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栅极置前和金属栅极置后
发布时间:2017/10/22 11:11:50 访问次数:616
在高介电常数栅和金属电极的整合结构中,有两个互相竞争的方法:金属栅极置前和金属栅极置后。 TC62D722CFNG在栅极置后工艺中,包含了虚拟栅的去除。当我们把它和嵌入式锗化硅工艺相结合,PMOS器件的性能在栅极置后的整合流程中,可以获得一个主要的优势就是:可以提高大马士革多晶硅栅结构形成后带来的应力效果。当我们决定栅极置前和栅极置后哪种工艺用来整合进人高介电常数栅和金属电极的工艺流程中,这是一个主要的考虑因素。下面是一个把嵌人式锗化硅工艺和金属栅极置后工艺相结合的整合流程的简单例子。
(1)包括源/漏扩散区浅结形成工艺在内的前续工艺。 ˉ
(2)源/漏区的硅衬底刻蚀工艺。
化其他工艺参数,最高可以得到3.0GPa以上的压应力。
在高介电常数栅和金属电极的整合结构中,有两个互相竞争的方法:金属栅极置前和金属栅极置后。 TC62D722CFNG在栅极置后工艺中,包含了虚拟栅的去除。当我们把它和嵌入式锗化硅工艺相结合,PMOS器件的性能在栅极置后的整合流程中,可以获得一个主要的优势就是:可以提高大马士革多晶硅栅结构形成后带来的应力效果。当我们决定栅极置前和栅极置后哪种工艺用来整合进人高介电常数栅和金属电极的工艺流程中,这是一个主要的考虑因素。下面是一个把嵌人式锗化硅工艺和金属栅极置后工艺相结合的整合流程的简单例子。
(1)包括源/漏扩散区浅结形成工艺在内的前续工艺。 ˉ
(2)源/漏区的硅衬底刻蚀工艺。
化其他工艺参数,最高可以得到3.0GPa以上的压应力。
上一篇:应力效应提升技术
上一篇:在源/漏区选择性外延生长锗化硅。
热门点击
- 调试的目的、内容与步骤
- 图纸的幅面与字体高度对应关系
- 末端效应(terminaI effeCt)
- 双极应力对于NMOS和PMOs
- 设置背景空气域
- 通孔-1和金属-z的形成(双镶嵌)
- 一个PCB的构成是在垂直叠层上使用了一系列的
- 材料特性函数
- 覆铜板的标准、特点和用途
- 金属栅极置前和金属栅极置后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