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拟合曲线较二次拟合曲线陡峭
发布时间:2015/6/8 22:01:00 访问次数:1355
从计算结果看,三次拟A7013G合曲线较二次拟合曲线陡峭,但整体精度高,且在三次中最相对误差为4. 78%,即在V9处有llxm的变化量,产生的误差只有0.0478 y,m,而由V8到V7的变动量按国家标准规定为0.8ym,所以滴足检测要求。因此取三次拟合方程作为本次检测的标定方程。
通过该原理标定后数学模型清晰,软件处理比较快,一般正常速度处理一次不超过Ims。影响检测速度的因素主要在结构上,即电机的扫描步幅时间。根据锥体零件特点,大致一周需要扫描12个步幅,每一个步幅控制在0.2s,共计检测一次需要2.4s,因此
Imin检测大于12件。
自动检测的控制实现
锥体零件自动检测装置是通过采用数字CCD相机实时采集被测零件的外形和表面图像,利用特定的算法在计算机上完成对锥体零件几何尺寸的测量和表面疵点。(包括机械划痕、毛刺、表面锈蚀、表面夹杂等)的检测以及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整个检测系统的工作过程是采用以PLC为控制核心,通过对3个机械手和步进电机等部件的控制,来实现对锥体零件的输送、定位、检测、抓取以及PLC与上位机的通信,各个环节在检测中有效的、无干涉的协调工作是控制的关键所在。为实现精确控制,通过导轨、定位平台以及真空吸盘等器件对待测锥体零件进行准确定位。
系统的原理实现框图如图6 - 46所示,可编程控制器PLC与图像处理单元相联,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显示与计数部分进行控制参数的输入设置及检测结果昀显示和计数,零件剔除部分是当PLC在检查位发现次品时,经过延时在机械剔除位将次
品剔除,数据处理部分是对图像处理单元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以便显示与计数。
图6 -46自动检测系统原理框图
从图6 -46中可以看出,当被测的锥体零件到达指定位置时,触发部件启动,图像处理单元开始工作,同时光学系统摄取被测锥体零件的光信息,经CCD转换并快速获取多幅图像数据。这些图像数据包括被测锥体零件的尺寸信息和缺陷信息,图像处理单元对
这些图像进行解码和组合运算,得到被测参数放大增强的中间图像,在此基础上,对被测参数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得到结果图像,经数据处理得到最后检测结果,发现超差零件,则与PLC进行通信,PLC计算位置数据,当超差零件移动到指定位置时,通过剔除装置将其剔除。
从计算结果看,三次拟A7013G合曲线较二次拟合曲线陡峭,但整体精度高,且在三次中最相对误差为4. 78%,即在V9处有llxm的变化量,产生的误差只有0.0478 y,m,而由V8到V7的变动量按国家标准规定为0.8ym,所以滴足检测要求。因此取三次拟合方程作为本次检测的标定方程。
通过该原理标定后数学模型清晰,软件处理比较快,一般正常速度处理一次不超过Ims。影响检测速度的因素主要在结构上,即电机的扫描步幅时间。根据锥体零件特点,大致一周需要扫描12个步幅,每一个步幅控制在0.2s,共计检测一次需要2.4s,因此
Imin检测大于12件。
自动检测的控制实现
锥体零件自动检测装置是通过采用数字CCD相机实时采集被测零件的外形和表面图像,利用特定的算法在计算机上完成对锥体零件几何尺寸的测量和表面疵点。(包括机械划痕、毛刺、表面锈蚀、表面夹杂等)的检测以及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整个检测系统的工作过程是采用以PLC为控制核心,通过对3个机械手和步进电机等部件的控制,来实现对锥体零件的输送、定位、检测、抓取以及PLC与上位机的通信,各个环节在检测中有效的、无干涉的协调工作是控制的关键所在。为实现精确控制,通过导轨、定位平台以及真空吸盘等器件对待测锥体零件进行准确定位。
系统的原理实现框图如图6 - 46所示,可编程控制器PLC与图像处理单元相联,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显示与计数部分进行控制参数的输入设置及检测结果昀显示和计数,零件剔除部分是当PLC在检查位发现次品时,经过延时在机械剔除位将次
品剔除,数据处理部分是对图像处理单元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以便显示与计数。
图6 -46自动检测系统原理框图
从图6 -46中可以看出,当被测的锥体零件到达指定位置时,触发部件启动,图像处理单元开始工作,同时光学系统摄取被测锥体零件的光信息,经CCD转换并快速获取多幅图像数据。这些图像数据包括被测锥体零件的尺寸信息和缺陷信息,图像处理单元对
这些图像进行解码和组合运算,得到被测参数放大增强的中间图像,在此基础上,对被测参数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得到结果图像,经数据处理得到最后检测结果,发现超差零件,则与PLC进行通信,PLC计算位置数据,当超差零件移动到指定位置时,通过剔除装置将其剔除。
上一篇:设备的主要部件及设计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