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活性物质早期脱落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9/4/1 20:56:23 访问次数:5587
造成活性物质早期脱落的原因:蓄电池充电电流过大或长时间过充电,水被电解,产生大量的气体,在极板内部造成压力,使活性物质脱落;蓄电池大电流放电,尤其是低温大电流放电,硫酸铅迅速生成,体积膨胀,极板拱曲变形,促使活性物质脱落;蓄电池极板组松障.
可根据下列特征判断:活性物质严重脱落后,由于电解液中沉淀物较多,充电时电解液浑浊并呈棕色液体;充电时电压上升过快,电解液过早沸腾,相对密度上升缓慢,充电终了现象提早出现;蓄电池放电时电压下降过快,输出容量显著减小。
蓄电池在无负载状态下,电量自行消失的现象称为自行放电,简称自放电。对于充足电的蓄电池,若每昼夜容量降低不超过1%,属正常自放电;若每昼夜容量降低超过2%,则为故障性自放电。
造成活性物质早期脱落的原因:蓄电池充电电流过大或长时间过充电,水被电解,产生大量的气体,在极板内部造成压力,使活性物质脱落;蓄电池大电流放电,尤其是低温大电流放电,硫酸铅迅速生成,体积膨胀,极板拱曲变形,促使活性物质脱落;蓄电池极板组松障.
可根据下列特征判断:活性物质严重脱落后,由于电解液中沉淀物较多,充电时电解液浑浊并呈棕色液体;充电时电压上升过快,电解液过早沸腾,相对密度上升缓慢,充电终了现象提早出现;蓄电池放电时电压下降过快,输出容量显著减小。
蓄电池在无负载状态下,电量自行消失的现象称为自行放电,简称自放电。对于充足电的蓄电池,若每昼夜容量降低不超过1%,属正常自放电;若每昼夜容量降低超过2%,则为故障性自放电。
上一篇:蓄电池产生硫化故障后
上一篇:因电解液不纯而造成自放电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