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设计
发布时间:2011/8/22 9:45:50 访问次数:1041
1.并行工程与协同设计
现代社会中,电子制造产业国际化、全球化程度远高于其他产业。由于全球竞争的空前激烈,要求电子设计、制造必须具有敏捷性。传统的串行设计远远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并行工程(CE)应运而生。企业实行并行工程时,要求设计、制造各个过程的多
项任务同时进行、交叉进行,减少设计过程的多次反复。并行工程的协同效应使得各部门协调工作,能够对众多方案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以达到最优方案。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能使在不同计算机上的用户分工协作、共同高效地完成一个复杂的问题。于是,协同设计便成为实施并行工程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2.协同设计技术
1)协同设计的含义
协同谩计主要指在“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设计”(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work,CSCW),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产品开发设计模式,它受到了国内外众多研究单位与制造商的重视。
协同电子设计的具体含义是:在计算机技术支持的环境体系中(CS),一个群体协同工作完成一项电子设计任务(CD),它的目标是要设计各种各样的协同工作的应用系统。
协同设计继承发展了并行设计的基本思想,借助于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构成“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设计”。协同电子设计不是简单的“一个群体协同完成一项电子设计任务”,而是集成了现代电子设计中许多新方法、新技术、新思想、新模式,经过系统的抽象发展形成的面向用户、面向制造、面向装配设计的设计方法。
协同设计是建立在CIMS、并行工程、敏捷制造、虚拟设计等新的概念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的,提出在计算机协同工作环境中,通过对复杂结构产品设计过程的重组、建模优化,建立产品协同设计开发流程;并利用现代PDM、CAD/CAM/CAPP、虚拟设计等集成技术与工具,进行系统化的协同设计工作模式。
协同设计不但体现了现代设计技术,也体现了现代管理技术。
2)协同设讣的系统组成
协同设计的协作系统通常由成员角色( role)、共享对象(shared object)、协作活动(activity)和协作事件(event)4个基本元素组成。
(1)成员角色描述了群体成员在协同工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由于在协作系统中成员角色的差别较大,需合理对其进行划分;
(2)共享对象是在协作过程中各成员共同操作的对象;
(3)协作活动用来指示协作的进展和状态的变化,用于规范协调各成员的行为;
(4)协作事件指协作成员共同完成某一项工作。
3.协同电子设计特点
协同电子设计是为了完成某一设计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设计主体(或称专家或团队),通过一定的信息交换和相互协同机制,分别以不同的设计任务共同完成这一设计目标。协同电子设计具有如下特点:
(1)多主体性。设计活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设计专家参与,而这些设计专家通常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各自具有领域知识、经验和一定的问题求解能力。
(2)协同性。具有一种协同各个设计专家完成共同设计目标的机构,这一机构包括各设计专家间的通信协议、通信结构、冲突检测和仲裁机制。
(3)共同性。多设计专家要实现的设计目标是共同的,他们所在的设计环境和上、下游的信息也是一致的。
(4)灵活性。参与设计的专家数目可以动态地增加或减少,协同设计的体系结构也是灵活的、可变的。
4.协同电子设计过程
(1)协同设计是一个协同工作的过程。随着CSCW的发展,人们将协同设计纳入到CSCW的计算框架之中,将协同设计视为CSCW的应用,即各设计专家共同合作的设计过程。
(2)协同设计是一个通信处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信与协调是最重要的问题。协同设计中应遵守通信规则,通倍语言机制和规则有利于整个设计过程的通信监控。
(3)协同设计是一个知识共享和集成的过程。各个设计专家必须共享数据、信息和知识。各设计小组内部必须能共享知识与设计经验,还要能从其他小组获取共享信息。各小组间应能相互传递对设计背景与目标的理解。各小组不单单是共享知识与信息,而且要把它们集成而产生新的观点和方案。
(4)协同设计是一个管理过程。这是一个很有效的观点,它强调了在协同设计中的管理任务,如规划、监控、协商、调度和决策支持,其中规划考虑要执行任务的协同性,监控则考虑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决策。 M27C2001-15F1
1.并行工程与协同设计
现代社会中,电子制造产业国际化、全球化程度远高于其他产业。由于全球竞争的空前激烈,要求电子设计、制造必须具有敏捷性。传统的串行设计远远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并行工程(CE)应运而生。企业实行并行工程时,要求设计、制造各个过程的多
项任务同时进行、交叉进行,减少设计过程的多次反复。并行工程的协同效应使得各部门协调工作,能够对众多方案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以达到最优方案。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能使在不同计算机上的用户分工协作、共同高效地完成一个复杂的问题。于是,协同设计便成为实施并行工程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2.协同设计技术
1)协同设计的含义
协同谩计主要指在“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设计”(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work,CSCW),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产品开发设计模式,它受到了国内外众多研究单位与制造商的重视。
协同电子设计的具体含义是:在计算机技术支持的环境体系中(CS),一个群体协同工作完成一项电子设计任务(CD),它的目标是要设计各种各样的协同工作的应用系统。
协同设计继承发展了并行设计的基本思想,借助于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构成“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设计”。协同电子设计不是简单的“一个群体协同完成一项电子设计任务”,而是集成了现代电子设计中许多新方法、新技术、新思想、新模式,经过系统的抽象发展形成的面向用户、面向制造、面向装配设计的设计方法。
协同设计是建立在CIMS、并行工程、敏捷制造、虚拟设计等新的概念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的,提出在计算机协同工作环境中,通过对复杂结构产品设计过程的重组、建模优化,建立产品协同设计开发流程;并利用现代PDM、CAD/CAM/CAPP、虚拟设计等集成技术与工具,进行系统化的协同设计工作模式。
协同设计不但体现了现代设计技术,也体现了现代管理技术。
2)协同设讣的系统组成
协同设计的协作系统通常由成员角色( role)、共享对象(shared object)、协作活动(activity)和协作事件(event)4个基本元素组成。
(1)成员角色描述了群体成员在协同工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由于在协作系统中成员角色的差别较大,需合理对其进行划分;
(2)共享对象是在协作过程中各成员共同操作的对象;
(3)协作活动用来指示协作的进展和状态的变化,用于规范协调各成员的行为;
(4)协作事件指协作成员共同完成某一项工作。
3.协同电子设计特点
协同电子设计是为了完成某一设计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设计主体(或称专家或团队),通过一定的信息交换和相互协同机制,分别以不同的设计任务共同完成这一设计目标。协同电子设计具有如下特点:
(1)多主体性。设计活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设计专家参与,而这些设计专家通常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各自具有领域知识、经验和一定的问题求解能力。
(2)协同性。具有一种协同各个设计专家完成共同设计目标的机构,这一机构包括各设计专家间的通信协议、通信结构、冲突检测和仲裁机制。
(3)共同性。多设计专家要实现的设计目标是共同的,他们所在的设计环境和上、下游的信息也是一致的。
(4)灵活性。参与设计的专家数目可以动态地增加或减少,协同设计的体系结构也是灵活的、可变的。
4.协同电子设计过程
(1)协同设计是一个协同工作的过程。随着CSCW的发展,人们将协同设计纳入到CSCW的计算框架之中,将协同设计视为CSCW的应用,即各设计专家共同合作的设计过程。
(2)协同设计是一个通信处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信与协调是最重要的问题。协同设计中应遵守通信规则,通倍语言机制和规则有利于整个设计过程的通信监控。
(3)协同设计是一个知识共享和集成的过程。各个设计专家必须共享数据、信息和知识。各设计小组内部必须能共享知识与设计经验,还要能从其他小组获取共享信息。各小组间应能相互传递对设计背景与目标的理解。各小组不单单是共享知识与信息,而且要把它们集成而产生新的观点和方案。
(4)协同设计是一个管理过程。这是一个很有效的观点,它强调了在协同设计中的管理任务,如规划、监控、协商、调度和决策支持,其中规划考虑要执行任务的协同性,监控则考虑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决策。 M27C2001-15F1
上一篇:现代电子设计的技术内容与方法
上一篇:现代电子研发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