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原理
发布时间:2012/2/5 15:46:23 访问次数:969
图2.2.1所示共射电压放大器为本实验的交流电压放大器实验原理电路。 F0402E1R00FSTR
交流电压放大器的基本要求是:在输出电压波形基本不失真的情况下,有足够的电压放大倍数。也就是说,放大器中的晶体管必须工作在线性放大区。这一要求可以通过静态电路的设置来满足。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是指敢大器在加上直流电源而不加输入信号的情况下,选用适合的直流电流表和直流电压表来测量晶体管各极的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如:IB,Jc,UCE)。测量电流时,为了避免变更线路,可采用测出电压,再换算成电流的方法间接测量IB,Ic值。例如,图2.2.1的工。测量:可先测出URC(集电极电阻上的压降),再由j。—饕芋算出Ic;也可测UE
(发射极电压),再由Ic≈工。一是算出IC。
初设静态工作点时,常选直流负载线的中点,即U.E一1UCC或J。一丢Ics(ks≈u。。/R c,集电极饱和电流),这样可以获得最大输出动态范围。对一选定的电压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常通过改变偏置电阻RB来实现。所以偏置电阻R。常选用电位器R,。为了防止在调整的过程中,将电位器阻值调得过小使k过大而烧坏晶体管,可用一只固定电阻RB.与电位器RP串联。
在放大器输出端接有负载电阻_R。时,交流负载线比直流负载线要陡,放大器的动态电压范围就要减小。反映最大输出动态范围的参数是最大不失真电压,图2.2.2中空载时最大不失真电压,带载时的最大不失真电压,在同一个静态工作点QUcem2 0。
有射极电阻R。时,也会减小动态范围。这时可将静态工作点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以获得最大动态范围。
从图2.2.2可见,静态工作点的位置决定了最大动态范围。当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或输入信号过大时,放大器的输出电压都会产生非线性失真。
实验内容
(1)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使Ico=2 mA。
(2)在空载、带载和有C。、无C:情况下,测量电压放大倍数,此时输入信号,输出波形不能失真。
(3)研究失真情况:
①研究输入信号幅值大小,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②研究工作点的变化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4)观察输入、输出波形的相位差。
(5)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图2.2.1所示共射电压放大器为本实验的交流电压放大器实验原理电路。 F0402E1R00FSTR
交流电压放大器的基本要求是:在输出电压波形基本不失真的情况下,有足够的电压放大倍数。也就是说,放大器中的晶体管必须工作在线性放大区。这一要求可以通过静态电路的设置来满足。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是指敢大器在加上直流电源而不加输入信号的情况下,选用适合的直流电流表和直流电压表来测量晶体管各极的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如:IB,Jc,UCE)。测量电流时,为了避免变更线路,可采用测出电压,再换算成电流的方法间接测量IB,Ic值。例如,图2.2.1的工。测量:可先测出URC(集电极电阻上的压降),再由j。—饕芋算出Ic;也可测UE
(发射极电压),再由Ic≈工。一是算出IC。
初设静态工作点时,常选直流负载线的中点,即U.E一1UCC或J。一丢Ics(ks≈u。。/R c,集电极饱和电流),这样可以获得最大输出动态范围。对一选定的电压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常通过改变偏置电阻RB来实现。所以偏置电阻R。常选用电位器R,。为了防止在调整的过程中,将电位器阻值调得过小使k过大而烧坏晶体管,可用一只固定电阻RB.与电位器RP串联。
在放大器输出端接有负载电阻_R。时,交流负载线比直流负载线要陡,放大器的动态电压范围就要减小。反映最大输出动态范围的参数是最大不失真电压,图2.2.2中空载时最大不失真电压,带载时的最大不失真电压,在同一个静态工作点QUcem2 0。
有射极电阻R。时,也会减小动态范围。这时可将静态工作点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以获得最大动态范围。
从图2.2.2可见,静态工作点的位置决定了最大动态范围。当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或输入信号过大时,放大器的输出电压都会产生非线性失真。
实验内容
(1)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使Ico=2 mA。
(2)在空载、带载和有C。、无C:情况下,测量电压放大倍数,此时输入信号,输出波形不能失真。
(3)研究失真情况:
①研究输入信号幅值大小,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②研究工作点的变化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4)观察输入、输出波形的相位差。
(5)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上一篇:单管交流电压放大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