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仪器仪表

M38184MA-256FP双电源的射极偏置电路

发布时间:2019/11/5 21:58:11 访问次数:2356

M38184MA-256FPau=-brl/rbe=-123.07由此可见,在Re两端并联大电容后,较好地解决了射极偏置电路中稳定静态工作点与提高电压增益的矛盾。

此时的Ri和Ro分别为

Ri=u1/i1=rb1||Rb2||rbc≈1.28 kΩ

Ro=Rc=3.3 kΩ

含有双电源的射极偏置电路,当用双电源供电时,可采用图4.4.5a、b所示的射极偏置电路,它们同样是利用电阻Re对rcQ的自动调节作用来稳定静态工作点Q的。图a电路中采用了阻容耦合方式,由于Cb1、Cb2和Cc的隔直通交作用,所以信号源及负载电阻RL对静态工作点0不产生影响,电阻Re2上的交流电压被Ce旁路,使电压增益不至于下降很多。图b电路中采用了直接耦合方式,估算静态工作点时,必须考虑信号源内阻Rs及负载电阻RL的影响。读者可自行分析图4.4.5所示两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

           

双电源射极偏置电路,(a)阻容耦合 (b)直接耦合

含有恒流源的射极偏置电路,在集成电路中,因为大电阻比BJT占用的表面积要大得多,所以要尽可能地不用电阻,而用恒流源①作偏置电路,如图4.4.6所示。由于发射极电流fEQ由恒流源输出电流fo提供,与图中电阻Rb及BJT的b无关,因而很稳定,rcQ、ycEQ也很稳定。

         

恒流源电路将在第6章介绍。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含恒流源的射极偏置电路

图4.4.7是图4.4.6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

读者可自行分析该电路的q点及au、ri、Ro。

          

图4.4.7 图4.4.6的小信号等效电路

引起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试列举几种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射极偏置电路能否解决因BJT参数的分散性(由生产工艺造成)而引起的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问题?

图4.4.6所示的放大电路中能否不加Ce?

前已述及,根据输入和输出回路共同端的不同,放大电路有三种基本组态,除了上面讨论的共射极放大电路外,还有共集电极和共基极两种放大电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路。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图4,5.1a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原理图,图4.5.1b、c分别是它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由交流通路可见,负载电阻RL接在BJT发射极上,输入电压oi加在基极和地即集电极之间,而输出电压v。从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取出,所以集电极是输入、输出回路的共同端。因为v。从发射极输出,所以共集电极电路又称为射极输出器。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a)原理图 (b)直流通路 (c)交流通路

静态分析,由图4.5.1b可知,由于电阻Re对静态工作点的自动调节(负反馈)作用,

该电路的Q点基本稳定。由直流通路可得ycEQ=ycc~rEQRe              (4.5.1)

动态分析,用BJT的H参数小信号模型取代图4.5.1c中的BJT,即可得到共集电极

放大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4.5.2所示。

根据电压增益au、输人电阻Ri的定义,由图4.5.2可分别得到au、Ri的表达式:

au=uo/ui=(1+b)ibrl/ib[rbe+(1+b)rl]






M38184MA-256FPau=-brl/rbe=-123.07由此可见,在Re两端并联大电容后,较好地解决了射极偏置电路中稳定静态工作点与提高电压增益的矛盾。

此时的Ri和Ro分别为

Ri=u1/i1=rb1||Rb2||rbc≈1.28 kΩ

Ro=Rc=3.3 kΩ

含有双电源的射极偏置电路,当用双电源供电时,可采用图4.4.5a、b所示的射极偏置电路,它们同样是利用电阻Re对rcQ的自动调节作用来稳定静态工作点Q的。图a电路中采用了阻容耦合方式,由于Cb1、Cb2和Cc的隔直通交作用,所以信号源及负载电阻RL对静态工作点0不产生影响,电阻Re2上的交流电压被Ce旁路,使电压增益不至于下降很多。图b电路中采用了直接耦合方式,估算静态工作点时,必须考虑信号源内阻Rs及负载电阻RL的影响。读者可自行分析图4.4.5所示两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

           

双电源射极偏置电路,(a)阻容耦合 (b)直接耦合

含有恒流源的射极偏置电路,在集成电路中,因为大电阻比BJT占用的表面积要大得多,所以要尽可能地不用电阻,而用恒流源①作偏置电路,如图4.4.6所示。由于发射极电流fEQ由恒流源输出电流fo提供,与图中电阻Rb及BJT的b无关,因而很稳定,rcQ、ycEQ也很稳定。

         

恒流源电路将在第6章介绍。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含恒流源的射极偏置电路

图4.4.7是图4.4.6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

读者可自行分析该电路的q点及au、ri、Ro。

          

图4.4.7 图4.4.6的小信号等效电路

引起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试列举几种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射极偏置电路能否解决因BJT参数的分散性(由生产工艺造成)而引起的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问题?

图4.4.6所示的放大电路中能否不加Ce?

前已述及,根据输入和输出回路共同端的不同,放大电路有三种基本组态,除了上面讨论的共射极放大电路外,还有共集电极和共基极两种放大电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路。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图4,5.1a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原理图,图4.5.1b、c分别是它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由交流通路可见,负载电阻RL接在BJT发射极上,输入电压oi加在基极和地即集电极之间,而输出电压v。从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取出,所以集电极是输入、输出回路的共同端。因为v。从发射极输出,所以共集电极电路又称为射极输出器。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a)原理图 (b)直流通路 (c)交流通路

静态分析,由图4.5.1b可知,由于电阻Re对静态工作点的自动调节(负反馈)作用,

该电路的Q点基本稳定。由直流通路可得ycEQ=ycc~rEQRe              (4.5.1)

动态分析,用BJT的H参数小信号模型取代图4.5.1c中的BJT,即可得到共集电极

放大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4.5.2所示。

根据电压增益au、输人电阻Ri的定义,由图4.5.2可分别得到au、Ri的表达式:

au=uo/ui=(1+b)ibrl/ib[rbe+(1+b)rl]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驱动板的原理分析
    先来看看原理图。图8所示为底板及其驱动示意图,FM08...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