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单 片 机

电致发光显示概述

发布时间:2016/10/20 23:09:47 访问次数:542

   电场作用下,发光层AD707JR中的荧光材料发光,这便是电致发光。电致发光的发展历程:

   1936年,法国的Destriau发现Zns的电致发光现象。

   1950年,发明透明导电膜,开发成功分散型EL(第一代EL)。

   1968年,分散型EL元件可以实现直流驱动;薄膜型EL可实现高亮度(第二代EL)。

   1974年,通过实验证实了二层绝缘膜结构的薄膜型EL元件可用于电视画面显示的可能性。

   1983年,日本开始薄膜ELD的批量生产。

   1983年,夏普公司首先推出单色的EL显示器,第一代的便捷式计算机就是使用这种显示器。

   1988年,美国平达公司推出全色ACTFEL(交流驱动薄膜型)平面显示器,随后,于1993年,又生产出第一个全彩色EL原型样品。EL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发光方式,已有六十年的历史,但因涉及较复杂的固态化学与材料应用,发展至今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国内有许多公司在生产EL器件,如百富特南京公司、上海腾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德祥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鹏宇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格林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博浩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吉龙达电子有限公司等,它们都是专业研制、开发、生产电致发光屏(EL)和柔性透明导电薄膜(ITo)及相关应用产品的高科技企业。

  电致发光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Z淄:Mn(橙黄色)单色显示器的商品化。

   (2)第二阶段:二色(红、绿)、三色(红、绿、蓝)、多色显示器的商品化。

  (3)第三阶段:全色显示器的商品化。

   电场作用下,发光层AD707JR中的荧光材料发光,这便是电致发光。电致发光的发展历程:

   1936年,法国的Destriau发现Zns的电致发光现象。

   1950年,发明透明导电膜,开发成功分散型EL(第一代EL)。

   1968年,分散型EL元件可以实现直流驱动;薄膜型EL可实现高亮度(第二代EL)。

   1974年,通过实验证实了二层绝缘膜结构的薄膜型EL元件可用于电视画面显示的可能性。

   1983年,日本开始薄膜ELD的批量生产。

   1983年,夏普公司首先推出单色的EL显示器,第一代的便捷式计算机就是使用这种显示器。

   1988年,美国平达公司推出全色ACTFEL(交流驱动薄膜型)平面显示器,随后,于1993年,又生产出第一个全彩色EL原型样品。EL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发光方式,已有六十年的历史,但因涉及较复杂的固态化学与材料应用,发展至今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国内有许多公司在生产EL器件,如百富特南京公司、上海腾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德祥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鹏宇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格林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博浩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吉龙达电子有限公司等,它们都是专业研制、开发、生产电致发光屏(EL)和柔性透明导电薄膜(ITo)及相关应用产品的高科技企业。

  电致发光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Z淄:Mn(橙黄色)单色显示器的商品化。

   (2)第二阶段:二色(红、绿)、三色(红、绿、蓝)、多色显示器的商品化。

  (3)第三阶段:全色显示器的商品化。

相关技术资料
10-20电致发光显示概述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硬盘式MP3播放器终级改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NE0 2511,那是一个远方的...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