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2是PCB2与金属外壳之间的寄生电容
发布时间:2019/7/13 17:53:12 访问次数:894
CP2是PCB2与金属外壳之间的寄生电容,在原理图上CP2与CⅡ串联后与CP3是并联,而且CP2《CP3,因此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可以看出ESD放电点“A”点相对于参考接地平面的电压不等于零(金属外壳良好接参考接地板时,“A”点相对于参考接地平面的电压接近于零),如4kⅤ接触放电测试时A点瞬态电压为I kⅤ,于是就造成了共模电流注:在ESD干扰电流的频率下,电缆呒Hc和CP4造成的等效特性阻抗约为150Ω要远小于CPl的容抗。F25L16PA-100PAG
实际上,对于ESD共模干扰电流fc眈也可以这样理解:静电放电发生时,由于金属外壳上的放电点与参考接地板之间不可能做到等电位(接地产品会好一些),使得A点的电位不为零,最终导致向PCB1、PCB1与PCB2之间的互连线、PCB2及电缆注人一个ESD干扰共模电流几M2。`c睨主要流经PCB1中的0Ⅴ工作地,PCB1与PCB2之间的互连线上的0Ⅴ工作地、PCB2中的0Ⅴ工作地,以及电缆束上的0Ⅴ工作地(因为0Ⅴ工作地所在的路径阻抗最小)。这个ESD干扰共模电流凡m2,是由一个相对于参考接地板的共模ESD电压造成的,它还不是直接影响电路工作的电流,因为它是共模电流,而产品内部电路之间传递的是电压
信号,而且这种传递的电压信号发生在芯片或电路端口与0Ⅴ工作地之间,即是差模的电压信号。要使这种共模电流或共模电压影响产品中以差模电压传递的电路信号正常工作,就必须发生转化。是ESD共模瞬态电流流过互连连接器时的公共阻抗耦合原理。它给出
了这种转化的原理,是PCB1与PCB2之间传递的正常工作电压信号,当没有ESD共模干扰电流流过互连排线时,σ。正常地从PCB1传递到PCB2。但是,当ESD共模电流流过其中的0Ⅴ地时,由于PCB1与PCB2之间的互连线实际存在寄生电感L(约10nH/cm),ESD共模电流就会在其两端感应出电压,这个电压Δ%Ov=丨气v×dJcM2/dH
CP2是PCB2与金属外壳之间的寄生电容,在原理图上CP2与CⅡ串联后与CP3是并联,而且CP2《CP3,因此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可以看出ESD放电点“A”点相对于参考接地平面的电压不等于零(金属外壳良好接参考接地板时,“A”点相对于参考接地平面的电压接近于零),如4kⅤ接触放电测试时A点瞬态电压为I kⅤ,于是就造成了共模电流注:在ESD干扰电流的频率下,电缆呒Hc和CP4造成的等效特性阻抗约为150Ω要远小于CPl的容抗。F25L16PA-100PAG
实际上,对于ESD共模干扰电流fc眈也可以这样理解:静电放电发生时,由于金属外壳上的放电点与参考接地板之间不可能做到等电位(接地产品会好一些),使得A点的电位不为零,最终导致向PCB1、PCB1与PCB2之间的互连线、PCB2及电缆注人一个ESD干扰共模电流几M2。`c睨主要流经PCB1中的0Ⅴ工作地,PCB1与PCB2之间的互连线上的0Ⅴ工作地、PCB2中的0Ⅴ工作地,以及电缆束上的0Ⅴ工作地(因为0Ⅴ工作地所在的路径阻抗最小)。这个ESD干扰共模电流凡m2,是由一个相对于参考接地板的共模ESD电压造成的,它还不是直接影响电路工作的电流,因为它是共模电流,而产品内部电路之间传递的是电压
信号,而且这种传递的电压信号发生在芯片或电路端口与0Ⅴ工作地之间,即是差模的电压信号。要使这种共模电流或共模电压影响产品中以差模电压传递的电路信号正常工作,就必须发生转化。是ESD共模瞬态电流流过互连连接器时的公共阻抗耦合原理。它给出
了这种转化的原理,是PCB1与PCB2之间传递的正常工作电压信号,当没有ESD共模干扰电流流过互连排线时,σ。正常地从PCB1传递到PCB2。但是,当ESD共模电流流过其中的0Ⅴ地时,由于PCB1与PCB2之间的互连线实际存在寄生电感L(约10nH/cm),ESD共模电流就会在其两端感应出电压,这个电压Δ%Ov=丨气v×dJcM2/dH
热门点击
- 晶闸管对触发电路的要求
- 光电子器件
-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 电力电子技术的典型应用
- 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反偏状态
- 机电元件及组件
- 低电平接触电阻
- 电容器的介质材料种类多样
- S7-200 PLC与PC之间的通信可以用以
- 损耗角正切、品质因数
推荐技术资料
- 硬盘式MP3播放器终级改
-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NE0 2511,那是一个远方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