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电源技术

动态电源路径管理简化了太阳能板对电池的充电

发布时间:2008/8/22 0:00:00 访问次数:911

  太阳能电池通常是由p-n结组成的,入射光线能量(光子)通过导致p-n结电子和空穴的重新组合来产生电流。由于p-n结的特性类似于二极管的特性,因此我们通常以如图1所示的电路作为太阳能电池特性的一个简化模型。

图1 太阳能电池简化电路模型

  电流源iph会产生一个和太阳能电池上的光量度成正比的电流。在没有负载连接的情况下,几乎所有产生的电流均流经二极管d1,其正向电压决定了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 (voc)。该电压会因不同类型太阳能电池的特性而有所差异。但是,对于大多数硅电池而言,这一电压都在0.5~0.6v之间(这也是p-n结二极管的标准正向电压)。在实际太阳能电池应用中,并联电阻rp的漏电流很小。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加,iph产生的大部分电流从二极管中流出来并进入负载。对于大多数负载电流而言,这个过程对于输出电压仅有很小的影响。由于二极管的i-v特性会有轻微的变化,并且由于串联电阻rs的原因(其具有连接损耗),电压会稍有下降,但输出电压却保持大体恒定。然而,有时流经d1的电流太小,从而导致二极管偏置不够,并且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会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加而急剧下降。最后,如果所有产生的电流均只流经负载(而不流经二极管),则输出电压就会变为零。这个电流被称为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isc)。isc和voc都是定义太阳能电池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见图2)。

图2 典型的太阳能电池i-v特性

  在大多数应用中,人们都期望太阳能电池能提供尽可能多的电能。由于输出功率是输出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因此就必须确定电池工作区域中的哪一部分所产生的功率值最大,这一点被称为最大功率点(mpp)。当输出电压为其最大数值(voc)时,输出电流为零,这是一个极端情况;而当输出电流达到最大值(isc),但输出电压为零时,则是另一种极端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下vi的乘积均为零,因此肯定都不是mmp点。我们可以很容易证明(或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在任何应用中,mpp一般会出现在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见图3)下半部分的某个位置。但问题是太阳能电池mpp的确切位置会因入射光线和环境温度不同而变化。所以,设计旨在动态地调节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流,以达到太阳能电量生成系统的最大化,使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在mpp点或者其临近点工作。

图3 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

  实施这一方案(最大功率点跟踪器)的方法有很多,但都非常复杂,尤其是在卫星等任务关键型系统中。然而,在很多小型应用中,并不需要极其精确的mpp跟踪方案,只需要一个能利用率约90%~95%可用电能的简单低成本解决方案即可。ti线性充电控制器bqtiny-iii系列的动态电源路径管理(dppm)功能就可用于诸如简化mpp跟踪器的实施。

图4 bqtiny-iii线性充电器的dppm工作原理

  dppm功能的主要原理如图4所示。暂时忽略usb输入,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q1对out引脚的电压进行调节,q2根据一个典型的cc-cv锂离子充电曲线对充电电流进行调节。如果连接至ac引脚的电源电流不足而无法为系统供电并为电池充电,则vout开始下降。如果vout达到了预定义的阈值vdppm,bqtiny-iii则会自动将充电电流降至一个可保持vdppm时vout的水平。

图5 使用太阳能板对电池进行充电

  该特性可用于图5所示的应用。其中,一个太阳能板被用于为一个单体锂离子电池再充电。该太阳能板由若干电池串组成,每个电池串包括11个串联硅电池。它的作用类似于电流限制电压源,电流限制则是由太阳能板的大小以及照射在上面的光量来确定的。

  从该太阳能板上获得的最大输出电压(voc)通常介于5.5~6v之间。因为该电压低于bq24030预定义的6v输出调节电压,q1被完全开启(turned hard-on)。rset定义了一个1a的最大充电电流。

  如果其超过了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流(取决于光线强弱),太阳能板的输出电压就会下降,从而降低了bq24030 out引脚的

  太阳能电池通常是由p-n结组成的,入射光线能量(光子)通过导致p-n结电子和空穴的重新组合来产生电流。由于p-n结的特性类似于二极管的特性,因此我们通常以如图1所示的电路作为太阳能电池特性的一个简化模型。

图1 太阳能电池简化电路模型

  电流源iph会产生一个和太阳能电池上的光量度成正比的电流。在没有负载连接的情况下,几乎所有产生的电流均流经二极管d1,其正向电压决定了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 (voc)。该电压会因不同类型太阳能电池的特性而有所差异。但是,对于大多数硅电池而言,这一电压都在0.5~0.6v之间(这也是p-n结二极管的标准正向电压)。在实际太阳能电池应用中,并联电阻rp的漏电流很小。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加,iph产生的大部分电流从二极管中流出来并进入负载。对于大多数负载电流而言,这个过程对于输出电压仅有很小的影响。由于二极管的i-v特性会有轻微的变化,并且由于串联电阻rs的原因(其具有连接损耗),电压会稍有下降,但输出电压却保持大体恒定。然而,有时流经d1的电流太小,从而导致二极管偏置不够,并且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会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加而急剧下降。最后,如果所有产生的电流均只流经负载(而不流经二极管),则输出电压就会变为零。这个电流被称为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isc)。isc和voc都是定义太阳能电池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见图2)。

图2 典型的太阳能电池i-v特性

  在大多数应用中,人们都期望太阳能电池能提供尽可能多的电能。由于输出功率是输出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因此就必须确定电池工作区域中的哪一部分所产生的功率值最大,这一点被称为最大功率点(mpp)。当输出电压为其最大数值(voc)时,输出电流为零,这是一个极端情况;而当输出电流达到最大值(isc),但输出电压为零时,则是另一种极端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下vi的乘积均为零,因此肯定都不是mmp点。我们可以很容易证明(或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在任何应用中,mpp一般会出现在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见图3)下半部分的某个位置。但问题是太阳能电池mpp的确切位置会因入射光线和环境温度不同而变化。所以,设计旨在动态地调节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流,以达到太阳能电量生成系统的最大化,使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在mpp点或者其临近点工作。

图3 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

  实施这一方案(最大功率点跟踪器)的方法有很多,但都非常复杂,尤其是在卫星等任务关键型系统中。然而,在很多小型应用中,并不需要极其精确的mpp跟踪方案,只需要一个能利用率约90%~95%可用电能的简单低成本解决方案即可。ti线性充电控制器bqtiny-iii系列的动态电源路径管理(dppm)功能就可用于诸如简化mpp跟踪器的实施。

图4 bqtiny-iii线性充电器的dppm工作原理

  dppm功能的主要原理如图4所示。暂时忽略usb输入,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q1对out引脚的电压进行调节,q2根据一个典型的cc-cv锂离子充电曲线对充电电流进行调节。如果连接至ac引脚的电源电流不足而无法为系统供电并为电池充电,则vout开始下降。如果vout达到了预定义的阈值vdppm,bqtiny-iii则会自动将充电电流降至一个可保持vdppm时vout的水平。

图5 使用太阳能板对电池进行充电

  该特性可用于图5所示的应用。其中,一个太阳能板被用于为一个单体锂离子电池再充电。该太阳能板由若干电池串组成,每个电池串包括11个串联硅电池。它的作用类似于电流限制电压源,电流限制则是由太阳能板的大小以及照射在上面的光量来确定的。

  从该太阳能板上获得的最大输出电压(voc)通常介于5.5~6v之间。因为该电压低于bq24030预定义的6v输出调节电压,q1被完全开启(turned hard-on)。rset定义了一个1a的最大充电电流。

  如果其超过了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流(取决于光线强弱),太阳能板的输出电压就会下降,从而降低了bq24030 out引脚的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Seeed Studio
    Seeed Studio绐我们的印象总是和绘画脱离不了...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