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设计
发布时间:2012/6/20 20:11:50 访问次数:874
47耳放的电路,据说这SED1335F0A是一位外国人设计的电路。因为电路中有较多的元件以47为参数,所以称作47耳放。从图1中看出,第一级运放进行负反馈,控制放大倍数进行比例放大;第二个运放进行电压跟随,降低放大器内阻,增加输出电流,并做了声音修饰。两个运放输出经过两个470匀流电阻输出至耳机。因为反馈取样点在47电阻之后,所以不用考虑电阻带来的损耗。
通过对47耳放电路的研究,最终改进的电路,电路没有添加音量电位器,只做了放大部分。这样一来功能比较独立,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组合。
47耳放原设计使用的运放是OPA2132.这个运放是FET输入型的,输入阻抗极高,而且在低电压下可以正常工作,失调电压与失调电流极小,算是比较高档的运放了。当然OPA2132的价格也是比较高的,作为我这样零收入的人是很难接受的,干是我选用了比较容易买到的NE5532。虽然该运放的指标比OPA2132相差很多,但是工作于土15V时,总体来说音色还是比较讨人喜欢的。单片NE5532耗电相对较大,两片并联就更不用说了,双15V下耗电可想而知,这就意味着所制作的耳放将要从便携式耳放转向台式耳放。
由于NE5532失调电压较高而且又是NPN管输入,如果使用原设计必然会引来较大的输出中点漂移,经过测试最大有30mV之多。所以我在反馈电阻的位置串联了两个电容(G03、C04).将直流反馈变为交流反馈,这样可以使输出中点控制在ImV以下。若换成其他运放,只要没有中点问题,这个电容可以不用(此位置可以直通)。
反馈采样部分依然从输出取,在R05、R06上面并联了G05、C06.其作用是超前补偿,如不需要的话可以留空。
电源部分增加了两个退耦电解电容(007、008),并在两个电解电容上并联147耳放电路了小电容(C09、Cl0)。最后增加浮地电阻R。浮地电阻可以吸收一部分地线的干扰信号,让信号地更加纯净。当然还有一个作用,即在布线的时候可以在视觉上隔离信号地与电源地,为合理布线带来方便。
47耳放的电路,据说这SED1335F0A是一位外国人设计的电路。因为电路中有较多的元件以47为参数,所以称作47耳放。从图1中看出,第一级运放进行负反馈,控制放大倍数进行比例放大;第二个运放进行电压跟随,降低放大器内阻,增加输出电流,并做了声音修饰。两个运放输出经过两个470匀流电阻输出至耳机。因为反馈取样点在47电阻之后,所以不用考虑电阻带来的损耗。
通过对47耳放电路的研究,最终改进的电路,电路没有添加音量电位器,只做了放大部分。这样一来功能比较独立,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组合。
47耳放原设计使用的运放是OPA2132.这个运放是FET输入型的,输入阻抗极高,而且在低电压下可以正常工作,失调电压与失调电流极小,算是比较高档的运放了。当然OPA2132的价格也是比较高的,作为我这样零收入的人是很难接受的,干是我选用了比较容易买到的NE5532。虽然该运放的指标比OPA2132相差很多,但是工作于土15V时,总体来说音色还是比较讨人喜欢的。单片NE5532耗电相对较大,两片并联就更不用说了,双15V下耗电可想而知,这就意味着所制作的耳放将要从便携式耳放转向台式耳放。
由于NE5532失调电压较高而且又是NPN管输入,如果使用原设计必然会引来较大的输出中点漂移,经过测试最大有30mV之多。所以我在反馈电阻的位置串联了两个电容(G03、C04).将直流反馈变为交流反馈,这样可以使输出中点控制在ImV以下。若换成其他运放,只要没有中点问题,这个电容可以不用(此位置可以直通)。
反馈采样部分依然从输出取,在R05、R06上面并联了G05、C06.其作用是超前补偿,如不需要的话可以留空。
电源部分增加了两个退耦电解电容(007、008),并在两个电解电容上并联147耳放电路了小电容(C09、Cl0)。最后增加浮地电阻R。浮地电阻可以吸收一部分地线的干扰信号,让信号地更加纯净。当然还有一个作用,即在布线的时候可以在视觉上隔离信号地与电源地,为合理布线带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