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电阻器工作原理和引脚识别方法
发布时间:2011/12/28 10:41:34 访问次数:20060
1.可变电阻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了解可变电阻器的结构可以方便地分析它的工作原理。图3-5是小信号可变电阻器的结构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主要由动片、碳膜体、3根引脚片组成,3根引脚分别是两根固定引脚(又称定片),一根动片引脚。可变电阻器的动片可以左右转动。用平口螺丝刀伸入调节口中转动时,动片上的触点在电阻片上可以滑动。
(1)逆时针方向调节。用平口螺丝刀伸入调节口,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螺丝刀时,动片将做相应的旋转运动。
当动片逆时针方向转动(等效电路中动片向上移动)时,定片1与动片之间的电阻体长度减小,其阻值减小,而动片与定片2之间的电阻体长度增加,其阻值增大。当动片转动到景左端位置(最上端)时,定片l与动片引脚之间的阻值为零,而定片2与动片引脚之间的阻值最大,等于这一可变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即等于两定片之间的阻值。
(2) 顺时针方向调节。当动片顺时针方向转动(等效电路中动片向下移动)时,定片1与动片之间阻值增大,动片与定片2之间阻值减小。当动片滑动至最右端位置(最下端)时,定片2与动片引脚之间的阻值为零,动片与定片1之间的阻值最大(等于标称阻值)。
2.实际应用时连接方式
可变电阻器使用时,动片要与某一定片用导线直接相连。这里假设动片与定片l相连,如图3-6所示。动片和定片1在可变电阻器本身不相连,在电路中通过有关导线相连。另外,可变电阻器也可以用动片与定片2相连,两根定片引脚之间可以互换使用。
3.膜式可变电阻器
膜式可变电阻器采用旋转式调节方式,图3-7所示是膜式可变电阻器实物图,它一般用在小信号电路中,调整偏置电压或偏置电流、信号电压等。膜式可变电阻器有全密封、半密封和非密封3种结构。
(1)全密封膜式可变电阻器。它也称实心式可变电阻器,电阻体和活动触点被金属外密封,优点是防尘性能好,很少出现接触不良故障。
(2)半密封膜式可变电阻器。这种可变电阻器调节方便,但防尘性能不如全密封膜式可变电阻器。
(3)非密封膜式可变电阻器也称片状可调电阻器。它成本低,缺点是防尘性能差,触点易氧化,容易出现与合成碳膜接触不良故障。
4.线绕式可变电阻器
线绕式可变电阻器属于功率型电阻器,图3-8所示是线绕式可变电阻器实物图,它具有噪声小、耐高温、承载电流大等优点,主要用于各种低频电路的电压或电流调整。
(1)小功率线绕式可变电阻器。它有圆形立式线绕可变电阻器、圆形卧式线绕可变电阻器和方形线绕可变电阻器等几种,均为全密封式封装结构。
(2)大功率线绕式可变电阻器。它也称为滑线式交阻器,有轴向瓷管式线绕可变电阻器和瓷盘式线绕可变电阻器,采用非密封式封装结构。
5.可变电阻器引脚识别方法
(1)可变电阻器3根引脚识别。可变电阻器共有3根引脚,这3根引脚有区别,图3-9所示是可变电阻器3根引脚示意图。
(2)可变电阻器调节口。图3-10所示为可变电阻器调节口,用平口螺丝刀伸入此调节口中,转动螺丝刀可以改变动片的位置,进行阻值的调节。
(3)大功率可变电阻器引脚和调节方式。
图3-11是大功率可变电阻器引脚和调节方式示意图。这是用于功率较大场合下的线绕式结构的可变电阻器,动片可以左右滑动,进行阻值调节。它的特点是体积很大,阻值调节精度高,电阻值小。
6.可变电阻器主要参数和标注方式
(1)可变电阻器的标称阻值是它两根固定引脚之间的阻值。H11A1-X009T可变电阻器采用直标法表示标称阻值,即直接将标称阻值标注在可变电阻器上,在大电流应用的场合,可变电阻器还同时标注出额定功率参数。此外,小型可变电阻器的标注阻值采用3位数表示方法,如图3-12所示,这与电阻器的标注方法一样。
图中,203表示是20000Ω,为20kΩ。
(2)小信号电路中应用的可变电阻器,一般只关心它的标称阻值,对功率无要求。
1.可变电阻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了解可变电阻器的结构可以方便地分析它的工作原理。图3-5是小信号可变电阻器的结构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主要由动片、碳膜体、3根引脚片组成,3根引脚分别是两根固定引脚(又称定片),一根动片引脚。可变电阻器的动片可以左右转动。用平口螺丝刀伸入调节口中转动时,动片上的触点在电阻片上可以滑动。
(1)逆时针方向调节。用平口螺丝刀伸入调节口,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螺丝刀时,动片将做相应的旋转运动。
当动片逆时针方向转动(等效电路中动片向上移动)时,定片1与动片之间的电阻体长度减小,其阻值减小,而动片与定片2之间的电阻体长度增加,其阻值增大。当动片转动到景左端位置(最上端)时,定片l与动片引脚之间的阻值为零,而定片2与动片引脚之间的阻值最大,等于这一可变电阻器的标称阻值,即等于两定片之间的阻值。
(2) 顺时针方向调节。当动片顺时针方向转动(等效电路中动片向下移动)时,定片1与动片之间阻值增大,动片与定片2之间阻值减小。当动片滑动至最右端位置(最下端)时,定片2与动片引脚之间的阻值为零,动片与定片1之间的阻值最大(等于标称阻值)。
2.实际应用时连接方式
可变电阻器使用时,动片要与某一定片用导线直接相连。这里假设动片与定片l相连,如图3-6所示。动片和定片1在可变电阻器本身不相连,在电路中通过有关导线相连。另外,可变电阻器也可以用动片与定片2相连,两根定片引脚之间可以互换使用。
3.膜式可变电阻器
膜式可变电阻器采用旋转式调节方式,图3-7所示是膜式可变电阻器实物图,它一般用在小信号电路中,调整偏置电压或偏置电流、信号电压等。膜式可变电阻器有全密封、半密封和非密封3种结构。
(1)全密封膜式可变电阻器。它也称实心式可变电阻器,电阻体和活动触点被金属外密封,优点是防尘性能好,很少出现接触不良故障。
(2)半密封膜式可变电阻器。这种可变电阻器调节方便,但防尘性能不如全密封膜式可变电阻器。
(3)非密封膜式可变电阻器也称片状可调电阻器。它成本低,缺点是防尘性能差,触点易氧化,容易出现与合成碳膜接触不良故障。
4.线绕式可变电阻器
线绕式可变电阻器属于功率型电阻器,图3-8所示是线绕式可变电阻器实物图,它具有噪声小、耐高温、承载电流大等优点,主要用于各种低频电路的电压或电流调整。
(1)小功率线绕式可变电阻器。它有圆形立式线绕可变电阻器、圆形卧式线绕可变电阻器和方形线绕可变电阻器等几种,均为全密封式封装结构。
(2)大功率线绕式可变电阻器。它也称为滑线式交阻器,有轴向瓷管式线绕可变电阻器和瓷盘式线绕可变电阻器,采用非密封式封装结构。
5.可变电阻器引脚识别方法
(1)可变电阻器3根引脚识别。可变电阻器共有3根引脚,这3根引脚有区别,图3-9所示是可变电阻器3根引脚示意图。
(2)可变电阻器调节口。图3-10所示为可变电阻器调节口,用平口螺丝刀伸入此调节口中,转动螺丝刀可以改变动片的位置,进行阻值的调节。
(3)大功率可变电阻器引脚和调节方式。
图3-11是大功率可变电阻器引脚和调节方式示意图。这是用于功率较大场合下的线绕式结构的可变电阻器,动片可以左右滑动,进行阻值调节。它的特点是体积很大,阻值调节精度高,电阻值小。
6.可变电阻器主要参数和标注方式
(1)可变电阻器的标称阻值是它两根固定引脚之间的阻值。H11A1-X009T可变电阻器采用直标法表示标称阻值,即直接将标称阻值标注在可变电阻器上,在大电流应用的场合,可变电阻器还同时标注出额定功率参数。此外,小型可变电阻器的标注阻值采用3位数表示方法,如图3-12所示,这与电阻器的标注方法一样。
图中,203表示是20000Ω,为20kΩ。
(2)小信号电路中应用的可变电阻器,一般只关心它的标称阻值,对功率无要求。
上一篇:可变电阻器外形特征和电路图形符号
上一篇:三极管偏置电路中的可变电阻电路
热门点击
- 可变电阻器工作原理和引脚识别方法
- 电压倍增器
- 齐纳二极管
- 晶体三极管结构及工作原理简述
- 照明开关的选择与安装
- 湿敏电阻器外形特征和电路图形符号
- 电源滤波器与稳压器
- 齐纳二极管通常当作一种稳压器使用
- 变压器常用参数及参数识别方法
- 共发射极放大器的特性
推荐技术资料
- DFRobot—玩的就是
- 如果说新车间的特点是“灵动”,FQPF12N60C那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