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封装——COB简介
发布时间:2011/8/25 9:52:11 访问次数:2521
板上芯片(chip on board,COB)是一种典型的介于封装和组装之间的制造技术,裸芯片直接安装到印制电路板上,而不是先“封装”后组装到印制电路板上。COB制造工艺与传统裸芯片封装相似,只是封装基板换成了常规印制电路板,通过打线、载带或倒装芯芹方式使裸芯片直接连接到电路中。为了保护裸芯片不受环境影响,防止芯片和连接线损坏,需要用胶把芯片和键合引线包封起来,如图5.4.5所示。COB工艺也称为“绑定”(boarding音译),用COB工艺提供的集成电路或电路模块也称为“软包封”或“软封装”电
路,如图5.4.6所示。
与COB类似的电路组装技术还有柔性电路板上芯片(chip on film,COF)和玻璃板上芯片(chip on glass,COG)。前者用于柔性印制电路板电路中,后者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等产品制造中。其互连方式也是如图5.4.5所示的方式。
由于传统封装成本较高,一般占集成电路总成本的40%甚至更高,采用COB技术,省去了封装成本,可显著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在大批量生产中尤为突出。此外,COB连接方式是封装技术中成熟的技术,相应工艺、设备都可使用,不存在技术难题。
芯片直接安装到印制电路板上,从理论上说是最简洁的封装方式,但由于缺少了中间引线的缓冲作用和封装外壳的保护作用,无法充分保证可靠性,同时也无法维修,因而目前只运用在可靠性要求不高的产品中,例如数字钟表、玩具、计算器、低成本数码产品等方面。但随着技术进步,COB的可靠性也逐步提高,现在已扩展到电话卡、存储卡、各种智能卡、打印机模块、存储器以及经济型数码相机等产品中,因而在某些应用领域,COB有部分取代SMT之势。
由于COB技术兼有封装与组装技术要素,介于1级封装和2级封裴之间,因此又称为1.5级封装。 S3C2410A20-YO80
板上芯片(chip on board,COB)是一种典型的介于封装和组装之间的制造技术,裸芯片直接安装到印制电路板上,而不是先“封装”后组装到印制电路板上。COB制造工艺与传统裸芯片封装相似,只是封装基板换成了常规印制电路板,通过打线、载带或倒装芯芹方式使裸芯片直接连接到电路中。为了保护裸芯片不受环境影响,防止芯片和连接线损坏,需要用胶把芯片和键合引线包封起来,如图5.4.5所示。COB工艺也称为“绑定”(boarding音译),用COB工艺提供的集成电路或电路模块也称为“软包封”或“软封装”电
路,如图5.4.6所示。
与COB类似的电路组装技术还有柔性电路板上芯片(chip on film,COF)和玻璃板上芯片(chip on glass,COG)。前者用于柔性印制电路板电路中,后者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等产品制造中。其互连方式也是如图5.4.5所示的方式。
由于传统封装成本较高,一般占集成电路总成本的40%甚至更高,采用COB技术,省去了封装成本,可显著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在大批量生产中尤为突出。此外,COB连接方式是封装技术中成熟的技术,相应工艺、设备都可使用,不存在技术难题。
芯片直接安装到印制电路板上,从理论上说是最简洁的封装方式,但由于缺少了中间引线的缓冲作用和封装外壳的保护作用,无法充分保证可靠性,同时也无法维修,因而目前只运用在可靠性要求不高的产品中,例如数字钟表、玩具、计算器、低成本数码产品等方面。但随着技术进步,COB的可靠性也逐步提高,现在已扩展到电话卡、存储卡、各种智能卡、打印机模块、存储器以及经济型数码相机等产品中,因而在某些应用领域,COB有部分取代SMT之势。
由于COB技术兼有封装与组装技术要素,介于1级封装和2级封裴之间,因此又称为1.5级封装。 S3C2410A20-YO80
上一篇:封装/组装技术的融合
上一篇:封装/组装交融——微组装简介
热门点击
- 常见热敏电阻器及其图形符号
- 测量误差主要来源
- 几种常用的集成光电传感器及应用
- 绿色设计制造基本理念
- 霍尔效应
- LED灯带不亮的原因有哪些?
- LED橱柜灯定义及作用
- 芯片制造工艺概述
- 显示屏的分类分为哪几种?
- 级封装——COB简介
推荐技术资料
- FU-19推挽功放制作
- FU-19是国产大功率发射双四极功率电二管,EPL2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