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新品发布

我国大陆第一座12寸晶圆代工厂9月量产

发布时间:2007/8/31 0:00:00 访问次数:803

     中芯国际董事长张汝京近日受邀在IC China 2004展览暨研讨会中发表演说,张汝京以中芯为例,谈中国快速发展的半导体产业。他表示,至2004年底中芯4年来在上海3座晶圆厂累计投资额为36亿美元,月产能已超过9万片,预计至2005年,累计投资金额将超过40亿美元。

    张汝京表示,加速中国IC产业发展的原因可归纳为几点,首先是加强IC产业纵向合作,像中芯近年积极引进新的技术合作伙伴,如自特许引进0.18微米制程技术,由IMEC引进0.13微米制程逻辑技术,由英飞凌引进0.11微米制程DRAM技术,还有由尔必达(Elpida)引进90纳米制程技术在中芯北京厂。

    在建立双赢的战略联盟上,张汝京指出,中芯不单是发展晶圆代工业务,同时投入后段封装测试,如在成都设厂,除此,中芯也已与日本凸版合资,将在上海进行CMOS影像感测器后段所需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及微镜头的生产。

    中芯近来积极利用策略联盟方式引进技术,在2002年时中芯采用0.18以下微米制程产品比重不足5%,2003年比重已超过40%,到2004年第二季比重已达71.8%。

    另外中芯国际董事长张汝京1日还表示,中芯北京12寸厂第一片晶圆在8月31日产出,但发现一点小问题,而采用0.11微米制程的DRAM试投片,预计在9月2日产出,他相信会顺利成功。中芯北京12寸厂预计9月下旬正式量产,至于采用90纳米制程的高速SRAM也已通过客户认证,开始小量生产。


     中芯国际董事长张汝京近日受邀在IC China 2004展览暨研讨会中发表演说,张汝京以中芯为例,谈中国快速发展的半导体产业。他表示,至2004年底中芯4年来在上海3座晶圆厂累计投资额为36亿美元,月产能已超过9万片,预计至2005年,累计投资金额将超过40亿美元。

    张汝京表示,加速中国IC产业发展的原因可归纳为几点,首先是加强IC产业纵向合作,像中芯近年积极引进新的技术合作伙伴,如自特许引进0.18微米制程技术,由IMEC引进0.13微米制程逻辑技术,由英飞凌引进0.11微米制程DRAM技术,还有由尔必达(Elpida)引进90纳米制程技术在中芯北京厂。

    在建立双赢的战略联盟上,张汝京指出,中芯不单是发展晶圆代工业务,同时投入后段封装测试,如在成都设厂,除此,中芯也已与日本凸版合资,将在上海进行CMOS影像感测器后段所需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及微镜头的生产。

    中芯近来积极利用策略联盟方式引进技术,在2002年时中芯采用0.18以下微米制程产品比重不足5%,2003年比重已超过40%,到2004年第二季比重已达71.8%。

    另外中芯国际董事长张汝京1日还表示,中芯北京12寸厂第一片晶圆在8月31日产出,但发现一点小问题,而采用0.11微米制程的DRAM试投片,预计在9月2日产出,他相信会顺利成功。中芯北京12寸厂预计9月下旬正式量产,至于采用90纳米制程的高速SRAM也已通过客户认证,开始小量生产。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智能型ICL7135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