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要求与提示
发布时间:2012/9/13 19:22:37 访问次数:659
(1)设计要求
①设计一个具有恒流源的单端输B72220S511K101入一双端输出差动放大器,性能指标要求如下:共模电压放大倍数>20,共模抑制比CMRR> 60;差模输入电阻>20。
②电路给定的条件为:电源为±12V直流电源,负载电阻Rr=20,输入信号UID=20mV。
③选择电路类型(结构),计算选择元器件参数,进行元器件测试。
④用Protel设计电路印制板图,焊接安装电路。
⑤自选设备和调试方案,对电路进行调试,测试技术参数。
(2)设计提示
可供迭择的参考电路如图4.6所示,图中电路是差动放大器的基本结构。它由两个元件参数相同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组成。当开关S拨向左边时,构成典型的差动放大器。调零电位器R。用来调节管的静态工作点,使得输入信号U =0时,双端输出电压Uo=0R。为两管共用的发射极电阻,它对差模信号无负反馈作用,因而不影响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但对共模信号有较强的负反馈作用,故可以有效地抑制零漂,稳定静态工作点。当开关S拨向右边时,构成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器。它用晶体管恒流源代替发射极电阻尺,可以进一步高差动放大器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
关于元器件选择,差动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主要由恒流源电流决定,一般先设置恒流源电流来计算元件参数。
实验注意事项
(1)安装电路时,要保证电路对称性,必须采用特性完全一致的差分对管(取卢.=卢:=100)。
(2)调整静态工作点是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关键,调节要仔细,力求准确,既要保证差分对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又要使其传输特性曲线尽可能对称。
实验总结与分析
(1)实验报告要求
①画出设计电路和印制电路板图。
②提供元器件选择依据,整理测试数据并分析误差产生原因。
③整理实验数据,列表比较实验结果和理论估算值,分析误差产生原因。
(2)思考与总结
①差动放大器的差分对管及元器件对称性对电路性能有何影响?
②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阻R。和恒流源的作用。
(1)设计要求
①设计一个具有恒流源的单端输B72220S511K101入一双端输出差动放大器,性能指标要求如下:共模电压放大倍数>20,共模抑制比CMRR> 60;差模输入电阻>20。
②电路给定的条件为:电源为±12V直流电源,负载电阻Rr=20,输入信号UID=20mV。
③选择电路类型(结构),计算选择元器件参数,进行元器件测试。
④用Protel设计电路印制板图,焊接安装电路。
⑤自选设备和调试方案,对电路进行调试,测试技术参数。
(2)设计提示
可供迭择的参考电路如图4.6所示,图中电路是差动放大器的基本结构。它由两个元件参数相同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组成。当开关S拨向左边时,构成典型的差动放大器。调零电位器R。用来调节管的静态工作点,使得输入信号U =0时,双端输出电压Uo=0R。为两管共用的发射极电阻,它对差模信号无负反馈作用,因而不影响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但对共模信号有较强的负反馈作用,故可以有效地抑制零漂,稳定静态工作点。当开关S拨向右边时,构成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器。它用晶体管恒流源代替发射极电阻尺,可以进一步高差动放大器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
关于元器件选择,差动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主要由恒流源电流决定,一般先设置恒流源电流来计算元件参数。
实验注意事项
(1)安装电路时,要保证电路对称性,必须采用特性完全一致的差分对管(取卢.=卢:=100)。
(2)调整静态工作点是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关键,调节要仔细,力求准确,既要保证差分对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又要使其传输特性曲线尽可能对称。
实验总结与分析
(1)实验报告要求
①画出设计电路和印制电路板图。
②提供元器件选择依据,整理测试数据并分析误差产生原因。
③整理实验数据,列表比较实验结果和理论估算值,分析误差产生原因。
(2)思考与总结
①差动放大器的差分对管及元器件对称性对电路性能有何影响?
②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阻R。和恒流源的作用。
上一篇:差动放大器的设计(设计性实验)
上一篇:基本运算电路的测试
热门点击
- 总线缓冲器的作用
- 源极跟随器电路的设计
- 电子秒表组装与调试(综合性实验)
- 电位器的标注方法
-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时的注意事项
- 按获得被测量结果的方式不同分
- 可调集成稳压器
- 两面引脚贴片集成电路焊接
- 电阻器的分流作用
- 电感的测量
推荐技术资料
- DFRobot—玩的就是
- 如果说新车间的特点是“灵动”,FQPF12N60C那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