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级电路
发布时间:2013/7/22 19:33:56 访问次数:1220
对于现在所需的驱动级来说,有多种电路方案可供选用:
·细心设计一个共阴极放大级,EH16A后面接一个阴极跟随器,以DC方式耦合。此方案失真小,能做到r<4.3kQ。
U式跟随器。失真性能出色,能做到r<4.3kQ。
·SRPP电路。能做到<4.3kQ,输出电压摆幅优于u式跟随器,但失真性能差于后者。
明显的选择是采用“式跟随器,但经测试发现,以290V的HT电压为它供电,并不足以得到我们所需酌19 VRMS(译注:原文误为18 VRMS)输出摆幅。再者,我们已知输出级是一个电容性负载,而SRPP电路,当初正是针对电容性负载而开发出来的,在给定的HT电压下,它可以输出更大的信号摆幅;失真相对较大是它唯一的缺点。
驱动级电子管的选择
条件具备时,我们更愿意驱动管产生的失真以2次谐波为主,其余更高阶次的谐波失真不明显。这是因为,输出级有可能对2次谐波产生一定的抵消作用。框架栅极结构的电子管现在几乎难觅踪影(尽管其中最佳管子之一的E88CC还比较容易找到),采用*SN7/*N7家族的管子作为驱动管,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因此,作者也像其他很多单端功放的设计一样,选用*SN7/*N7家族的管子作为驱动管。如果在声音重放方面,有证据表明某一种管子表现最好,那么,我们进行设计时,就可选用这种管子。
在SRPP电路中,上臂管子位于1/2的HT电压之上,如果这只管子灯丝与阴极之间绝缘材料的电压承受能力不足,那么,它的灯丝电源需作抬升电位的处理。在一台立体声放大器中,可使用一只*SN7/*N7家族的电子管,来担当两个声道SRPP电路的上臂管,再用另一只*SN7/*N7家族的电子管来担当两个下臂簪。此外,SRPP电路还可以使用单三极管的6J5(相当于半只6SN7),这时,功放可做成单声道结构,一个声道使用两只6J5。作者选用的是6J5,因为事前已购进了数量较多的这种管子。如果采用单三极管方案,那么,日后要修改设计时,一般无需在机箱上重新钻孔,避免了外观受到影响;修改设计时,可以将SRPP上下臂管的搭配,改成输入管(下臂管)为高肚管、第二只管(上臂管)为中“管。
测试中,6J5/6J5的SRPP电路轻易地获得lkHz的21 VRMS输出摆幅,此时的2次谐波为-40dB,3次谐波为-54dB。这个测试由带频谱分析功能的示波器测得,而示波器的频谱分析能力有限,能进行可靠测量的动态范围只有约55dB,因此,看不到4次及以上阶次的谐波信号。不管怎么样,上述失真测试结果与输出级的预期失真相比,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细心设计一个共阴极放大级,EH16A后面接一个阴极跟随器,以DC方式耦合。此方案失真小,能做到r<4.3kQ。
U式跟随器。失真性能出色,能做到r<4.3kQ。
·SRPP电路。能做到<4.3kQ,输出电压摆幅优于u式跟随器,但失真性能差于后者。
明显的选择是采用“式跟随器,但经测试发现,以290V的HT电压为它供电,并不足以得到我们所需酌19 VRMS(译注:原文误为18 VRMS)输出摆幅。再者,我们已知输出级是一个电容性负载,而SRPP电路,当初正是针对电容性负载而开发出来的,在给定的HT电压下,它可以输出更大的信号摆幅;失真相对较大是它唯一的缺点。
驱动级电子管的选择
条件具备时,我们更愿意驱动管产生的失真以2次谐波为主,其余更高阶次的谐波失真不明显。这是因为,输出级有可能对2次谐波产生一定的抵消作用。框架栅极结构的电子管现在几乎难觅踪影(尽管其中最佳管子之一的E88CC还比较容易找到),采用*SN7/*N7家族的管子作为驱动管,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因此,作者也像其他很多单端功放的设计一样,选用*SN7/*N7家族的管子作为驱动管。如果在声音重放方面,有证据表明某一种管子表现最好,那么,我们进行设计时,就可选用这种管子。
在SRPP电路中,上臂管子位于1/2的HT电压之上,如果这只管子灯丝与阴极之间绝缘材料的电压承受能力不足,那么,它的灯丝电源需作抬升电位的处理。在一台立体声放大器中,可使用一只*SN7/*N7家族的电子管,来担当两个声道SRPP电路的上臂管,再用另一只*SN7/*N7家族的电子管来担当两个下臂簪。此外,SRPP电路还可以使用单三极管的6J5(相当于半只6SN7),这时,功放可做成单声道结构,一个声道使用两只6J5。作者选用的是6J5,因为事前已购进了数量较多的这种管子。如果采用单三极管方案,那么,日后要修改设计时,一般无需在机箱上重新钻孔,避免了外观受到影响;修改设计时,可以将SRPP上下臂管的搭配,改成输入管(下臂管)为高肚管、第二只管(上臂管)为中“管。
测试中,6J5/6J5的SRPP电路轻易地获得lkHz的21 VRMS输出摆幅,此时的2次谐波为-40dB,3次谐波为-54dB。这个测试由带频谱分析功能的示波器测得,而示波器的频谱分析能力有限,能进行可靠测量的动态范围只有约55dB,因此,看不到4次及以上阶次的谐波信号。不管怎么样,上述失真测试结果与输出级的预期失真相比,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对于现在所需的驱动级来说,有多种电路方案可供选用:
·细心设计一个共阴极放大级,EH16A后面接一个阴极跟随器,以DC方式耦合。此方案失真小,能做到r<4.3kQ。
U式跟随器。失真性能出色,能做到r<4.3kQ。
·SRPP电路。能做到<4.3kQ,输出电压摆幅优于u式跟随器,但失真性能差于后者。
明显的选择是采用“式跟随器,但经测试发现,以290V的HT电压为它供电,并不足以得到我们所需酌19 VRMS(译注:原文误为18 VRMS)输出摆幅。再者,我们已知输出级是一个电容性负载,而SRPP电路,当初正是针对电容性负载而开发出来的,在给定的HT电压下,它可以输出更大的信号摆幅;失真相对较大是它唯一的缺点。
驱动级电子管的选择
条件具备时,我们更愿意驱动管产生的失真以2次谐波为主,其余更高阶次的谐波失真不明显。这是因为,输出级有可能对2次谐波产生一定的抵消作用。框架栅极结构的电子管现在几乎难觅踪影(尽管其中最佳管子之一的E88CC还比较容易找到),采用*SN7/*N7家族的管子作为驱动管,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因此,作者也像其他很多单端功放的设计一样,选用*SN7/*N7家族的管子作为驱动管。如果在声音重放方面,有证据表明某一种管子表现最好,那么,我们进行设计时,就可选用这种管子。
在SRPP电路中,上臂管子位于1/2的HT电压之上,如果这只管子灯丝与阴极之间绝缘材料的电压承受能力不足,那么,它的灯丝电源需作抬升电位的处理。在一台立体声放大器中,可使用一只*SN7/*N7家族的电子管,来担当两个声道SRPP电路的上臂管,再用另一只*SN7/*N7家族的电子管来担当两个下臂簪。此外,SRPP电路还可以使用单三极管的6J5(相当于半只6SN7),这时,功放可做成单声道结构,一个声道使用两只6J5。作者选用的是6J5,因为事前已购进了数量较多的这种管子。如果采用单三极管方案,那么,日后要修改设计时,一般无需在机箱上重新钻孔,避免了外观受到影响;修改设计时,可以将SRPP上下臂管的搭配,改成输入管(下臂管)为高肚管、第二只管(上臂管)为中“管。
测试中,6J5/6J5的SRPP电路轻易地获得lkHz的21 VRMS输出摆幅,此时的2次谐波为-40dB,3次谐波为-54dB。这个测试由带频谱分析功能的示波器测得,而示波器的频谱分析能力有限,能进行可靠测量的动态范围只有约55dB,因此,看不到4次及以上阶次的谐波信号。不管怎么样,上述失真测试结果与输出级的预期失真相比,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细心设计一个共阴极放大级,EH16A后面接一个阴极跟随器,以DC方式耦合。此方案失真小,能做到r<4.3kQ。
U式跟随器。失真性能出色,能做到r<4.3kQ。
·SRPP电路。能做到<4.3kQ,输出电压摆幅优于u式跟随器,但失真性能差于后者。
明显的选择是采用“式跟随器,但经测试发现,以290V的HT电压为它供电,并不足以得到我们所需酌19 VRMS(译注:原文误为18 VRMS)输出摆幅。再者,我们已知输出级是一个电容性负载,而SRPP电路,当初正是针对电容性负载而开发出来的,在给定的HT电压下,它可以输出更大的信号摆幅;失真相对较大是它唯一的缺点。
驱动级电子管的选择
条件具备时,我们更愿意驱动管产生的失真以2次谐波为主,其余更高阶次的谐波失真不明显。这是因为,输出级有可能对2次谐波产生一定的抵消作用。框架栅极结构的电子管现在几乎难觅踪影(尽管其中最佳管子之一的E88CC还比较容易找到),采用*SN7/*N7家族的管子作为驱动管,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因此,作者也像其他很多单端功放的设计一样,选用*SN7/*N7家族的管子作为驱动管。如果在声音重放方面,有证据表明某一种管子表现最好,那么,我们进行设计时,就可选用这种管子。
在SRPP电路中,上臂管子位于1/2的HT电压之上,如果这只管子灯丝与阴极之间绝缘材料的电压承受能力不足,那么,它的灯丝电源需作抬升电位的处理。在一台立体声放大器中,可使用一只*SN7/*N7家族的电子管,来担当两个声道SRPP电路的上臂管,再用另一只*SN7/*N7家族的电子管来担当两个下臂簪。此外,SRPP电路还可以使用单三极管的6J5(相当于半只6SN7),这时,功放可做成单声道结构,一个声道使用两只6J5。作者选用的是6J5,因为事前已购进了数量较多的这种管子。如果采用单三极管方案,那么,日后要修改设计时,一般无需在机箱上重新钻孔,避免了外观受到影响;修改设计时,可以将SRPP上下臂管的搭配,改成输入管(下臂管)为高肚管、第二只管(上臂管)为中“管。
测试中,6J5/6J5的SRPP电路轻易地获得lkHz的21 VRMS输出摆幅,此时的2次谐波为-40dB,3次谐波为-54dB。这个测试由带频谱分析功能的示波器测得,而示波器的频谱分析能力有限,能进行可靠测量的动态范围只有约55dB,因此,看不到4次及以上阶次的谐波信号。不管怎么样,上述失真测试结果与输出级的预期失真相比,是完全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