衡器处理,最终都要再次回到音源选择板,让电子开关选择是否跨接图示均衡器,经过功能选择后,音频信号经过音调板的中转,送往话筒板。话筒信号是以混音方式加八音频信号通道的,如果没有话筒插入,话筒放大器是闲置的,此时,话筒板上的RP901可以充当音频信号的输入电平选择,除了会影响后面的电平显示,与音量控制电位器的功能并无二样。从话筒板上输出的音频信号重新回到音调板,进行平衡控制,同时一部分信号会送到电平显示电路。经过平衡控制的音频信号转到音量板,音量控制后的音频信号再次借道音源选择板,经过静噪控制后才最终送往功率放大电路。
不管是为了减少排线的数量还是其他什么原因,SA一1 520的前级信号通道都显得曲折了一些。电平显示电路的位置在信号通道中也显得有些上下不靠,即不能真实的显示从机外输入的音频信号电平,因为之前经过了音调电路和混音电路,也不能真实的显示输入到后级的音频信号的电平,因为之后才是平衡与音量控制电路。
电子开关TC9163与常见的电子开关有所不同,一方面它只能通过I2C总线进行控制,控制信号一般来自单片机+另一方面它不是多选一开关,而是单选一开关,每一个开关都可以单独选择开/关状态。图4中给出了它的引脚定义和完整的内部框图,图中显示它包含6组开关,可以串/并联使用。另外,TG9163的工作电压范围比较宽(±8~±17V),最大输八信号电平与工作电压相当,因此与常见的通用模拟电子开关相比,动态范围不成问题;同时TC9163内部已经集成了电平移位电路,也支持单电源供电,只是范围降低为+8~+18V,这个范围对音频电平来说也是足够的。
因此作为电子开关而言,与常见的低电压供电的电子开关相比,TC9163的性能还是比较优秀的,与其类似的还有TC9162和TC9164,内部开关的数量相同,只是组态不同,均为TOSH旧A(东芝)公司的产品,也都有DIP和SOP(Small Outline Package,小外形封装,贴片封装形式之一)两种封装形式,SA一1520采用的是DIP封装,即TC9163N。
按照在TA一1150系列中“读电路原74HC157D理图的一般方法”的说明,先从整机电路框图开始。
从电路框图不难看出,SA-1250也支持前级直通功能,即前后级可以分别独立使用的“准分体功放”功能。分体式功放一般是指前级与后级的机壳是独立的套装音响或者称为音响组合。SA- 1520作为准分体功放使用时,仅仅是跨接了音源选择部分,混音、平衡、音调、音量等功能都还是可用的。当然,音调部分也可以跨接,而且可以遥控。因为跨接是通过电子开关而不是机械开关或者导线,从发烧的眼光来看,这样的跨接同样不纯粹。
《ADAPT。Rl(转接器)是音频输入的真正开始,《INPLffI是音源选择的输入,《-[YPE I则是磁带录放音机的输入,包含了录音输出(REC)和输入(PLAY),因此SA一1520有5组音源选择,除了PHONO(唱机输入)与电子选择开关之间串接有唱放(塑胶唱片R|AA均衡放大器)以外,其余4组输入除了名称不同之外,输入通道的电路构成并无不同。
与前级信号相关的有音原选择板(AWK)、音调板(ANP.1394-8)、话筒板(ANP一1241-A)、音量板(AWZ一2808)、前级外控板(AWZ.2811,VSP-333环绕声处理器输出/输入板)共5块电路板,音源选择电子开关中的2组开关还同时担当着音调直通的转换,音频信号来来回回的在5块板上穿梭,信号流程就显得复杂了一些。这还不算图中省略的与TX-13202收音头连接的专用接口,这组接口只是兀JNER(收音头)输入的扩展,包括外供给收音头的电源,与信号通道的关系并不大,不使用型号为-rx一13202的收音头时,这块板是闲置的。
音频信号经过音源选择后从《ADAPTORl上的“OUT”输出,经过短路线从《ADAPTORl上的“¨输入,或者直接从~ ADAPTOR)上的“IN"输入,在音源选择板上经过缓>中放大后,辗转到音调板,再转到前级外控板。如果不使用型号为VSP-333的环绕声处理器,经过手动的直通开关S201回到音调板。此时的音频信号无论是否经过图示均衡器处理,最终都要再次回到音源选择板,让电子开关选择是否跨接图示均衡器,经过功能选择后,音频信号经过音调板的中转,送往话筒板。话筒信号是以混音方式加八音频信号通道的,如果没有话筒插入,话筒放大器是闲置的,此时,话筒板上的RP901可以充当音频信号的输入电平选择,除了会影响后面的电平显示,与音量控制电位器的功能并无二样。从话筒板上输出的音频信号重新回到音调板,进行平衡控制,同时一部分信号会送到电平显示电路。经过平衡控制的音频信号转到音量板,音量控制后的音频信号再次借道音源选择板,经过静噪控制后才最终送往功率放大电路。
不管是为了减少排线的数量还是其他什么原因,SA一1 520的前级信号通道都显得曲折了一些。电平显示电路的位置在信号通道中也显得有些上下不靠,即不能真实的显示从机外输入的音频信号电平,因为之前经过了音调电路和混音电路,也不能真实的显示输入到后级的音频信号的电平,因为之后才是平衡与音量控制电路。
电子开关TC9163与常见的电子开关有所不同,一方面它只能通过I2C总线进行控制,控制信号一般来自单片机+另一方面它不是多选一开关,而是单选一开关,每一个开关都可以单独选择开/关状态。图4中给出了它的引脚定义和完整的内部框图,图中显示它包含6组开关,可以串/并联使用。另外,TG9163的工作电压范围比较宽(±8~±17V),最大输八信号电平与工作电压相当,因此与常见的通用模拟电子开关相比,动态范围不成问题;同时TC9163内部已经集成了电平移位电路,也支持单电源供电,只是范围降低为+8~+18V,这个范围对音频电平来说也是足够的。
因此作为电子开关而言,与常见的低电压供电的电子开关相比,TC9163的性能还是比较优秀的,与其类似的还有TC9162和TC9164,内部开关的数量相同,只是组态不同,均为TOSH旧A(东芝)公司的产品,也都有DIP和SOP(Small Outline Package,小外形封装,贴片封装形式之一)两种封装形式,SA一1520采用的是DIP封装,即TC9163N。
从电路框图不难看出,SA-1250也支持前级直通功能,即前后级可以分别独立使用的“准分体功放”功能。分体式功放一般是指前级与后级的机壳是独立的套装音响或者称为音响组合。SA- 1520作为准分体功放使用时,仅仅是跨接了音源选择部分,混音、平衡、音调、音量等功能都还是可用的。当然,音调部分也可以跨接,而且可以遥控。因为跨接是通过电子开关而不是机械开关或者导线,从发烧的眼光来看,这样的跨接同样不纯粹。
《ADAPT。Rl(转接器)是音频输入的真正开始,《INPLffI是音源选择的输入,《-[YPE I则是磁带录放音机的输入,包含了录音输出(REC)和输入(PLAY),因此SA一1520有5组音源选择,除了PHONO(唱机输入)与电子选择开关之间串接有唱放(塑胶唱片R|AA均衡放大器)以外,其余4组输入除了名称不同之外,输入通道的电路构成并无不同。
与前级信号相关的有音原选择板(AWK)、音调板(ANP.1394-8)、话筒板(ANP一1241-A)、音量板(AWZ一2808)、前级外控板(AWZ.2811,VSP-333环绕声处理器输出/输入板)共5块电路板,音源选择电子开关中的2组开关还同时担当着音调直通的转换,音频信号来来回回的在5块板上穿梭,信号流程就显得复杂了一些。这还不算图中省略的与TX-13202收音头连接的专用接口,这组接口只是兀JNER(收音头)输入的扩展,包括外供给收音头的电源,与信号通道的关系并不大,不使用型号为-rx一13202的收音头时,这块板是闲置的。
音频信号经过音源选择后从《ADAPTORl上的“OUT”输出,经过短路线从《ADAPTORl上的“¨输入,或者直接从~ ADAPTOR)上的“IN"输入,在音源选择板上经过缓>中放大后,辗转到音调板,再转到前级外控板。如果不使用型号为VSP-333的环绕声处理器,经过手动的直通开关S201回到音调板。此时的音频信号无论是否经过图示均衡器处理,最终都要再次回到音源选择板,让电子开关选择是否跨接图示均衡器,经过功能选择后,音频信号经过音调板的中转,送往话筒板。话筒信号是以混音方式加八音频信号通道的,如果没有话筒插入,话筒放大器是闲置的,此时,话筒板上的RP901可以充当音频信号的输入电平选择,除了会影响后面的电平显示,与音量控制电位器的功能并无二样。从话筒板上输出的音频信号重新回到音调板,进行平衡控制,同时一部分信号会送到电平显示电路。经过平衡控制的音频信号转到音量板,音量控制后的音频信号再次借道音源选择板,经过静噪控制后才最终送往功率放大电路。
不管是为了减少排线的数量还是其他什么原因,SA一1 520的前级信号通道都显得曲折了一些。电平显示电路的位置在信号通道中也显得有些上下不靠,即不能真实的显示从机外输入的音频信号电平,因为之前经过了音调电路和混音电路,也不能真实的显示输入到后级的音频信号的电平,因为之后才是平衡与音量控制电路。
电子开关TC9163与常见的电子开关有所不同,一方面它只能通过I2C总线进行控制,控制信号一般来自单片机+另一方面它不是多选一开关,而是单选一开关,每一个开关都可以单独选择开/关状态。图4中给出了它的引脚定义和完整的内部框图,图中显示它包含6组开关,可以串/并联使用。另外,TG9163的工作电压范围比较宽(±8~±17V),最大输八信号电平与工作电压相当,因此与常见的通用模拟电子开关相比,动态范围不成问题;同时TC9163内部已经集成了电平移位电路,也支持单电源供电,只是范围降低为+8~+18V,这个范围对音频电平来说也是足够的。
因此作为电子开关而言,与常见的低电压供电的电子开关相比,TC9163的性能还是比较优秀的,与其类似的还有TC9162和TC9164,内部开关的数量相同,只是组态不同,均为TOSH旧A(东芝)公司的产品,也都有DIP和SOP(Small Outline Package,小外形封装,贴片封装形式之一)两种封装形式,SA一1520采用的是DIP封装,即TC9163N。
上一篇:结构布局
上一篇:集成运放在音频电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