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芯片生产线解析
发布时间:2007/8/28 0:00:00 访问次数:874
我国IC芯片线建设现状
“十五”计划开始前,2000年底我国共有25条4英寸~8英寸芯片生产线,具体分布如下:1条8英寸线、3条6英寸线、6条5英寸线和15条4英寸线,基本上呈一座“金字塔”形状。4英寸线数量最大,为塔底;8英寸线只有1条,为塔顶。经过三年的建设,到2003年底,共建成9条芯片生产线并投入生产:5条8英寸线(天津摩托罗拉、上海中芯国际、苏州和舰、上海先进和上海宏力)、2条6英寸线(珠海南科、上海新进)、和2条5英寸线(吉林华微、杭州士兰)。由于无锡华晶上华公司将1条5英寸MOS线设备退还给华晶集团(现改名为华润微电子)补充到原有的双极5英寸线上去,因此5英寸线净增1条。三年共计增加8条线。到2003年底,我国IC芯片线总数达到33条线。这样,原来的“金字塔”形的结构变为“凸”字形,芯片线技术水平的结构分布大致趋向合理。
经过2003年下半年的进展和变化,国内正在建设的和准备建设的IC芯片线情况如下。目前正在建设的IC芯片线有:1条12英寸线(北京中芯)、3条8英寸线(上海贝岭、常州柏玛、上海台积电)、8条6英寸线(宁波中纬、乐山菲尼克斯、杭州士兰、吉林华微、沈阳科希一硅技术、常州赛米微尔、福州福顺、慈溪华泰)、1条5英寸线(宁波国微明华),共计13条。
迄今已签约或已宣布准备建设的IC芯片线有:4条8英寸线(广州南科、沈阳科希—硅技术、苏州太仓西菱、上海青浦贝里斯旭庆)和8条6英寸线(南京高新半导体、无锡上华、上海嘉定茂基、西安西岳、无锡华润、深圳高科、宁波联微、上海青浦贝里斯旭庆),共计12条。此外,还有的线在考虑改变地点,正在洽谈和筹划之中的线还有几条。
我国各地IC芯片线分布现状
我国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主要集中在以上海市为中心、江苏省和浙江省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其次是北京、天津两市的华北京津地区,以及广东、福建两省的东南沿海地区。除上述三大地区之外,在东北、西北、西南广大地区中也零散地分布着几条线。
上海市
上海市是我国IC芯片线最集中、生产技术水平最高、8英寸线最多的城市。它已建成华虹NEC、中芯国际、先进和宏力4条8英寸线;6英寸线有2条:先进和新进;5英寸线有1条:先进;4英寸线有1条:贝岭。在建的8英寸线有2条:位于张江的贝岭和位于松江的台积电。拟建的8英寸线有1条:位于青浦的贝里斯旭庆;6英寸线有2条:位于嘉定的茂基和位于青浦的贝里斯旭庆。值得指出的是:宏力所建的净化厂房是按12英寸线的要求建的,今后可以安装12英寸线的设备。
江苏省
江苏省已建成1条8英寸线:苏州和舰;1条6英寸线:无锡华晶上华;2条5英寸线:无锡华润和无锡58所;2条4英寸线:无锡华润和无锡58所。在建的8英寸线有1条:常州柏玛;6英寸线有1条:常州赛米微尔。拟建的8英寸线有1条:苏州太仓西菱;6英寸线有3条:无锡上华、无锡华润和南京高新。
浙江省
浙江省已建成2条5英寸线:绍兴华越和杭州士兰;2条4英寸线:绍兴华越和宁波国微明华。在建的6英寸线有3条:宁波中纬、杭州士兰和慈溪华泰;5英寸线有1条:宁波国微明华。拟建的6英寸线有1条:宁波联微。
京津地区
华北京津地区已建成1条8英寸线:天津摩托罗拉;1条6英寸线:北京首钢日电;1条5英寸线:清华大学微电子所;4条4英寸线:北京的燕东、宇翔、中科院微电子中心和北京大学微电子所。在建的有1条12英寸线:北京的中芯国际;1条6英寸线:北京首钢日电二厂。北京中芯国际如能在2004年建成12英寸线,将是我国第一条12英寸线。
粤闽地区
广东、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已建成1条6英寸线:广东珠海南科;1条4英寸线:福建福州福顺。在建的有1条6英寸线:福建福顺。拟建的有1条8英寸线:广东广州南科;1条6英寸线:广东深圳高科。
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在东北、西北、西南广大地区,已建成的IC芯片线有:1条5英寸线———东北吉林华微;5条4英寸线,东北有2条———丹东安顺和沈阳47所,西北有2条———天水天光和西安771所,西南有1条———重庆24所。在建的6英寸线有3条,东北有2条———吉林华微和沈阳科希一硅技术,西南有1条———乐山菲尼克斯。拟建的8英寸线有1条———东北沈阳科希—硅技术;6英寸线也有1条———西北西安西岳。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目前在建的有13条线,如果能在2004年和2005年两年内全部建成,那么,到“十五”计划末,我国将有46条芯片生产线。与“九五”相比,“十五”期间主要建设6英寸线和8英寸线,五年内6英寸线将增加10条,8英寸线将增加8条,而且有希望建成第一条12英寸线,从而跃进到世界IC芯片制造线的前沿水平。到那时,芯片线数量所形成的形状将是“双伞”形,生产线的技术水平将大为提高。
拟建的线目前变化为12条线。实际上,建设IC芯片线的热潮在中国各地并未减弱。从各种信息看出,不仅在上海、北京、深圳三大城市,而且在江苏、浙
我国IC芯片线建设现状
“十五”计划开始前,2000年底我国共有25条4英寸~8英寸芯片生产线,具体分布如下:1条8英寸线、3条6英寸线、6条5英寸线和15条4英寸线,基本上呈一座“金字塔”形状。4英寸线数量最大,为塔底;8英寸线只有1条,为塔顶。经过三年的建设,到2003年底,共建成9条芯片生产线并投入生产:5条8英寸线(天津摩托罗拉、上海中芯国际、苏州和舰、上海先进和上海宏力)、2条6英寸线(珠海南科、上海新进)、和2条5英寸线(吉林华微、杭州士兰)。由于无锡华晶上华公司将1条5英寸MOS线设备退还给华晶集团(现改名为华润微电子)补充到原有的双极5英寸线上去,因此5英寸线净增1条。三年共计增加8条线。到2003年底,我国IC芯片线总数达到33条线。这样,原来的“金字塔”形的结构变为“凸”字形,芯片线技术水平的结构分布大致趋向合理。
经过2003年下半年的进展和变化,国内正在建设的和准备建设的IC芯片线情况如下。目前正在建设的IC芯片线有:1条12英寸线(北京中芯)、3条8英寸线(上海贝岭、常州柏玛、上海台积电)、8条6英寸线(宁波中纬、乐山菲尼克斯、杭州士兰、吉林华微、沈阳科希一硅技术、常州赛米微尔、福州福顺、慈溪华泰)、1条5英寸线(宁波国微明华),共计13条。
迄今已签约或已宣布准备建设的IC芯片线有:4条8英寸线(广州南科、沈阳科希—硅技术、苏州太仓西菱、上海青浦贝里斯旭庆)和8条6英寸线(南京高新半导体、无锡上华、上海嘉定茂基、西安西岳、无锡华润、深圳高科、宁波联微、上海青浦贝里斯旭庆),共计12条。此外,还有的线在考虑改变地点,正在洽谈和筹划之中的线还有几条。
我国各地IC芯片线分布现状
我国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主要集中在以上海市为中心、江苏省和浙江省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其次是北京、天津两市的华北京津地区,以及广东、福建两省的东南沿海地区。除上述三大地区之外,在东北、西北、西南广大地区中也零散地分布着几条线。
上海市
上海市是我国IC芯片线最集中、生产技术水平最高、8英寸线最多的城市。它已建成华虹NEC、中芯国际、先进和宏力4条8英寸线;6英寸线有2条:先进和新进;5英寸线有1条:先进;4英寸线有1条:贝岭。在建的8英寸线有2条:位于张江的贝岭和位于松江的台积电。拟建的8英寸线有1条:位于青浦的贝里斯旭庆;6英寸线有2条:位于嘉定的茂基和位于青浦的贝里斯旭庆。值得指出的是:宏力所建的净化厂房是按12英寸线的要求建的,今后可以安装12英寸线的设备。
江苏省
江苏省已建成1条8英寸线:苏州和舰;1条6英寸线:无锡华晶上华;2条5英寸线:无锡华润和无锡58所;2条4英寸线:无锡华润和无锡58所。在建的8英寸线有1条:常州柏玛;6英寸线有1条:常州赛米微尔。拟建的8英寸线有1条:苏州太仓西菱;6英寸线有3条:无锡上华、无锡华润和南京高新。
浙江省
浙江省已建成2条5英寸线:绍兴华越和杭州士兰;2条4英寸线:绍兴华越和宁波国微明华。在建的6英寸线有3条:宁波中纬、杭州士兰和慈溪华泰;5英寸线有1条:宁波国微明华。拟建的6英寸线有1条:宁波联微。
京津地区
华北京津地区已建成1条8英寸线:天津摩托罗拉;1条6英寸线:北京首钢日电;1条5英寸线:清华大学微电子所;4条4英寸线:北京的燕东、宇翔、中科院微电子中心和北京大学微电子所。在建的有1条12英寸线:北京的中芯国际;1条6英寸线:北京首钢日电二厂。北京中芯国际如能在2004年建成12英寸线,将是我国第一条12英寸线。
粤闽地区
广东、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已建成1条6英寸线:广东珠海南科;1条4英寸线:福建福州福顺。在建的有1条6英寸线:福建福顺。拟建的有1条8英寸线:广东广州南科;1条6英寸线:广东深圳高科。
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在东北、西北、西南广大地区,已建成的IC芯片线有:1条5英寸线———东北吉林华微;5条4英寸线,东北有2条———丹东安顺和沈阳47所,西北有2条———天水天光和西安771所,西南有1条———重庆24所。在建的6英寸线有3条,东北有2条———吉林华微和沈阳科希一硅技术,西南有1条———乐山菲尼克斯。拟建的8英寸线有1条———东北沈阳科希—硅技术;6英寸线也有1条———西北西安西岳。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目前在建的有13条线,如果能在2004年和2005年两年内全部建成,那么,到“十五”计划末,我国将有46条芯片生产线。与“九五”相比,“十五”期间主要建设6英寸线和8英寸线,五年内6英寸线将增加10条,8英寸线将增加8条,而且有希望建成第一条12英寸线,从而跃进到世界IC芯片制造线的前沿水平。到那时,芯片线数量所形成的形状将是“双伞”形,生产线的技术水平将大为提高。
拟建的线目前变化为12条线。实际上,建设IC芯片线的热潮在中国各地并未减弱。从各种信息看出,不仅在上海、北京、深圳三大城市,而且在江苏、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