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发布时间:2013/10/16 20:28:09 访问次数:1417
1.振荡的平衡条件
在一个放大倍数为A的基本放大器上加一个反馈网络,LPC1102UK其反馈系数为声,构成如图3.2.1所示的电路。当将开关S置于“1”位置时,外加输入信号文i经基本放大器放大输出为X,再经反馈网络在“2”点得到反馈信号Xf。如果有Xf=X,,即两者大小相等,相位相同,则可用Xf代替X。此时将开关S置于“2”的位置,尽管断开了输入信号文.,但电路在Xf的作用下,仍将维持输出X。不变,放大器便成了振荡器。可见,要使电路形成振荡,必须使Xf=X1,而
式(3.2.1)称为振幅平衡条件,表明反馈信号要与原来的输入信号幅度相等;式(3.2.2)称为相位平衡条件,表明反馈网络必须是正反馈。
2.振荡的建立和稳定
实际的振荡器并不像图3. 2.1那样要外加激励信号X,而是靠电路本身“自激”起振的。在接通电源的瞬间,电流突变、噪声和干扰等引起的电扰动都是起振的原始信号源。这些信号较微弱,但只要电路满足AF>1的起振条件,通过“放大一正反馈一再放大一再正反馈”的循环,信号便不断增大,但这个过程并不会一直无限制地进行下去,因为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并不是线性的。当由于正反馈而使信号不断增大时,必然会使管子工作进入非线性区域,于是,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将减小,最后达到AF=1,得到稳定的振幅。
此外,为使振荡器产生正弦波,即产生具有单一频率的信号,还必须使反馈网络具有选频特性。包含很多频率分量的电扰动通过选频网络后,只有某一个频率能满足振荡的两个基本条件,从而得到单一频率的正弦波振荡信号。
通常根据组成选频网络的无件不同,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RC振荡器、LC振荡器和石英振荡器。
1.振荡的平衡条件
在一个放大倍数为A的基本放大器上加一个反馈网络,LPC1102UK其反馈系数为声,构成如图3.2.1所示的电路。当将开关S置于“1”位置时,外加输入信号文i经基本放大器放大输出为X,再经反馈网络在“2”点得到反馈信号Xf。如果有Xf=X,,即两者大小相等,相位相同,则可用Xf代替X。此时将开关S置于“2”的位置,尽管断开了输入信号文.,但电路在Xf的作用下,仍将维持输出X。不变,放大器便成了振荡器。可见,要使电路形成振荡,必须使Xf=X1,而
式(3.2.1)称为振幅平衡条件,表明反馈信号要与原来的输入信号幅度相等;式(3.2.2)称为相位平衡条件,表明反馈网络必须是正反馈。
2.振荡的建立和稳定
实际的振荡器并不像图3. 2.1那样要外加激励信号X,而是靠电路本身“自激”起振的。在接通电源的瞬间,电流突变、噪声和干扰等引起的电扰动都是起振的原始信号源。这些信号较微弱,但只要电路满足AF>1的起振条件,通过“放大一正反馈一再放大一再正反馈”的循环,信号便不断增大,但这个过程并不会一直无限制地进行下去,因为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并不是线性的。当由于正反馈而使信号不断增大时,必然会使管子工作进入非线性区域,于是,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将减小,最后达到AF=1,得到稳定的振幅。
此外,为使振荡器产生正弦波,即产生具有单一频率的信号,还必须使反馈网络具有选频特性。包含很多频率分量的电扰动通过选频网络后,只有某一个频率能满足振荡的两个基本条件,从而得到单一频率的正弦波振荡信号。
通常根据组成选频网络的无件不同,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RC振荡器、LC振荡器和石英振荡器。
热门点击
- 六进制计数器电路
- STR-F6653的引脚功能
- 陶瓷滤波器及其主要参数
- TDA7265的外形结构、各引脚名称及功能说
- 集电极开路与非门电路
- 利用分立元件制作助听器的电路原理
- 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 展鸣电子鸟(振荡电路)
- 三态与非门电路
- 集成触发器及其应用( 4013、4093)
推荐技术资料
- 单片机版光立方的制作
- N视频: http://v.youku.comN_sh...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