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新品发布

Garmin公司采用全球化自主生产策略成功控制供应链

发布时间:2007/9/7 0:00:00 访问次数:468


作者: Arik Hesseldahl

        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制造商Garmin International公司在GPS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很大程度源于它一直坚持采用自主生产的策略,而并没有盲目跟随目前在行业里大肆流行的外包策略。

        与其它消费电子领域相似,GPS领域的厂商众多,竞争激烈,且产品价格非常敏感。由于GPS接收器技术门槛较低,新的竞争者不断涌入,老牌厂商的地位受到挑战。因此,从传统的角度来看,主要厂商应该把大部分业务外包出去,以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但是在这一领域最大的制造商Garmin却不这样认为,相反,它认为利用自己的制造与工程资源从事制造业务是公司的一大战略优势。

        当大多数竞争对手将产品交给合同制造商生产时,Garmin却更加突出其垂直整合制造的特点,并没有将制造业务外包给他人。“人们经常问Garmin何时会将业务外包出去,”Kansas City Capital的分析师John Braatz表示,“但到了最后,我们发现该公司库存水平还没有那些采用外包策略的公司高。”Garmin的供应链控制得非常成功,高库存周转率使其有能力向研发活动投入大量资金,开发出更多的创新产品。

        覆盖全球的制造工厂

        在垂直整合制造策略,Garmin的目标是实现真正的全球化制造。比如,它在台湾地区拥有一个24.9万平方英尺的工厂,生产车用仪表板接收器和面向徒步旅行者的手持接收器,到2003年底,Garmin这家工厂的雇员达到975人。

        Garmin公司用于私人飞机的航空电子设备则是在美国堪萨斯城一个24万平方英尺的工厂内生产的,该厂有997名员工,目前正在增建50万平方英尺以上的生产设施。Garmin的高层管理者表示,在美国制造的航空电子设备更容易通过联邦航空局(FAA)的认证。

        它在堪萨斯城还有一个2.5万平方英尺的飞机修理库,用于开发和测试航空电子产品。此外,Garmin还在美国俄勒冈州设有一个5.2万平方英尺的工厂从事航空电子业务及飞机修理业务,并在英国建有一个2.8万平方英尺的分销仓库。

Garmin公司的首席执行官Gary Burrell表示,在全球各地拥有自己的制造厂最大好处是它们只对Garmin负责,会把公司的最佳利益放在心上。

        但是,由于工作分布在台湾和美国不同地区,给物流和业务规划造成了一定的问题,特别是沟通方面的问题。不过,Burrell认为这一问题并不严重。“我们在台湾地区的工厂拥有优秀的工程师和采购专家,他们能够与在美国的同事密切合作,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他表示。

        内部生产的优势

        Pokorny:如果不投资建厂和开发技术,最终你将在这个领域中落伍。

        Garmin的成功秘诀在于通过自主生产跟上技术发展步伐。该公司运营主管Brian Pokorny认为,尽管有时将产品交给合同制造商生产会更有效率,但是OEM公司如果不投资建厂和开发技术,那么最终将会在这个领域中落伍。他提醒说:“别忘了当你使用EMS公司的时候,你是在与另一家想赚钱的公司打交道。”

        Garmin的显示器业务可以很好地说明其自主生产的策略。最初,Garmin主要通过购买方式获得显示器模块,但在发现这一块业务的重要性之后,Garmin决定将这项技术拿到公司内部。它通过收购获得显示器业务,然后对其加以改造,使其满足各种产品的具体要求。从外购转入内部生产,Garmin提高了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响应能力。“使用内部生产,改变生产计划变得容易许多。但如果使用合同制造商,做出调整则困难许多。”Pokorny说。

        模块式设计降低制造成本

        采用模块设计降低生产成本是Garmin推行自主生产策略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Garmin经常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以减少元器件数量,降低采购成本。“多数人不会注意到有什么差异,但实际上我们有些产品已经重新设计了6~7次。”Pokorny说,“我们不断地重新评估处理器等关键器件和其它器件,迅速地重新设计,以降低采购成本。”

        由于制造与工程业务都在内部进行,因此对于Garmin来说,产品的重新设计和在生产方面的调整相当容易。“如果我们的某个车间遇到生产中的质量问题,我们的制造人员


作者: Arik Hesseldahl

        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制造商Garmin International公司在GPS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很大程度源于它一直坚持采用自主生产的策略,而并没有盲目跟随目前在行业里大肆流行的外包策略。

        与其它消费电子领域相似,GPS领域的厂商众多,竞争激烈,且产品价格非常敏感。由于GPS接收器技术门槛较低,新的竞争者不断涌入,老牌厂商的地位受到挑战。因此,从传统的角度来看,主要厂商应该把大部分业务外包出去,以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但是在这一领域最大的制造商Garmin却不这样认为,相反,它认为利用自己的制造与工程资源从事制造业务是公司的一大战略优势。

        当大多数竞争对手将产品交给合同制造商生产时,Garmin却更加突出其垂直整合制造的特点,并没有将制造业务外包给他人。“人们经常问Garmin何时会将业务外包出去,”Kansas City Capital的分析师John Braatz表示,“但到了最后,我们发现该公司库存水平还没有那些采用外包策略的公司高。”Garmin的供应链控制得非常成功,高库存周转率使其有能力向研发活动投入大量资金,开发出更多的创新产品。

        覆盖全球的制造工厂

        在垂直整合制造策略,Garmin的目标是实现真正的全球化制造。比如,它在台湾地区拥有一个24.9万平方英尺的工厂,生产车用仪表板接收器和面向徒步旅行者的手持接收器,到2003年底,Garmin这家工厂的雇员达到975人。

        Garmin公司用于私人飞机的航空电子设备则是在美国堪萨斯城一个24万平方英尺的工厂内生产的,该厂有997名员工,目前正在增建50万平方英尺以上的生产设施。Garmin的高层管理者表示,在美国制造的航空电子设备更容易通过联邦航空局(FAA)的认证。

        它在堪萨斯城还有一个2.5万平方英尺的飞机修理库,用于开发和测试航空电子产品。此外,Garmin还在美国俄勒冈州设有一个5.2万平方英尺的工厂从事航空电子业务及飞机修理业务,并在英国建有一个2.8万平方英尺的分销仓库。

Garmin公司的首席执行官Gary Burrell表示,在全球各地拥有自己的制造厂最大好处是它们只对Garmin负责,会把公司的最佳利益放在心上。

        但是,由于工作分布在台湾和美国不同地区,给物流和业务规划造成了一定的问题,特别是沟通方面的问题。不过,Burrell认为这一问题并不严重。“我们在台湾地区的工厂拥有优秀的工程师和采购专家,他们能够与在美国的同事密切合作,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他表示。

        内部生产的优势

        Pokorny:如果不投资建厂和开发技术,最终你将在这个领域中落伍。

        Garmin的成功秘诀在于通过自主生产跟上技术发展步伐。该公司运营主管Brian Pokorny认为,尽管有时将产品交给合同制造商生产会更有效率,但是OEM公司如果不投资建厂和开发技术,那么最终将会在这个领域中落伍。他提醒说:“别忘了当你使用EMS公司的时候,你是在与另一家想赚钱的公司打交道。”

        Garmin的显示器业务可以很好地说明其自主生产的策略。最初,Garmin主要通过购买方式获得显示器模块,但在发现这一块业务的重要性之后,Garmin决定将这项技术拿到公司内部。它通过收购获得显示器业务,然后对其加以改造,使其满足各种产品的具体要求。从外购转入内部生产,Garmin提高了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响应能力。“使用内部生产,改变生产计划变得容易许多。但如果使用合同制造商,做出调整则困难许多。”Pokorny说。

        模块式设计降低制造成本

        采用模块设计降低生产成本是Garmin推行自主生产策略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Garmin经常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以减少元器件数量,降低采购成本。“多数人不会注意到有什么差异,但实际上我们有些产品已经重新设计了6~7次。”Pokorny说,“我们不断地重新评估处理器等关键器件和其它器件,迅速地重新设计,以降低采购成本。”

        由于制造与工程业务都在内部进行,因此对于Garmin来说,产品的重新设计和在生产方面的调整相当容易。“如果我们的某个车间遇到生产中的质量问题,我们的制造人员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智能型ICL7135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