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零部件的高频EMC测试也具有代表性
发布时间:2017/7/4 20:48:14 访问次数:538
注: I和Ⅱ的测试电平未给出,因为太低的测试电平通常不能保证车载设备有足够的抗扰度。 OPA2330AIDR
⒙o%”-2和BO%37-3标准中利用脉冲Pla、P3b所进行的设备抗扰度测试与E∝10∞-4-4标准的非常相似,利用脉冲Psa、P3b所进行的设备抗扰度测试对于汽车电子、电气零部件的高频EMC测试也具有代表性,因此本书以后章节中所述的EMC设计风险分析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汽车电子、电气零部件。
另外,⒖O%夕-2和⒙o%~s9-3标准对于测试配置的说明最好的一点是,给出的测试布局比较明确,尤其在⒖O%s9-2和⒖o%3T-3标准中提到了为得到可重复的测试结果,测试配置应采用机械固定等。本书由于篇幅原因不详细进行介绍,只是列出了以下几点⒖o%夕-2刀与IE“1000-4-4不同的地方:
●脉冲波形参数的不同,见表C-7c
表C-7 ISo7637-2、Is07637-3标准规定的P3a、P3b瞬态脉冲与
IECs1000-4-4标准规定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参数对比
●在测试配置中,包括仪器、被试设各和耦合夹在内的几何投影至参考接地板边缘的最小尺寸,在⒖o丙39-2、Bo%歹-3标准中未明确给出,但在IEC61000-4-4中规定要大于0,1m。
●被试设各的绝缘支座,在BO%39-2、ISO%3,-3标准中定为~sO~100mm,但在IEC61000-4-4中明确为0.1m。
●线束留在测试脉冲发生器与耦合夹之间,以及负载、传感器与耦合夹之间的距离,在⒖O%夕-3标准中定为0笱m,但在IEC61000-4-4中都规定为1m。
●测试方法中最大的不同是,在⒖o%”-3标准中的耦合夹一端连测试脉冲发生器,另一端连sO Ω同轴衰减器。但在IEC610∞-4-4中未提到过有sO Ω同轴衰减器。而且两个标准所提到的耦合夹的结构也不尽相同:在⒙O%彐-3标准中的耦合夹底板与耦合板之间的距离是刀m,而IEC61qlO-4-4中的距离是1∞m。
注: I和Ⅱ的测试电平未给出,因为太低的测试电平通常不能保证车载设备有足够的抗扰度。 OPA2330AIDR
⒙o%”-2和BO%37-3标准中利用脉冲Pla、P3b所进行的设备抗扰度测试与E∝10∞-4-4标准的非常相似,利用脉冲Psa、P3b所进行的设备抗扰度测试对于汽车电子、电气零部件的高频EMC测试也具有代表性,因此本书以后章节中所述的EMC设计风险分析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汽车电子、电气零部件。
另外,⒖O%夕-2和⒙o%~s9-3标准对于测试配置的说明最好的一点是,给出的测试布局比较明确,尤其在⒖O%s9-2和⒖o%3T-3标准中提到了为得到可重复的测试结果,测试配置应采用机械固定等。本书由于篇幅原因不详细进行介绍,只是列出了以下几点⒖o%夕-2刀与IE“1000-4-4不同的地方:
●脉冲波形参数的不同,见表C-7c
表C-7 ISo7637-2、Is07637-3标准规定的P3a、P3b瞬态脉冲与
IECs1000-4-4标准规定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参数对比
●在测试配置中,包括仪器、被试设各和耦合夹在内的几何投影至参考接地板边缘的最小尺寸,在⒖o丙39-2、Bo%歹-3标准中未明确给出,但在IEC61000-4-4中规定要大于0,1m。
●被试设各的绝缘支座,在BO%39-2、ISO%3,-3标准中定为~sO~100mm,但在IEC61000-4-4中明确为0.1m。
●线束留在测试脉冲发生器与耦合夹之间,以及负载、传感器与耦合夹之间的距离,在⒖O%夕-3标准中定为0笱m,但在IEC61000-4-4中都规定为1m。
●测试方法中最大的不同是,在⒖o%”-3标准中的耦合夹一端连测试脉冲发生器,另一端连sO Ω同轴衰减器。但在IEC610∞-4-4中未提到过有sO Ω同轴衰减器。而且两个标准所提到的耦合夹的结构也不尽相同:在⒙O%彐-3标准中的耦合夹底板与耦合板之间的距离是刀m,而IEC61qlO-4-4中的距离是1∞m。
热门点击
- 还有反向恢复时间更短的肖特基二极管
- 钨的刻蚀
- 氮化硅的干法刻蚀
- 埋层的制备
- 芯片互连技术
- 两平行导线之间的距离对其寄生电容的影响
-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BGA封装,按基板的种类
- WLR――硅片级可靠性测试
- RE102(10kHz~18GHz电场辐射发
- 每个芯片上的晶体管数可能达到数
推荐技术资料
- 业余条件下PCM2702
- PGM2702采用SSOP28封装,引脚小而密,EP3...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