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中的电位、电压和电动势与上述水流情况很相似
发布时间:2019/1/21 21:45:14 访问次数:671
电路中的电位、电压和电动势与上述水流情况很相似。如图⒈4(b)所示,电源的正极输出电流, A278308L-12流到A点,再经R1流到B点,然后通过凡流到C点,最后流到电源的负极。
与图⒈4(a)水流示意图相似,图⒈1(b)电路中的A、B点也有高低之分,只不过不是水位,而称作电位,A点电位较B点电位高。为了计算电位的高低,也需要找一个基准点作为零点,为了表明某点为零基准点,通常在该点处画一个“⊥”符号,该符号称为接地符号,接地符号处的电位规定为0V,电位单位不是米,而是伏特(简称为伏),用V表示。在图l-5电路中,以C点为0V(该点标有接地符号),A点的电位为3V,表示为弘=3V,B点电位为1Ⅴ,表示为吮=1V。
图⒈4(b)电路中的A点和B点的电位是不同的,有一定的差距,这种电位之间的差距称为电位差,又称电压。A点和B点之间的电位差用L/K:表示,它等于A点电位I/R与B点电位%的差,即已‰丬厶-%=3V-1V=2V。因为A点和B点电位差实际上就是电阻器R1两端的电位差(即电压),R1两端的电压用L/R1表示,所以乙‰=I/R1。
为了让电路中始终有电流流过,电源需要在内部将流到负极的电流源源不断“抽”到正极,使电源正极具有较高的电位,这样正极才会输出电流。当然,电源内部将负极的电流“抽”到正极需要消耗能量(如干电池会消耗掉化学能)。电源消耗能量在两极建立的电位差称为电动势,电动势的单位也为伏特,图l-4(b)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3V。由于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故电源的电动势方向规定为从负极指向正极。
电路中的电位、电压和电动势与上述水流情况很相似。如图⒈4(b)所示,电源的正极输出电流, A278308L-12流到A点,再经R1流到B点,然后通过凡流到C点,最后流到电源的负极。
与图⒈4(a)水流示意图相似,图⒈1(b)电路中的A、B点也有高低之分,只不过不是水位,而称作电位,A点电位较B点电位高。为了计算电位的高低,也需要找一个基准点作为零点,为了表明某点为零基准点,通常在该点处画一个“⊥”符号,该符号称为接地符号,接地符号处的电位规定为0V,电位单位不是米,而是伏特(简称为伏),用V表示。在图l-5电路中,以C点为0V(该点标有接地符号),A点的电位为3V,表示为弘=3V,B点电位为1Ⅴ,表示为吮=1V。
图⒈4(b)电路中的A点和B点的电位是不同的,有一定的差距,这种电位之间的差距称为电位差,又称电压。A点和B点之间的电位差用L/K:表示,它等于A点电位I/R与B点电位%的差,即已‰丬厶-%=3V-1V=2V。因为A点和B点电位差实际上就是电阻器R1两端的电位差(即电压),R1两端的电压用L/R1表示,所以乙‰=I/R1。
为了让电路中始终有电流流过,电源需要在内部将流到负极的电流源源不断“抽”到正极,使电源正极具有较高的电位,这样正极才会输出电流。当然,电源内部将负极的电流“抽”到正极需要消耗能量(如干电池会消耗掉化学能)。电源消耗能量在两极建立的电位差称为电动势,电动势的单位也为伏特,图l-4(b)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3V。由于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故电源的电动势方向规定为从负极指向正极。
上一篇:电位、电压和电动势
上一篇:电路处于通路状态的特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