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结构组成
发布时间:2012/10/25 21:05:40 访问次数:675
典型的无峰隔振器如图5-68所示。它的弹性特性TM1804由隔振阻尼簧组件A、阻尼缓冲簧组件B和强冲击缓冲簧组件C确定。
螺旋簧A5昀刚度kL确定了隔振器的三向刚度。当实际载荷与公称载荷不一致时,卡住帽盖A3调节六角圈A2带动调节螺栓Al转动,使调节螺母A4上下运动,使隔振器工作高度日保持规定值,从而使电子设备的安装平面保持水平。
旋转外壳上盖3使上锥环Bl锥面压紧(或松开)开口内锥环B2,可改变簧片B3与帽盖间的正压力,从而对阻尼特性进行调节。簧片B3是沿帽盖凸缘对称布置的不同曲率、不同根数的簧片组。组件B与底板4和上盖3之间的摩擦力,确定了水平方向的阻尼特性。
组件B中的两种簧片的曲率和工作位置如图5-71所示,图5-71(a)所示为隔振阻尼簧(直簧片),主要功能是通过它与帽盖间的过盈所产生的摩擦力在A-彳7区间获得无谐振峰隔振传递率矾≤1(见图5-70)。图5-71(b)所示为阻尼缓冲簧(变曲率簧片),在OA区间,它不与帽盖A3接触,工作区间为AB和A'B’段。其主要功能是吸收和耗散冲击能量。两种簧片BC和B'C'段的主要功能是限制最大的极限变形,保证螺旋簧A5不并圈,可邂免冲击载荷对它的有害影响(不发生蠕变)。获得具有不同承载能力的系列隔振器。此时,对不同承载能力的隔振器配装不同数量的A组、B组弹簧片,即可获得不同的阻尼和缓冲特性。此外,需进行三维强冲击的隔振器还可适当增加B组缓冲簧片以提高其抗冲击性能。
C组件由缓冲弹簧Cl、上弹簧塞C2、下弹簧座C3、水平缓冲网垫C4和O型圈C5组成。
当电子设备承受强冲击,调节螺栓Al与上弹簧塞C2接触时,可吸收强冲击动能并提供复位弹力。当水平冲击时,水平缓冲网垫C4可为阻尼缓冲簧片B3提供卸荷辅助支承,减小其弯曲应力。0型圈C5可为内锥环B2和下环B4提供水平弹性支承,降低B2和上盖3、B4与底座5之间受冲时的表面的挤压应力。
典型的无峰隔振器如图5-68所示。它的弹性特性TM1804由隔振阻尼簧组件A、阻尼缓冲簧组件B和强冲击缓冲簧组件C确定。
螺旋簧A5昀刚度kL确定了隔振器的三向刚度。当实际载荷与公称载荷不一致时,卡住帽盖A3调节六角圈A2带动调节螺栓Al转动,使调节螺母A4上下运动,使隔振器工作高度日保持规定值,从而使电子设备的安装平面保持水平。
旋转外壳上盖3使上锥环Bl锥面压紧(或松开)开口内锥环B2,可改变簧片B3与帽盖间的正压力,从而对阻尼特性进行调节。簧片B3是沿帽盖凸缘对称布置的不同曲率、不同根数的簧片组。组件B与底板4和上盖3之间的摩擦力,确定了水平方向的阻尼特性。
组件B中的两种簧片的曲率和工作位置如图5-71所示,图5-71(a)所示为隔振阻尼簧(直簧片),主要功能是通过它与帽盖间的过盈所产生的摩擦力在A-彳7区间获得无谐振峰隔振传递率矾≤1(见图5-70)。图5-71(b)所示为阻尼缓冲簧(变曲率簧片),在OA区间,它不与帽盖A3接触,工作区间为AB和A'B’段。其主要功能是吸收和耗散冲击能量。两种簧片BC和B'C'段的主要功能是限制最大的极限变形,保证螺旋簧A5不并圈,可邂免冲击载荷对它的有害影响(不发生蠕变)。获得具有不同承载能力的系列隔振器。此时,对不同承载能力的隔振器配装不同数量的A组、B组弹簧片,即可获得不同的阻尼和缓冲特性。此外,需进行三维强冲击的隔振器还可适当增加B组缓冲簧片以提高其抗冲击性能。
C组件由缓冲弹簧Cl、上弹簧塞C2、下弹簧座C3、水平缓冲网垫C4和O型圈C5组成。
当电子设备承受强冲击,调节螺栓Al与上弹簧塞C2接触时,可吸收强冲击动能并提供复位弹力。当水平冲击时,水平缓冲网垫C4可为阻尼缓冲簧片B3提供卸荷辅助支承,减小其弯曲应力。0型圈C5可为内锥环B2和下环B4提供水平弹性支承,降低B2和上盖3、B4与底座5之间受冲时的表面的挤压应力。
上一篇:工作原理
上一篇:典型无峰隔振器系统的隔振器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