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新品发布

日本电子业瞄准北京奥运(二)

发布时间:2007/8/31 0:00:00 访问次数:306

电视机王国走向复活!超薄产品挑战9000亿日元

    2003年度日本的电视机产值达到了481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70亿元),比上年度增长了45%,取得了飞速发展。其推动力来自于液晶电视。PDP电视的价格到2005年度也将降到每英寸1万日元。

    2003年度松下电器产业的联合结算利润比上年度增长了50%以上,出色地完成了“V”字形恢复。在群雄逐鹿的DVD录像机领域也稳居日本第一,作为日本数字家电行业的霸主其地位正在不断提升。在雅典奥运即将开幕之前的2004年5月,该公司决定将一款产品定位于凌驾于其他数字家电产品的战略位置,这就是PDP电视。松下同时还发表了未来的大幅增产计划。

    “总计将投入9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3亿元),在日本兵库县尼崎市建设一家全球最大的PDP制造厂。在2008年规模将达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07亿元)的全球PDP市场上抢占3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一计划令众多的电视机厂商和面板厂商惊讶不已。“松下到底打算要在PDP电视上实现多大的销售额?”。包括此次公布的新工厂在内,松下2007年度将拥有年产450万枚PDP的生产能力。

    与PDP电视争夺超薄电视市场霸权的液晶电视厂商也对业务的扩大充满了信心。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厂商夏普已将今春开工的龟山工厂作为生产中心,打算在2004年度10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上实现约3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0亿元)的销售额,实现73%的年增长率。与2002年度的88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8亿元)相比,2年时间将提高2.4倍。

“电视王国”复活的信号

    之所以PDP电视厂商和液晶电视厂商能够说话如此有底气,是因为目前全球的电视机需求一直保持着极高的增长率。在此带动下,日本的电视机产值2003年度达到了4811亿日元,比上年度增长了45%(见图1 )
              
▲ 图1:飞速增长的电视机产业
随着画面尺寸的不断增大,液晶电视无论是销量还是单价均出现了高增长。截止2004年3月的12个月里,液晶电视总产量达到了230万台。PDP电视与CRT电视的合计产量以及平均单价,也伴随着PDP电视比例的提高在稳步发展。不过,另一方面则明显地显示出各厂商面临优胜劣汰的局面。比如,美国戴尔等电脑厂商已经推出了低价液晶电视。图中的PDP/CRT电视包括背投电视,不过其比例“微不足道”(日本经济产业省)。


    目前的高增长主要是由平均单价的上涨及产量的增加两个方面促成的。为了今后能够继续提高平均单价,电视厂商将会积极推进大面板尺寸(见图2)。从产量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内有望实现较大的飞跃。其原因在于,目前超薄电视的主流需求仍仅限于日本国内,今后国际市场将会迅速形成。

    假如今后仍能继续保持目前45%的增长率,那么2005年度日本的电视机产值就将突破1万亿日元。这个数字具有特殊的意义。上世纪80年代,日本曾作为“电视王国”而傲视全球。当时日本最大的年产值约为9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92亿元),这是在1985年创造的。今天的电视厂商可谓雄心勃勃,正期待着刷新这一纪录。各公司最近态度鲜明地表示将大力发展超薄电视,可以说是日本厂商打算在20年后的今天,再次重现“电视王国”决心的体现。

单价上涨造就市场基础

    日本的电视机年产值将达到1万亿日元。下面将从平均单价与销量上来分析这一产值实现的可能性。

    日本电视机产值的增长更多是由于平均单价的上涨,而不是产量的增加。2003年产量仅比上年度增长9%。但平均单价则大幅提高到14万6000日元(约合人民币1万1230元)左右,同比增长33%。通常的电子商品大都通降低平均单价来增加销量。而电视机的销售趋势则正好相反。而且,平均单价的增长率正在加速。2002年度同比增长21%,2003年度的增长率在此基础上又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如果仅从液晶电视来看,平均单价加速上涨的趋势更为明显。2003年度平均单价约为12万3000日元(约合人民币9460元),增长了34个百分点,与上年度相比增长了55%。2002年度的平均单价为7万9000日元(约合人民币6070元),同比增长了21%。
                  
▲ 图2:液晶电视的主流产品在22英寸以上,PDP电视则在42英寸以上
生产液晶电视和PDP电视的公司正在试图通过降低大屏幕产品的生产成本,来增加产品销量。22英寸以下的液晶电视2003年虽说占整个液晶市场的约8成,不过2005年估计将会下降

电视机王国走向复活!超薄产品挑战9000亿日元

    2003年度日本的电视机产值达到了481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70亿元),比上年度增长了45%,取得了飞速发展。其推动力来自于液晶电视。PDP电视的价格到2005年度也将降到每英寸1万日元。

    2003年度松下电器产业的联合结算利润比上年度增长了50%以上,出色地完成了“V”字形恢复。在群雄逐鹿的DVD录像机领域也稳居日本第一,作为日本数字家电行业的霸主其地位正在不断提升。在雅典奥运即将开幕之前的2004年5月,该公司决定将一款产品定位于凌驾于其他数字家电产品的战略位置,这就是PDP电视。松下同时还发表了未来的大幅增产计划。

    “总计将投入9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3亿元),在日本兵库县尼崎市建设一家全球最大的PDP制造厂。在2008年规模将达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07亿元)的全球PDP市场上抢占3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一计划令众多的电视机厂商和面板厂商惊讶不已。“松下到底打算要在PDP电视上实现多大的销售额?”。包括此次公布的新工厂在内,松下2007年度将拥有年产450万枚PDP的生产能力。

    与PDP电视争夺超薄电视市场霸权的液晶电视厂商也对业务的扩大充满了信心。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厂商夏普已将今春开工的龟山工厂作为生产中心,打算在2004年度10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上实现约3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0亿元)的销售额,实现73%的年增长率。与2002年度的88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8亿元)相比,2年时间将提高2.4倍。

“电视王国”复活的信号

    之所以PDP电视厂商和液晶电视厂商能够说话如此有底气,是因为目前全球的电视机需求一直保持着极高的增长率。在此带动下,日本的电视机产值2003年度达到了4811亿日元,比上年度增长了45%(见图1 )
              
▲ 图1:飞速增长的电视机产业
随着画面尺寸的不断增大,液晶电视无论是销量还是单价均出现了高增长。截止2004年3月的12个月里,液晶电视总产量达到了230万台。PDP电视与CRT电视的合计产量以及平均单价,也伴随着PDP电视比例的提高在稳步发展。不过,另一方面则明显地显示出各厂商面临优胜劣汰的局面。比如,美国戴尔等电脑厂商已经推出了低价液晶电视。图中的PDP/CRT电视包括背投电视,不过其比例“微不足道”(日本经济产业省)。


    目前的高增长主要是由平均单价的上涨及产量的增加两个方面促成的。为了今后能够继续提高平均单价,电视厂商将会积极推进大面板尺寸(见图2)。从产量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内有望实现较大的飞跃。其原因在于,目前超薄电视的主流需求仍仅限于日本国内,今后国际市场将会迅速形成。

    假如今后仍能继续保持目前45%的增长率,那么2005年度日本的电视机产值就将突破1万亿日元。这个数字具有特殊的意义。上世纪80年代,日本曾作为“电视王国”而傲视全球。当时日本最大的年产值约为9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92亿元),这是在1985年创造的。今天的电视厂商可谓雄心勃勃,正期待着刷新这一纪录。各公司最近态度鲜明地表示将大力发展超薄电视,可以说是日本厂商打算在20年后的今天,再次重现“电视王国”决心的体现。

单价上涨造就市场基础

    日本的电视机年产值将达到1万亿日元。下面将从平均单价与销量上来分析这一产值实现的可能性。

    日本电视机产值的增长更多是由于平均单价的上涨,而不是产量的增加。2003年产量仅比上年度增长9%。但平均单价则大幅提高到14万6000日元(约合人民币1万1230元)左右,同比增长33%。通常的电子商品大都通降低平均单价来增加销量。而电视机的销售趋势则正好相反。而且,平均单价的增长率正在加速。2002年度同比增长21%,2003年度的增长率在此基础上又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如果仅从液晶电视来看,平均单价加速上涨的趋势更为明显。2003年度平均单价约为12万3000日元(约合人民币9460元),增长了34个百分点,与上年度相比增长了55%。2002年度的平均单价为7万9000日元(约合人民币6070元),同比增长了21%。
                  
▲ 图2:液晶电视的主流产品在22英寸以上,PDP电视则在42英寸以上
生产液晶电视和PDP电视的公司正在试图通过降低大屏幕产品的生产成本,来增加产品销量。22英寸以下的液晶电视2003年虽说占整个液晶市场的约8成,不过2005年估计将会下降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智能型ICL7135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