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路由选择协议的几个基本概念
发布时间:2014/9/12 19:08:59 访问次数:1349
路由选择协议的核心就是路由算法,即需要何种算法来获得路由表中的各项目。一个UDP用户数据报u一。 L9820D第一个数据报Pl的生存时间TTL设置为1。当Pl到达路径上的第一个路由器Ri时,路由器Ri先收下它,接着把TTL的值减1。由于TTL等于零了,Ri就把Pl丢弃了,并向源主机发送一个ICMP时间超过差错报告报文。
源主机接着发送第二个数据报P2,并把TTL设置为2。P2先到达路由器Ri,Ri收下后把TTL减1再转发给路由器R2。R2收到P2时TTL为1,但减1后TTL变为零了。R2就丢弃P2,并向源主机发送一个ICMP时间超过差错报告报文。这样一直继续下去。当最后一个数据报刚刚到达目的主机时,数据报的TTL是1。主机不转发数据报,也不把TTL值减
l。但因IP数据报中封装的是无法交付的运输层的UDP用户数据报,因此目的主机要向源主机发送ICMP终点不可达差错报告报文(见下一章的5.2.2节)。
这样,源主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因为这些路由器和最后目的主机发来的ICMP报文正好给出了源主机想知道的路由信息——到达目的主机所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以及至0达其中的每一个路由器的往返时间。从南京的一个PC向浪网的邮件服务器mail.sina.com.cn发出的tracert俞令后所获得的结果。图中每一行有三个时间出现,是因为对应于每一个TTL值,源主机要发送三次同样的IP数据报。
我们还应注意到,从原则上讲,IP数据报经过的路由器越多,所花费的时间也会越多,有时正好相反。这是因为因特网的拥塞程度随时都在变化,也很难预料到。因此,完全有这样的可能:经过更多的路由器反而花费更少的时间。
路由选择协议的核心就是路由算法,即需要何种算法来获得路由表中的各项目。一个UDP用户数据报u一。 L9820D第一个数据报Pl的生存时间TTL设置为1。当Pl到达路径上的第一个路由器Ri时,路由器Ri先收下它,接着把TTL的值减1。由于TTL等于零了,Ri就把Pl丢弃了,并向源主机发送一个ICMP时间超过差错报告报文。
源主机接着发送第二个数据报P2,并把TTL设置为2。P2先到达路由器Ri,Ri收下后把TTL减1再转发给路由器R2。R2收到P2时TTL为1,但减1后TTL变为零了。R2就丢弃P2,并向源主机发送一个ICMP时间超过差错报告报文。这样一直继续下去。当最后一个数据报刚刚到达目的主机时,数据报的TTL是1。主机不转发数据报,也不把TTL值减
l。但因IP数据报中封装的是无法交付的运输层的UDP用户数据报,因此目的主机要向源主机发送ICMP终点不可达差错报告报文(见下一章的5.2.2节)。
这样,源主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因为这些路由器和最后目的主机发来的ICMP报文正好给出了源主机想知道的路由信息——到达目的主机所经过的路由器的IP地址,以及至0达其中的每一个路由器的往返时间。从南京的一个PC向浪网的邮件服务器mail.sina.com.cn发出的tracert俞令后所获得的结果。图中每一行有三个时间出现,是因为对应于每一个TTL值,源主机要发送三次同样的IP数据报。
我们还应注意到,从原则上讲,IP数据报经过的路由器越多,所花费的时间也会越多,有时正好相反。这是因为因特网的拥塞程度随时都在变化,也很难预料到。因此,完全有这样的可能:经过更多的路由器反而花费更少的时间。
上一篇:UNIX操作系统申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