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离子显示器
发布时间:2016/10/12 21:46:02 访问次数:672
1956年,Muller在CRT中充人103~102Pa的惰性气体,并在尖端加上正高压,使尖端产生正离子发射;AD5310BRM-REEL7又在发射尖端与荧光屏之问加人一块微通道板,用做像增强器,终于在荧光屏上直接观察到尖端表面原子排列的清晰图像,由此发明了场离子显微镜(FIM)。
场离子显示器(ΠD)实际上是受FTM、FED的启发而发明的,但在结构上,FID是用场离子发射尖劈平面阵列取代了FIM中的单个发射尖端,其目的不是用做显微镜,而是用做信息显示屏。
ΠD的结构
FID由背板、内板和面板等三块间隔几百米的玻璃平板平行对准组合而成,周边用低熔点玻璃封接,各平板上的电极引线留在外面,内部充有惰性气体,并采用X―Y编码选址,其结构如图4-13所示。
微通道板 场离子发射板Y行线电极引线 X列线电极引线背板为场离子发射板,蒸镀有发射离子的X列线电极系列;内板为微通道板,蒸镀有Y行线电极系列,内板的另一面蒸镀有加速电极;面板为荧光显象板,其内侧有红、绿、蓝三基色相间的高压彩色荧光粉。
1956年,Muller在CRT中充人103~102Pa的惰性气体,并在尖端加上正高压,使尖端产生正离子发射;AD5310BRM-REEL7又在发射尖端与荧光屏之问加人一块微通道板,用做像增强器,终于在荧光屏上直接观察到尖端表面原子排列的清晰图像,由此发明了场离子显微镜(FIM)。
场离子显示器(ΠD)实际上是受FTM、FED的启发而发明的,但在结构上,FID是用场离子发射尖劈平面阵列取代了FIM中的单个发射尖端,其目的不是用做显微镜,而是用做信息显示屏。
ΠD的结构
FID由背板、内板和面板等三块间隔几百米的玻璃平板平行对准组合而成,周边用低熔点玻璃封接,各平板上的电极引线留在外面,内部充有惰性气体,并采用X―Y编码选址,其结构如图4-13所示。
微通道板 场离子发射板Y行线电极引线 X列线电极引线背板为场离子发射板,蒸镀有发射离子的X列线电极系列;内板为微通道板,蒸镀有Y行线电极系列,内板的另一面蒸镀有加速电极;面板为荧光显象板,其内侧有红、绿、蓝三基色相间的高压彩色荧光粉。
上一篇:隔离柱材料以及封装工艺
上一篇:FID的工作原理
热门点击
- EsD敏感符号和EsD防护符号
- CLCC封装
- 集电极一发射极间电压VCEO
- ⅤGA
- 通常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采用玻璃纤维或高强度复合
- 风力发电机的风轮转速若随风速改变
- 刮刀的压力
- FED与CRT的不同点
- 分析表面贴装元器件的显著特点
- 清洁焊盘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