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接口电路

大存储空间高精度数字中频面目标模拟器设计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522

引 言

  在雷达系统研制过程中,回波信号模拟器是不可缺少的设备,它可以灵活地产生雷达在各种工作状态下的回波信号,有助于雷达的实验室调试,降低试验成本,增加灵活性,对其设计、改进、定型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设计的面目标模拟器基于波形存储直读的ddws(直接数字波形合成)法实现,模拟成像雷达接收其自身发射的单个射频线性调频脉冲,经复杂的地面目标反射后,形成的射频回波信号经下变频后输出。dsws就是将预先存储的经理想采样的数字波形直接进行d/a转换而得到所需的模拟信号。该模拟器采用波形存储直读法产生基带i/q信号,经正交调制产生中频,最大带宽80 mhz,可直接输出视频信号和中频信号。该面目标模拟器具有较大的数据存储空间和高精度的输出时刻控制。设计中对i、q路基带数据进行存储,单路存储空间256 mbit(32 mb),总存储空间64 mb,可以满足大多数需求;通过进行延时补偿使得输出信号输出时刻精确可控。

  该模拟器采用usb接口加载回波数据,可通过计算机方便地修改波形数据。加载理想数据对信号处理机进行功能验证,又可以加载实验数据实现真实目标场景再现、进行设备出厂前的系统联调。系统核心控制单元采用xilinx公司的virtexⅱ系列xc2v500型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完成系统的功能控制、高精度延时计算、数据存储控制等关键任务。

1 系统结构描述

  按照操作流程系统功能分为数据加载和波形输出两部分。波形数据加载通过计算机usb口进行,存储在大容量flash存储器中。波形输出时首先输入初始高度、速度、加速度等参数,在同步脉冲的触发下,把数据从flash存储器读出存入fpga内部的block sram中,在延时时刻到达后,在fpga的控制下把数据输出至d/a转换器转换为模拟信号。同时,fpga还要实现对系统时钟的管理,完成时钟的去歪斜、频率变换,确保时钟的相参性。电路设计中为实现对载漏和镜像的高抑制,正交调制器采用了专用的正交调制芯片,同时,电路布线采用i、q两路完全对称结构,尽量保证两路的幅相平衡;专门设计了可调节环节,如幅度及直流偏置调整电位器,尽量将两路的幅度及直流偏置的差异调到最小。

2 关键技术分析

  要使模拟器能模拟面目标散射回波的功能,必须有充足的存储空间存储回波数据。为检验雷达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要求面目标模拟器能方便地修改波形数据。因此,具有较快写入速度的数据存储器的选择和高效可靠的数据加载的实现成为系统设计的一个关键因素。模拟器的信号输出时刻要有较高精度,以便不失真地再现目标场景。高精度输出延时计算成为系统设计的又一个关键技术。本模拟器的高精度延时计算没有采用dsp芯片,而是在fpga内实现,简化了系统设计。

2.1 存储器选择

  设计中存储的面目标回波数据分为i、q两路存储。每路数据量为256 mbit,总数据量为5l2 mbit(64 mb)。波形输出时d/a转换器时钟为100 mhz,如果数据直接由flash存储器输出至d/a转换器,则flash存储器具有100 mb/s的输出速度时才能满足d/a转换器的数据更新速度。采用如此高速的大容量flash存储器会使系统设计成本大大增加。

  因此,设计时采用了数据预读入的方法来解决flash存储器输出跟不上d/a转换器要求的问题。其基本思想是用fpga内部的高速block select ram作为缓冲器。设计中使用的fpga内部的高速ram读写速度均在2.31 ns以下,完全可以满足d/a转换器的要求。每路存储器对应2个block ram、2个ram乒乓操作,一个ram用于预存从flash存储器读出的下一个触发周期的波形数据,另一个用于延时时刻到达后输出本触发周期的波形数据。图2中第1行表示雷达的触发脉冲(为正脉冲),下面2行的方框示意2个ram。其工作过程为:第n-1触发周期内从flash存储器读出数据写入a,延时时刻到达后b中的数据输出给d/a转换器;第n触发周期内从flash存储器读出数据写入b,延时时刻到达后a中的数据输出给d/a转换器;依此循环往复进行。这样数据的转存和输出分隔开来,互不影响,只要flash存储器的速度满足在一个触发周期内把一条回波数据输出完毕就可以确保回波依次输出。这就大大降低了对flash存储器的要求,降低了设计成本。

  基于以上思想,设计中选择两片intel公司大容量strata flash存储器e28f256j3a-150作为数据存储器。该flash芯片具有写缓冲(write buffer)模式和异步页读(asynchronous page mode)模式,数据宽度可在8 bit和16 bit之间选择。当该芯片工作在异步页读模式时,其最快的单个数据平均读出时间为56.25 ns,在脉冲重频周期为100μs时,一个周期内可完成1 777个数据点的转存,满足系统设计要求。同时,它的写缓冲模式使得它具有较快的写入速度,每片高达256 mbit的容量使得i、q两路各用1片即可存储所有数据。

2.2 数据加载

  数据加载通过计算机usb口,经过ft245bm将串行数据

引 言

  在雷达系统研制过程中,回波信号模拟器是不可缺少的设备,它可以灵活地产生雷达在各种工作状态下的回波信号,有助于雷达的实验室调试,降低试验成本,增加灵活性,对其设计、改进、定型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设计的面目标模拟器基于波形存储直读的ddws(直接数字波形合成)法实现,模拟成像雷达接收其自身发射的单个射频线性调频脉冲,经复杂的地面目标反射后,形成的射频回波信号经下变频后输出。dsws就是将预先存储的经理想采样的数字波形直接进行d/a转换而得到所需的模拟信号。该模拟器采用波形存储直读法产生基带i/q信号,经正交调制产生中频,最大带宽80 mhz,可直接输出视频信号和中频信号。该面目标模拟器具有较大的数据存储空间和高精度的输出时刻控制。设计中对i、q路基带数据进行存储,单路存储空间256 mbit(32 mb),总存储空间64 mb,可以满足大多数需求;通过进行延时补偿使得输出信号输出时刻精确可控。

  该模拟器采用usb接口加载回波数据,可通过计算机方便地修改波形数据。加载理想数据对信号处理机进行功能验证,又可以加载实验数据实现真实目标场景再现、进行设备出厂前的系统联调。系统核心控制单元采用xilinx公司的virtexⅱ系列xc2v500型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完成系统的功能控制、高精度延时计算、数据存储控制等关键任务。

1 系统结构描述

  按照操作流程系统功能分为数据加载和波形输出两部分。波形数据加载通过计算机usb口进行,存储在大容量flash存储器中。波形输出时首先输入初始高度、速度、加速度等参数,在同步脉冲的触发下,把数据从flash存储器读出存入fpga内部的block sram中,在延时时刻到达后,在fpga的控制下把数据输出至d/a转换器转换为模拟信号。同时,fpga还要实现对系统时钟的管理,完成时钟的去歪斜、频率变换,确保时钟的相参性。电路设计中为实现对载漏和镜像的高抑制,正交调制器采用了专用的正交调制芯片,同时,电路布线采用i、q两路完全对称结构,尽量保证两路的幅相平衡;专门设计了可调节环节,如幅度及直流偏置调整电位器,尽量将两路的幅度及直流偏置的差异调到最小。

2 关键技术分析

  要使模拟器能模拟面目标散射回波的功能,必须有充足的存储空间存储回波数据。为检验雷达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要求面目标模拟器能方便地修改波形数据。因此,具有较快写入速度的数据存储器的选择和高效可靠的数据加载的实现成为系统设计的一个关键因素。模拟器的信号输出时刻要有较高精度,以便不失真地再现目标场景。高精度输出延时计算成为系统设计的又一个关键技术。本模拟器的高精度延时计算没有采用dsp芯片,而是在fpga内实现,简化了系统设计。

2.1 存储器选择

  设计中存储的面目标回波数据分为i、q两路存储。每路数据量为256 mbit,总数据量为5l2 mbit(64 mb)。波形输出时d/a转换器时钟为100 mhz,如果数据直接由flash存储器输出至d/a转换器,则flash存储器具有100 mb/s的输出速度时才能满足d/a转换器的数据更新速度。采用如此高速的大容量flash存储器会使系统设计成本大大增加。

  因此,设计时采用了数据预读入的方法来解决flash存储器输出跟不上d/a转换器要求的问题。其基本思想是用fpga内部的高速block select ram作为缓冲器。设计中使用的fpga内部的高速ram读写速度均在2.31 ns以下,完全可以满足d/a转换器的要求。每路存储器对应2个block ram、2个ram乒乓操作,一个ram用于预存从flash存储器读出的下一个触发周期的波形数据,另一个用于延时时刻到达后输出本触发周期的波形数据。图2中第1行表示雷达的触发脉冲(为正脉冲),下面2行的方框示意2个ram。其工作过程为:第n-1触发周期内从flash存储器读出数据写入a,延时时刻到达后b中的数据输出给d/a转换器;第n触发周期内从flash存储器读出数据写入b,延时时刻到达后a中的数据输出给d/a转换器;依此循环往复进行。这样数据的转存和输出分隔开来,互不影响,只要flash存储器的速度满足在一个触发周期内把一条回波数据输出完毕就可以确保回波依次输出。这就大大降低了对flash存储器的要求,降低了设计成本。

  基于以上思想,设计中选择两片intel公司大容量strata flash存储器e28f256j3a-150作为数据存储器。该flash芯片具有写缓冲(write buffer)模式和异步页读(asynchronous page mode)模式,数据宽度可在8 bit和16 bit之间选择。当该芯片工作在异步页读模式时,其最快的单个数据平均读出时间为56.25 ns,在脉冲重频周期为100μs时,一个周期内可完成1 777个数据点的转存,满足系统设计要求。同时,它的写缓冲模式使得它具有较快的写入速度,每片高达256 mbit的容量使得i、q两路各用1片即可存储所有数据。

2.2 数据加载

  数据加载通过计算机usb口,经过ft245bm将串行数据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耳机放大器
    为了在听音乐时不影响家人,我萌生了做一台耳机放大器的想...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