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实验设备和交流电压放大器的实验板
发布时间:2012/2/5 15:54:36 访问次数:865
1.熟悉实验设备和交流电压放大器的实验板 F0402E1R50FSTR
(1)熟悉实验设备,抄写实验设备型号。
(2)熟悉交流电压放大器的实验电路板。
交流电压放大器的实验电路板如图2.2.】所示,图中有引出端(可夹);叠插座(可夹可插)和接线柱(可外接软、硬线)等。
2.调整静态工作点
(1)接通直流稳压电源,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监测某一路的输出端,调节该路输出到12 V,关机待用。
(2)将直流稳压电源的12 V输出,连接到实验线路板电源接入端,连线如图2.2.3所示。
(3)调节实验线路板上的偏置电位器R。,使URC一4.8 V(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监测),从而算出I.、。测量相应的UCE,UBE,将所测结果记录于表2.2.2中。
表2.2.2静态测量数据
┏━━━━━━━━━┳━━━━━━━━━━━━━━━━━━━━━━━━━━━━━━━━━━━━━━━━━━━┓
┃ ┃ 测量项目 ┃
┃ ┣━━━━━━━━━━┳━━━━━━━━━━┳━━━━━━━━━━┳━━━━━━━━━━┫
┃ 测试条件 ┃ URC或URE/V ┃ Ic/mA ┃ U (:E/V ┃ UBE[V ┃
┃ ┣━━━━━┳━━━━╋━━━━━┳━━━━╋━━━━━┳━━━━╋━━━━━┳━━━━┫
┃ ┃ 理论值 ┃ 实测 ┃ 理论值 ┃ 计算 ┃ 理论值 ┃ 实测 ┃ 理论值 ┃ 实测 ┃
┣━━━━┳━━━━╋━━━━━╋━━━━╋━━━━━╋━━━━╋━━━━━╋━━━━╋━━━━━╋━━━━┫
┃共射 ┃ ┃ ┃ ┃ ┃ ┃ ┃ ┃ ┃ ┃
┃ ┃Rc- kfl ┃ ┃ ┃ ┃ ┃ ┃ ┃ ┃ ┃
┃放大器 ┃ ┃ ┃ ┃ ┃ ┃ ┃ ┃ ┃ ┃
┗━━━━┻━━━━┻━━━━━┻━━━━┻━━━━━┻━━━━┻━━━━━┻━━━━┻━━━━━┻━━━━┛
注:以上均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得。
3.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方法如下所述。
(1)保持URC =4.8 V(Ic =2 mA)的静态工作点。
(2)打开信号源的电源开关,调节其倍号频率为1 kHz,输出衰减置30 dB。
(3)将信号发生器输出通过探头的双夹接到实验板的输入端“A”和“接地”端“C”,连线如图2.2.4所示。在晶体管毫伏表监测下(毫伏表信号输入夹接“.),调节信号源的输出细调旋钮,使U.-15 mV(图2.2.4中的虚线为仪器的接地线,多台仪器要共地连接)。
(4)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波形。在其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放大器空载和带载,有CE和无CE四种情况下的输出电压有效值(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并将所测结果记录于表2.2.3中。
表2.2.3放大倍数测量
┏━━━━━┳━━━━━━┳━━━━┳━━━━━┳━━━━━━━━┳━━━━━━━━┓
┃Ui=15 mV ┃ ┃ Uo/V ┃ 计算A。 ┃ 输入电压波形 ┃ 输出电压波形 ┃
┣━━━━━╋━━━━━━╋━━━━╋━━━━━╋━━━━━━━━╋━━━━━━━━┫
┃ ┃ RL一o。 ┃ ┃ ┃ ┃ ┃
┃ 无CE ┃ ┃ ┃ ┃ ┃ ┃
┃ ┣━━━━━━╋━━━━╋━━━━━╋━━━━━━━━╋━━━━━━━━┫
┃ ┃RL一3.6 kC2 ┃ ┃ ┃ ┃ ┃
┣━━━━━╋━━━━━━╋━━━━╋━━━━━╋━━━━━━━━╋━━━━━━━━┫
┃ ┃ RL一o。 ┃ ┃ ┃ ┃ ┃
┃ 有CE ┃ ┃ ┃ ┃ ┃ ┃
┃ ┣━━━━━━╋━━━━╋━━━━━╋━━━━━━━━╋━━━━━━━━┫
┃ ┃RL一3.6 kn ┃ ┃ ┃ ┃ ┃
┗━━━━━┻━━━━━━┻━━━━┻━━━━━┻━━━━━━━━┻━━━━━━━━┛
1.熟悉实验设备和交流电压放大器的实验板 F0402E1R50FSTR
(1)熟悉实验设备,抄写实验设备型号。
(2)熟悉交流电压放大器的实验电路板。
交流电压放大器的实验电路板如图2.2.】所示,图中有引出端(可夹);叠插座(可夹可插)和接线柱(可外接软、硬线)等。
2.调整静态工作点
(1)接通直流稳压电源,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监测某一路的输出端,调节该路输出到12 V,关机待用。
(2)将直流稳压电源的12 V输出,连接到实验线路板电源接入端,连线如图2.2.3所示。
(3)调节实验线路板上的偏置电位器R。,使URC一4.8 V(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监测),从而算出I.、。测量相应的UCE,UBE,将所测结果记录于表2.2.2中。
表2.2.2静态测量数据
┏━━━━━━━━━┳━━━━━━━━━━━━━━━━━━━━━━━━━━━━━━━━━━━━━━━━━━━┓
┃ ┃ 测量项目 ┃
┃ ┣━━━━━━━━━━┳━━━━━━━━━━┳━━━━━━━━━━┳━━━━━━━━━━┫
┃ 测试条件 ┃ URC或URE/V ┃ Ic/mA ┃ U (:E/V ┃ UBE[V ┃
┃ ┣━━━━━┳━━━━╋━━━━━┳━━━━╋━━━━━┳━━━━╋━━━━━┳━━━━┫
┃ ┃ 理论值 ┃ 实测 ┃ 理论值 ┃ 计算 ┃ 理论值 ┃ 实测 ┃ 理论值 ┃ 实测 ┃
┣━━━━┳━━━━╋━━━━━╋━━━━╋━━━━━╋━━━━╋━━━━━╋━━━━╋━━━━━╋━━━━┫
┃共射 ┃ ┃ ┃ ┃ ┃ ┃ ┃ ┃ ┃ ┃
┃ ┃Rc- kfl ┃ ┃ ┃ ┃ ┃ ┃ ┃ ┃ ┃
┃放大器 ┃ ┃ ┃ ┃ ┃ ┃ ┃ ┃ ┃ ┃
┗━━━━┻━━━━┻━━━━━┻━━━━┻━━━━━┻━━━━┻━━━━━┻━━━━┻━━━━━┻━━━━┛
注:以上均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得。
3.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方法如下所述。
(1)保持URC =4.8 V(Ic =2 mA)的静态工作点。
(2)打开信号源的电源开关,调节其倍号频率为1 kHz,输出衰减置30 dB。
(3)将信号发生器输出通过探头的双夹接到实验板的输入端“A”和“接地”端“C”,连线如图2.2.4所示。在晶体管毫伏表监测下(毫伏表信号输入夹接“.),调节信号源的输出细调旋钮,使U.-15 mV(图2.2.4中的虚线为仪器的接地线,多台仪器要共地连接)。
(4)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波形。在其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放大器空载和带载,有CE和无CE四种情况下的输出电压有效值(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并将所测结果记录于表2.2.3中。
表2.2.3放大倍数测量
┏━━━━━┳━━━━━━┳━━━━┳━━━━━┳━━━━━━━━┳━━━━━━━━┓
┃Ui=15 mV ┃ ┃ Uo/V ┃ 计算A。 ┃ 输入电压波形 ┃ 输出电压波形 ┃
┣━━━━━╋━━━━━━╋━━━━╋━━━━━╋━━━━━━━━╋━━━━━━━━┫
┃ ┃ RL一o。 ┃ ┃ ┃ ┃ ┃
┃ 无CE ┃ ┃ ┃ ┃ ┃ ┃
┃ ┣━━━━━━╋━━━━╋━━━━━╋━━━━━━━━╋━━━━━━━━┫
┃ ┃RL一3.6 kC2 ┃ ┃ ┃ ┃ ┃
┣━━━━━╋━━━━━━╋━━━━╋━━━━━╋━━━━━━━━╋━━━━━━━━┫
┃ ┃ RL一o。 ┃ ┃ ┃ ┃ ┃
┃ 有CE ┃ ┃ ┃ ┃ ┃ ┃
┃ ┣━━━━━━╋━━━━╋━━━━━╋━━━━━━━━╋━━━━━━━━┫
┃ ┃RL一3.6 kn ┃ ┃ ┃ ┃ ┃
┗━━━━━┻━━━━━━┻━━━━┻━━━━━┻━━━━━━━━┻━━━━━━━━┛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