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12/7/3 20:16:12 访问次数:886
检测工具:MF50型指针式万用表。
1.判别引脚
若固态继电器因某种原因使输入、输出端GRM155F51C104ZA01D的标记丢失,可借用万用表按照图1(a)所示进行判断,具体方法:将万用表拨至“R×1kfl”(有些带发光二极管指示灯的产品需要拨至“R xlOkfl”)电阻挡,分别测量固态继电器4个引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对于交流固态继电器而言,其中必定能测出一对引脚间的电阻值符合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规律,并且正向电阻值比较小,一般在10—30kfl,而反向电阻值为无穷大。据此便可判定这两个引脚为输入端,并且在正向测量(即万用表指针偏转)时,黑表笔所接为输入端正极,红表笔所接为输入端负极。剩下的两个引脚,则为交流输出端。
对于直流固态继电器而言,在按上面的方法判断出输入端的正、负极后,一般与其横向(引脚“一字排列”)或面向(引脚双排列)两两相对的便是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有些产品的输出端带有保护二极管,虽然输入端、输出端的电阻均呈~大(万用表指针不动)一小现象,但输出端所测量出来的电阻值要明显小于输入端,一般多在3~5kfl.如图1(b)所示。并且在此状态下,黑表笔所接为输出端的负极,红表笔所接为输出端的正极。
上述检测中,如果各引脚之间所测得的电阻值均为m,则可判定为输入端内部电路已经开路损坏。如果输出端的电阻值在对调红、黑表笔后始终接近OO,则说明输出端内部电路已经击穿损坏。
2.检测好坏
按照图1(c)所示,将万用表拨至“R xlkfl”电阻挡,黑表笔接输出端正极、红表笔接输出端负极(交流固态继电器不分极性),并在输入端按正、负极性正确接上3V直流电(用两节5号干电池串联而成)。正常情况下,输入端未接3V直流电时,万用表指针应不动;当接通3V直流电时,万用表指针马上偏转,其读数一般在3—10kfl。若指针始终不动,则说明固态继电已损坏。对于带有发光二极管指示灯的固态继电器,在输入端接上3V直流电时,指示灯应同步发光。如果指示灯不发光,说明输入端内部电路已经开路损坏。
有些固态继电器要求输入的控制电压比较高,可将3V电压提高到4.5V(即用3节5号干电池串联供电)。对于小功率的固态继电器,为安全起见,应犄输入端电压降为1 .5V(即采用1节5号干电池供电),或者在3V供电回路中串入一个200l:)左右的限流电阻器。
3.测量性能参数
常用固态继电器多为额定输出电压z220V的交流固态继电器,采用上面的简易检测方法,还不能真实反映出被测器件的工作性能和获得有关工作参数。如果需要进一步掌握这方面的情况,就得进行带负载检测。具体方法:按照图2所示,将一块万用表置于“直流25mA”电流挡,并选择3~6V直流电源和一个1kO左右的电位器,将它们串联后接入被测交流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将另外一块万用表置于“交流250V”电压挡后,接在输出端上,并选择220V、100W白炽灯泡串入输出端回路后通过电源插头XP接220V交流电源。这样,调整电位器RP可改变输入端电流的大小,使得电流表指针读数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如果灯泡能正常熄灭、正常发光,说明被测固态继电器性能良好。当输入电流接近零时,电压表的指针读数应为电网电压(即输出端控制压),灯泡不亮,当输入电流达到一定值(典型输入电流)以后,电灯亮,电压表的指针读数即为固态继电器的通态压降。
对于直流固态继电器,只要将输出端所接电源和负载改换为相应的直流电源和合适的负载,并将输出端所接万用表置于相应的直流电压挡,即可如法进行检测了。
检测工具:MF50型指针式万用表。
1.判别引脚
若固态继电器因某种原因使输入、输出端GRM155F51C104ZA01D的标记丢失,可借用万用表按照图1(a)所示进行判断,具体方法:将万用表拨至“R×1kfl”(有些带发光二极管指示灯的产品需要拨至“R xlOkfl”)电阻挡,分别测量固态继电器4个引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对于交流固态继电器而言,其中必定能测出一对引脚间的电阻值符合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规律,并且正向电阻值比较小,一般在10—30kfl,而反向电阻值为无穷大。据此便可判定这两个引脚为输入端,并且在正向测量(即万用表指针偏转)时,黑表笔所接为输入端正极,红表笔所接为输入端负极。剩下的两个引脚,则为交流输出端。
对于直流固态继电器而言,在按上面的方法判断出输入端的正、负极后,一般与其横向(引脚“一字排列”)或面向(引脚双排列)两两相对的便是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有些产品的输出端带有保护二极管,虽然输入端、输出端的电阻均呈~大(万用表指针不动)一小现象,但输出端所测量出来的电阻值要明显小于输入端,一般多在3~5kfl.如图1(b)所示。并且在此状态下,黑表笔所接为输出端的负极,红表笔所接为输出端的正极。
上述检测中,如果各引脚之间所测得的电阻值均为m,则可判定为输入端内部电路已经开路损坏。如果输出端的电阻值在对调红、黑表笔后始终接近OO,则说明输出端内部电路已经击穿损坏。
2.检测好坏
按照图1(c)所示,将万用表拨至“R xlkfl”电阻挡,黑表笔接输出端正极、红表笔接输出端负极(交流固态继电器不分极性),并在输入端按正、负极性正确接上3V直流电(用两节5号干电池串联而成)。正常情况下,输入端未接3V直流电时,万用表指针应不动;当接通3V直流电时,万用表指针马上偏转,其读数一般在3—10kfl。若指针始终不动,则说明固态继电已损坏。对于带有发光二极管指示灯的固态继电器,在输入端接上3V直流电时,指示灯应同步发光。如果指示灯不发光,说明输入端内部电路已经开路损坏。
有些固态继电器要求输入的控制电压比较高,可将3V电压提高到4.5V(即用3节5号干电池串联供电)。对于小功率的固态继电器,为安全起见,应犄输入端电压降为1 .5V(即采用1节5号干电池供电),或者在3V供电回路中串入一个200l:)左右的限流电阻器。
3.测量性能参数
常用固态继电器多为额定输出电压z220V的交流固态继电器,采用上面的简易检测方法,还不能真实反映出被测器件的工作性能和获得有关工作参数。如果需要进一步掌握这方面的情况,就得进行带负载检测。具体方法:按照图2所示,将一块万用表置于“直流25mA”电流挡,并选择3~6V直流电源和一个1kO左右的电位器,将它们串联后接入被测交流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将另外一块万用表置于“交流250V”电压挡后,接在输出端上,并选择220V、100W白炽灯泡串入输出端回路后通过电源插头XP接220V交流电源。这样,调整电位器RP可改变输入端电流的大小,使得电流表指针读数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如果灯泡能正常熄灭、正常发光,说明被测固态继电器性能良好。当输入电流接近零时,电压表的指针读数应为电网电压(即输出端控制压),灯泡不亮,当输入电流达到一定值(典型输入电流)以后,电灯亮,电压表的指针读数即为固态继电器的通态压降。
对于直流固态继电器,只要将输出端所接电源和负载改换为相应的直流电源和合适的负载,并将输出端所接万用表置于相应的直流电压挡,即可如法进行检测了。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