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立元器件图示音调控制器
发布时间:2011/12/29 11:53:38 访问次数:2437
分立元器件构成的图示音调控制器电路与集成电路图示电路原理是基本相同的,只是用立元器件构成陷波器等电路。
1.自举射极输出器
这种电路的实质是采用自举射极输出器来获得电子模拟电感, TDA2822D图3-58所示是自举射极输出器及等效电路。
电路中的VT1接成共集电极电路(射极输出器),Rl、R2对+V分压后经R3加到VT1基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偏置电阻对整个射极输出器电路输入阻抗的影响。
Cl是基极自举电容。这种电路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且输入阻抗具有电感特性,它等效成一个电阻R和电感L的串联电路,如图3-58所示。电感L大小与Rl、R2、R3、Cl的大小有关。
图3-59所示是实用电路,这样的电路使得电子模拟电感的损耗更小。
2.分立元器件图示音调控制器 电路中,Al为前置放大器,VT1~VT10 10只管及电路构成10个不同频率的电子模拟电感,再分别与1C7、1C9、1C11¨.1C25这10只电容构成10个不同频率的陪波电路,接在1RP1~1RP10共10个频段音调控制电位器的动片上这一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输入信号Ui加到Al的输入端③脚,经过放大和控制后的信号从Al的⑦脚输出,通过耦合电容1C5加到后级电路中。
这里以1RP1控制器电路为例,讲解其电路工作原理。1RP1的动片与地之间接着VT1等元器件构成的陷波器,当1RP1动片向上滑动时,对信号开始提升,滑到最上端时对信号的提升量达到最大值。当1RP1动片向下滑动时,对信号进行衰减,动片滑到最下端时对信号衰减量最大。
电路中的1R11是VT1的发射极电阻,1R11的上端接到Al的④脚,④脚上的直流工作电压为-11.8V。1R10是VT1的基极偏置电阻,虽然1R10上端接地,地电位仍比- 11.8V高,这样1R10给VT1提供正常偏置。VT1电子管模拟电感的电感量由1R13、1C7、1C6、1R12等元件决定。
1RP2~1RPIO各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同1RP1是一样的,只是由于电容的容量不同,其等效谐振频率不同。
分立元器件构成的图示音调控制器电路与集成电路图示电路原理是基本相同的,只是用立元器件构成陷波器等电路。
1.自举射极输出器
这种电路的实质是采用自举射极输出器来获得电子模拟电感, TDA2822D图3-58所示是自举射极输出器及等效电路。
电路中的VT1接成共集电极电路(射极输出器),Rl、R2对+V分压后经R3加到VT1基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偏置电阻对整个射极输出器电路输入阻抗的影响。
Cl是基极自举电容。这种电路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且输入阻抗具有电感特性,它等效成一个电阻R和电感L的串联电路,如图3-58所示。电感L大小与Rl、R2、R3、Cl的大小有关。
图3-59所示是实用电路,这样的电路使得电子模拟电感的损耗更小。
2.分立元器件图示音调控制器 电路中,Al为前置放大器,VT1~VT10 10只管及电路构成10个不同频率的电子模拟电感,再分别与1C7、1C9、1C11¨.1C25这10只电容构成10个不同频率的陪波电路,接在1RP1~1RP10共10个频段音调控制电位器的动片上这一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输入信号Ui加到Al的输入端③脚,经过放大和控制后的信号从Al的⑦脚输出,通过耦合电容1C5加到后级电路中。
这里以1RP1控制器电路为例,讲解其电路工作原理。1RP1的动片与地之间接着VT1等元器件构成的陷波器,当1RP1动片向上滑动时,对信号开始提升,滑到最上端时对信号的提升量达到最大值。当1RP1动片向下滑动时,对信号进行衰减,动片滑到最下端时对信号衰减量最大。
电路中的1R11是VT1的发射极电阻,1R11的上端接到Al的④脚,④脚上的直流工作电压为-11.8V。1R10是VT1的基极偏置电阻,虽然1R10上端接地,地电位仍比- 11.8V高,这样1R10给VT1提供正常偏置。VT1电子管模拟电感的电感量由1R13、1C7、1C6、1R12等元件决定。
1RP2~1RPIO各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同1RP1是一样的,只是由于电容的容量不同,其等效谐振频率不同。
上一篇:集成电路图示音调控制器
上一篇:单联电位器构成的立体声平衡控制器
热门点击
- 电位器电路图形符号、结构和工作原理
- 半导体、导体和绝缘体
- 电容器直流电源充电和放电特性
- 磁棒天线结构和工作原理
- 二极管的电压-电流特性
- 放大器的电路符号和类型
- 高频消振电容电路
- 有极性电解电容器串联电路
- 闸刀开关的选择与安装
- N线截面的选择
推荐技术资料
- Seeed Studio
- Seeed Studio绐我们的印象总是和绘画脱离不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