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系统性能需求
发布时间:2015/2/2 20:15:54 访问次数:980
在LTE系统中,3GPP规范中提到到的性能指标和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吞吐量
在20 MHz带宽条件下,LTE设计峰值速率为上行50 Mbps(2xl天线),N2DS12H16CT-5T下行为100 Mbps(2x2天线)。
在实际网络中,数据业务种类较多,不同业务类型的带宽需求差异较大,并且由于TD-LTE采用自适应调制编码方式(AMC),因此在不同无线环境和QoS要求下,同一jIk务类型的速率差异也较大,往往难以达到峰值速率要求。因此,在无线优化过程中,
多用户条件下,当用户处于不同位置上时,采用小区内业务总体吞吐量来描述信道容量更为准确和直观。
在LTE中,吞吐量与容量和覆盖性能之间存在相互关联。例如,数据业务的容量可以采用小区总吞吐量来描述,覆盖则需要从边缘吞吐量入手进行规划。
2)时延
规范要求,在单用户、单业务流以及小IP包条件下,LTE用户面延迟(单向)小于5 ms;对于控制面延迟,要求从空闲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转换时间小于100 ms,从休眠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转换时间小于50 ms。
优化过程中,时延性能通常采用Ping来进行衡量。
在LTE系统中,3GPP规范中提到到的性能指标和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吞吐量
在20 MHz带宽条件下,LTE设计峰值速率为上行50 Mbps(2xl天线),N2DS12H16CT-5T下行为100 Mbps(2x2天线)。
在实际网络中,数据业务种类较多,不同业务类型的带宽需求差异较大,并且由于TD-LTE采用自适应调制编码方式(AMC),因此在不同无线环境和QoS要求下,同一jIk务类型的速率差异也较大,往往难以达到峰值速率要求。因此,在无线优化过程中,
多用户条件下,当用户处于不同位置上时,采用小区内业务总体吞吐量来描述信道容量更为准确和直观。
在LTE中,吞吐量与容量和覆盖性能之间存在相互关联。例如,数据业务的容量可以采用小区总吞吐量来描述,覆盖则需要从边缘吞吐量入手进行规划。
2)时延
规范要求,在单用户、单业务流以及小IP包条件下,LTE用户面延迟(单向)小于5 ms;对于控制面延迟,要求从空闲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转换时间小于100 ms,从休眠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转换时间小于50 ms。
优化过程中,时延性能通常采用Ping来进行衡量。
上一篇:TD-LTE系统可以采用同频组网
上一篇:频谱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