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置电压电路(WH0504)
发布时间:2012/6/20 19:43:23 访问次数:2028
图5所示的是偏置电AT49BV162A压电路。该偏置电路是大家熟知的恒压偏置电路,其原理无需赘述。其中VT1、VT2、与VT3、Vl-4为恒压输出,VT5、VT6、VD1与VT7、VT8、VD2组成恒流源。在3、5和9、1 1脚之间接入电位器,调整末级功放管电流。
了解了模块的原理,整机电路就不难理解了。200W超平衡功放的完整电路如图6所示。信号从平衡或非平衡插头经过双触点继电器Kl接入缓j中器。当平衡信号输J时,继电器的常闭点将正、负信号同时送入缓>中器的2、9端。当非平衡信号输入时,接通开关S2,继电器常开点闭合,将非平衡信号送入缓冲器的2端(正相端)。同时将缓>中器的9端(反相端)接地,以避免干扰信号从9端进入缓冲器。缓>中器的输出信号经输入电阻R1~R4进入电压放大器,无论输入的是平衡信号还是非平衡信号,电压放大器输出的都是平衡信号,由IC2的7、8、9、10脚输出。电压放大倍数由反馈电阻(R5—R10)和输入电阻(RI~R4)的比值决定。
在功率放大器中,末级推动管基极的偏压方式决定了功放管的工作类型,为了让放大器兼有甲类放大的低失真和乙类放大的高效率,涌现出了各种侗置电路,比较典型的有“超甲类动态偏置电路”和“新甲类同步偏置电路”。无论是哪种偏置方式,其目的都是让输出级功放管的基极电压随信号大小而浮动,使功放管工作时不会出现截止过程。笔者曾对多种偏置电路做过实验,比较它们装配调试的难易程度,末级功放管基极偏压随输入信号变化的线性程度,并对比它们的失真波形,认为同步偏置电路较其他偏置电路有更多的优点:一是电路简单,它由3个大家熟悉的恒压偏置电路和4只二极管组成;二是调整容易,它的调整和普通甲类(或甲乙类)一样,调整恒压偏置电压,即可改变功放管的静态工作电流;三是功放管的电流随输入信号变化的线性好;四是失真小。本机采用新甲类同步偏置电路,它的功图8新甲类放大器的失真波形 图9低压差稳压器(LDO)电路图耗远比甲类小,比乙类略大,可谓低碳产品了。
图5所示的是偏置电AT49BV162A压电路。该偏置电路是大家熟知的恒压偏置电路,其原理无需赘述。其中VT1、VT2、与VT3、Vl-4为恒压输出,VT5、VT6、VD1与VT7、VT8、VD2组成恒流源。在3、5和9、1 1脚之间接入电位器,调整末级功放管电流。
了解了模块的原理,整机电路就不难理解了。200W超平衡功放的完整电路如图6所示。信号从平衡或非平衡插头经过双触点继电器Kl接入缓j中器。当平衡信号输J时,继电器的常闭点将正、负信号同时送入缓>中器的2、9端。当非平衡信号输入时,接通开关S2,继电器常开点闭合,将非平衡信号送入缓冲器的2端(正相端)。同时将缓>中器的9端(反相端)接地,以避免干扰信号从9端进入缓冲器。缓>中器的输出信号经输入电阻R1~R4进入电压放大器,无论输入的是平衡信号还是非平衡信号,电压放大器输出的都是平衡信号,由IC2的7、8、9、10脚输出。电压放大倍数由反馈电阻(R5—R10)和输入电阻(RI~R4)的比值决定。
在功率放大器中,末级推动管基极的偏压方式决定了功放管的工作类型,为了让放大器兼有甲类放大的低失真和乙类放大的高效率,涌现出了各种侗置电路,比较典型的有“超甲类动态偏置电路”和“新甲类同步偏置电路”。无论是哪种偏置方式,其目的都是让输出级功放管的基极电压随信号大小而浮动,使功放管工作时不会出现截止过程。笔者曾对多种偏置电路做过实验,比较它们装配调试的难易程度,末级功放管基极偏压随输入信号变化的线性程度,并对比它们的失真波形,认为同步偏置电路较其他偏置电路有更多的优点:一是电路简单,它由3个大家熟悉的恒压偏置电路和4只二极管组成;二是调整容易,它的调整和普通甲类(或甲乙类)一样,调整恒压偏置电压,即可改变功放管的静态工作电流;三是功放管的电流随输入信号变化的线性好;四是失真小。本机采用新甲类同步偏置电路,它的功图8新甲类放大器的失真波形 图9低压差稳压器(LDO)电路图耗远比甲类小,比乙类略大,可谓低碳产品了。
上一篇:低压差稳压器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