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了使用管制机制可以提供服务质量
发布时间:2014/9/26 21:10:15 访问次数:620
在使用先进先出规则时,只有一个队列,因此每个分组流的第一个分组共11个分组排在队首。M48T58Y-70在图8-20(a)和(b)两种情况下,∏Fo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即队列中前11分组发送完毕后才能发送分组流中剩下的分组。在使用埚TQ时,在图⑶中分组流1先可以发送10个分组(但第11个分组还不能发送),而在图o)中分组流1和其他的分组流交替地发送。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分组流1都能够得到更多时间的服务。
前面提到了使用管制机制可以提供服务质量。对一个数据流,我们可根据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管制:
(1)平均速率 网络需要控制一个数据流的平均速率。这里的平均速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分组数。但这个时间间隔的选择也说明了这个指标的严格程度。例如,限定数据流的平均速率为每秒50个分组和平均速率为每分钟3000个分组,虽然这两个指标的平均值都一样,但其严格程度却不同。假定有一个数据流,有一秒钟通过了10O0个分组,但一分钟平均下来仍不超过3000个,那么这个数据流的平均速率符合后面一个指标,但却远远不满足前面的指标。
(2)峰值速率 峰值速率限制了数据流在非常短的时间间隔内的流量。数学上的“瞬时值”在实际网络中无法测定。因此这里所说的“非常短的时间间隔”需要指明时间间隔是多少。例如,限定数据流的平均速率为每分钟3000个分组,但同时限定其峰值速率不超过每秒1000个分组。峰值速率也同时受到链路带宽的限制。
(9)突发长度 网络也限制在非常短的时间间隔内连续注入到网络中的分组数。要在网络中对进入网络的分组流按以上三个指标进行管制,可使用非常著名的漏桶管制器(leao bucket policcr)(可简称为漏桶),其工作原理如图8-21所示。
在使用先进先出规则时,只有一个队列,因此每个分组流的第一个分组共11个分组排在队首。M48T58Y-70在图8-20(a)和(b)两种情况下,∏Fo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即队列中前11分组发送完毕后才能发送分组流中剩下的分组。在使用埚TQ时,在图⑶中分组流1先可以发送10个分组(但第11个分组还不能发送),而在图o)中分组流1和其他的分组流交替地发送。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分组流1都能够得到更多时间的服务。
前面提到了使用管制机制可以提供服务质量。对一个数据流,我们可根据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管制:
(1)平均速率 网络需要控制一个数据流的平均速率。这里的平均速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分组数。但这个时间间隔的选择也说明了这个指标的严格程度。例如,限定数据流的平均速率为每秒50个分组和平均速率为每分钟3000个分组,虽然这两个指标的平均值都一样,但其严格程度却不同。假定有一个数据流,有一秒钟通过了10O0个分组,但一分钟平均下来仍不超过3000个,那么这个数据流的平均速率符合后面一个指标,但却远远不满足前面的指标。
(2)峰值速率 峰值速率限制了数据流在非常短的时间间隔内的流量。数学上的“瞬时值”在实际网络中无法测定。因此这里所说的“非常短的时间间隔”需要指明时间间隔是多少。例如,限定数据流的平均速率为每分钟3000个分组,但同时限定其峰值速率不超过每秒1000个分组。峰值速率也同时受到链路带宽的限制。
(9)突发长度 网络也限制在非常短的时间间隔内连续注入到网络中的分组数。要在网络中对进入网络的分组流按以上三个指标进行管制,可使用非常著名的漏桶管制器(leao bucket policcr)(可简称为漏桶),其工作原理如图8-21所示。
上一篇:加权公平排队WFQ是这样工作的
上一篇:突发长度
热门点击
- CSMA/CD协议的要点归纳如下
- ICMP报文的格式
- RIP协议的报文格式
- 链路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
- 不应发送ICMP差错报告报文的几种情况
- 网桥也有一些缺点
- OSPF分组使用24字节的固定长度首部
- 距离向量算法
- 三个虚拟局域网VLANl, VLANz和VL
- ICMP的主要责任之一就是对差错进行报告
推荐技术资料
- 业余条件下PCM2702
- PGM2702采用SSOP28封装,引脚小而密,EP3...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