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组装布局
发布时间:2012/6/22 19:41:00 访问次数:1700
PCB是设计成直接装在散热器上的,这是为TLV5617ACD尽可能节省空间,也方便调试和远离变压器等干扰,所以要自己制作屏蔽罩。
没有玩过倒置达林顿结构输出的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把驱动管安装在散热器上?其实这种想法是对此类输出级的不了解而引起的,由于它的驱动与输出存在本级负反馈,所以输出级的静态电流稳定性完全由驱动管决定。这种结构的热补偿需要追踪驱动管的管温,如果驱动管装在大散热器上,则不能及时和有效地追踪驱动管的发热温度,所以要分开安装,且热补偿要与驱动管背靠背安装,这样热耦合最快也最准。还有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那就是如何上紧功率管,正确的方法是,在安装功率管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力矩扳手或带力矩的电动螺丝刀,这样上紧螺丝的力才会均匀,导热率才能保证基本一致。不然你的管子再怎么配对,一旦到了这里,就会差别很大了。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由此可见一斑。
我采取的是星形接地技术方式在机内布线(图11)。为的就是要以此A点作为零电位点,星形接地还能减小环路,避免产生地线交叉屯流引起干扰。这里重点需要注意的是电源退耦地,这个电源退耦地绝对不可以与负反馈地或输入地混在一起。
接地技术没人敢称师傅,但我们要时刻记住,任何导线在常温下都不是超导体,所以有距离就必然会有内阻,有内阻就必然有压降,这就是引起地线干扰的罪魁祸首。我们必须尽可能不让它形成环路,例如采用一点接地技术,把各自回路的地线以此点作为参考点,就可以尽可能地减小干扰,降低噪声。我总结出的精华只有三个字“参考点”。
需要注意的是输入级要尽可能远离变压器,所以输入级要放在机箱后面板上,中前端靠近面板装变压器,同时调整,
变压器的角度,尽可能减小电磁干扰。变压器安装在机箱中前端还有一个好处,就功放输出地是搬动中不易滑手。整流、滤波放在机箱正中靠后,并加以屏蔽外壳,同时在整流器上并联小电容以减小射频辐射。
PCB是设计成直接装在散热器上的,这是为TLV5617ACD尽可能节省空间,也方便调试和远离变压器等干扰,所以要自己制作屏蔽罩。
没有玩过倒置达林顿结构输出的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把驱动管安装在散热器上?其实这种想法是对此类输出级的不了解而引起的,由于它的驱动与输出存在本级负反馈,所以输出级的静态电流稳定性完全由驱动管决定。这种结构的热补偿需要追踪驱动管的管温,如果驱动管装在大散热器上,则不能及时和有效地追踪驱动管的发热温度,所以要分开安装,且热补偿要与驱动管背靠背安装,这样热耦合最快也最准。还有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那就是如何上紧功率管,正确的方法是,在安装功率管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力矩扳手或带力矩的电动螺丝刀,这样上紧螺丝的力才会均匀,导热率才能保证基本一致。不然你的管子再怎么配对,一旦到了这里,就会差别很大了。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由此可见一斑。
我采取的是星形接地技术方式在机内布线(图11)。为的就是要以此A点作为零电位点,星形接地还能减小环路,避免产生地线交叉屯流引起干扰。这里重点需要注意的是电源退耦地,这个电源退耦地绝对不可以与负反馈地或输入地混在一起。
接地技术没人敢称师傅,但我们要时刻记住,任何导线在常温下都不是超导体,所以有距离就必然会有内阻,有内阻就必然有压降,这就是引起地线干扰的罪魁祸首。我们必须尽可能不让它形成环路,例如采用一点接地技术,把各自回路的地线以此点作为参考点,就可以尽可能地减小干扰,降低噪声。我总结出的精华只有三个字“参考点”。
需要注意的是输入级要尽可能远离变压器,所以输入级要放在机箱后面板上,中前端靠近面板装变压器,同时调整,
变压器的角度,尽可能减小电磁干扰。变压器安装在机箱中前端还有一个好处,就功放输出地是搬动中不易滑手。整流、滤波放在机箱正中靠后,并加以屏蔽外壳,同时在整流器上并联小电容以减小射频辐射。
热门点击
- 电子管6N1作整流管应用一例
- 电磁转差离合器
- 正向传输导纳yfS的频率特性例
- 拖线板插座新功能一览
- 应用运放组装的放大电路板
- 功率损耗的计算
- 采用达林顿连接的高输入阻抗放大电路
- 机箱组装布局
- 高增益、高输入阻抗放大电路
- 采用光MOS的模拟开关
推荐技术资料
- 硬盘式MP3播放器终级改
-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NE0 2511,那是一个远方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