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隔离作用分析方法解说
发布时间:2013/1/2 17:16:04 访问次数:8190
【二极管隔离作用分析方法解说】
在图8-15所示电路PLR135中假设输入端A输入高电平3V,另两个输入端B和C输入低电平OV,这时的电路分析说明下列几点:
(1)电路中+12V的直流电压通过Rl加到VD1、VD2和VD3的正极,由于输入端B和C为ov,所以使VD2和VD3导通。
(2)二极管VD2导通后,在VD2上的管压降是0.6V,即与门电路的输出端F的电压为0.6V,这是低电平。VD3导通后的情况与VD2导通后的一样。
(3)由于输入端A的输入电平是3V,而它的正极(与门的输出端F)为0.6V,这时正极电压低于负极电压,VD1处于截止状态。
(4) VD1截止后它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电阻很大.相当于断开,这样输入端A上的电平保持3V,而VD1正极上的电压保持0.6V。显然,由于接入二极管VD1后,使输入端A的高电平不会影响到与门输出端F上的低电平,这相当于输入端A与输出端F之间隔离,这就是VD1的隔离作用。
同样的道理,在3个输入端有不同的输入电平状态下,VD2和VD3也起着与VDl -样的隔离作用。
桥堆及半桥堆解说
桥堆及半桥堆都是整流二极管的组合器件,这一点可以从它们的结构中看出。在许多电源电路中使用桥堆或半桥堆构成整流电路。
【二极管隔离作用分析方法解说】
在图8-15所示电路PLR135中假设输入端A输入高电平3V,另两个输入端B和C输入低电平OV,这时的电路分析说明下列几点:
(1)电路中+12V的直流电压通过Rl加到VD1、VD2和VD3的正极,由于输入端B和C为ov,所以使VD2和VD3导通。
(2)二极管VD2导通后,在VD2上的管压降是0.6V,即与门电路的输出端F的电压为0.6V,这是低电平。VD3导通后的情况与VD2导通后的一样。
(3)由于输入端A的输入电平是3V,而它的正极(与门的输出端F)为0.6V,这时正极电压低于负极电压,VD1处于截止状态。
(4) VD1截止后它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电阻很大.相当于断开,这样输入端A上的电平保持3V,而VD1正极上的电压保持0.6V。显然,由于接入二极管VD1后,使输入端A的高电平不会影响到与门输出端F上的低电平,这相当于输入端A与输出端F之间隔离,这就是VD1的隔离作用。
同样的道理,在3个输入端有不同的输入电平状态下,VD2和VD3也起着与VDl -样的隔离作用。
桥堆及半桥堆解说
桥堆及半桥堆都是整流二极管的组合器件,这一点可以从它们的结构中看出。在许多电源电路中使用桥堆或半桥堆构成整流电路。
上一篇:二极管电子开关电路分析细节解说
上一篇:外形特征和电路符号识图信息解说
热门点击
- NMOS与非门电路
- 二极管隔离作用分析方法解说
- 同步RS触发器的特点
- 相位检波器
- 用数字式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 用RS触发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 磁 头
- 电压控制型和闪烁型发光二极管
- 电阻器的标称功率
- 晶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推荐技术资料
- FU-19推挽功放制作
- FU-19是国产大功率发射双四极功率电二管,EPL2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