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负反馈式音调控制器
发布时间:2013/6/24 21:41:06 访问次数:1811
图1-91所示是RC负反馈式高、低音音调MR62-5S控制器电路。电路中的VT1是放大管,RP1是低音控制电位器,RP2是高音控制电位器。
图1-91 RC负反馈式高、低音音调控制器电路
当低音控制电位器RP1动片滑在最左端时,低音呈最大提升状态;RP1动片滑动在最右端时,低音呈最大衰减状态;RP1动片在中间位置时,对低音不提升、不衰减。
当高音控制电位器RP2动片滑到最左端时,高音呈最大提升状态:RP2动片在最有端时,高音呈最大衰减状态;RP2动片在中间位置时,对高音不提升、不衰减。
高音控制器
高音控制器电路的工作原理是:C2、RP2、C5和VT1等元器件构成了高音控制器电路。当RP2动片在最左端时,从Cl送来的音频信号中的高频段信号经C2、RP2动片、C7(耦合)加到VT1基极,经放大从其集电极输出,经C8耦合送到后级电路中。
同时,VT1集电极输出信号经C6(耦合)、C5、RP2、C7构成的负反馈电路反馈到VT1基极,此时由于RP2的全部阻值在负反馈回路中,负反馈量最小,VT1对高频段信号的放大倍数最大,这样高音控制器处于对高频段信号最大提升状态。
当RP2动片从最左端向右滑动时,RP2动片左端的阻值增大,使信号传输回路中的阻值增大,同时RP2动片右端的阻值减小,使负反馈量增大,VT1对高频段信号放大倍数减小。
当RP2动片从最左端向右滑动时对高频段信号的提升量在逐渐减小,当RP2动片滑到中间位置时对高频段信号的提升量为零。
当RP2的动片在最右端时,此时串入回路RP2的全部阻值,同时负反馈回路只有C5,负反馈电路阻抗最小,负反馈量最大,VT1高频放大倍数最小,此时高频段信号处于最大衰减状态。
当RPt动片从最右端向左滑动时,负反馈电路的阻抗在增大,负反馈量减小,对高频段信号的衰减量在逐渐减小。当RP2滑动到中间时,对高频段信号不提升,也不衰减。
图1-91所示是RC负反馈式高、低音音调MR62-5S控制器电路。电路中的VT1是放大管,RP1是低音控制电位器,RP2是高音控制电位器。
图1-91 RC负反馈式高、低音音调控制器电路
当低音控制电位器RP1动片滑在最左端时,低音呈最大提升状态;RP1动片滑动在最右端时,低音呈最大衰减状态;RP1动片在中间位置时,对低音不提升、不衰减。
当高音控制电位器RP2动片滑到最左端时,高音呈最大提升状态:RP2动片在最有端时,高音呈最大衰减状态;RP2动片在中间位置时,对高音不提升、不衰减。
高音控制器
高音控制器电路的工作原理是:C2、RP2、C5和VT1等元器件构成了高音控制器电路。当RP2动片在最左端时,从Cl送来的音频信号中的高频段信号经C2、RP2动片、C7(耦合)加到VT1基极,经放大从其集电极输出,经C8耦合送到后级电路中。
同时,VT1集电极输出信号经C6(耦合)、C5、RP2、C7构成的负反馈电路反馈到VT1基极,此时由于RP2的全部阻值在负反馈回路中,负反馈量最小,VT1对高频段信号的放大倍数最大,这样高音控制器处于对高频段信号最大提升状态。
当RP2动片从最左端向右滑动时,RP2动片左端的阻值增大,使信号传输回路中的阻值增大,同时RP2动片右端的阻值减小,使负反馈量增大,VT1对高频段信号放大倍数减小。
当RP2动片从最左端向右滑动时对高频段信号的提升量在逐渐减小,当RP2动片滑到中间位置时对高频段信号的提升量为零。
当RP2的动片在最右端时,此时串入回路RP2的全部阻值,同时负反馈回路只有C5,负反馈电路阻抗最小,负反馈量最大,VT1高频放大倍数最小,此时高频段信号处于最大衰减状态。
当RPt动片从最右端向左滑动时,负反馈电路的阻抗在增大,负反馈量减小,对高频段信号的衰减量在逐渐减小。当RP2滑动到中间时,对高频段信号不提升,也不衰减。
热门点击
- 小外形封装集成电路(SOP)
- RE负反馈式音调控制器
- 自动检测仪
- 实例资料(电子音量控制器集成电路LX9153
- 通过贴片机安装集成电路
- 模拟开关密码锁
- 有机薄膜片式电容器
- 实用变压器耦台振荡器电路
- 电容器的筛查
- 频带路径△∑型A-D转换器
推荐技术资料
- 绘制印制电路板的过程
- 绘制印制电路板是相当重要的过程,EPL2010新颖的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