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控制电路的电子化
发布时间:2015/9/18 20:26:58 访问次数:461
20世纪60年代,电子技术IRF540NPBF的发展推动了控制电路的电子化,晶体管等无触点器件的应用促进了控制装置的小型化和可靠性的提高。60年代中期,小型计算机被应用到过程控制领域,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性能,但当时计算机价格昂贵,编程很不方便,输入/输出信号与工业现场不兼容,因而没能在工业控制中得到推广与应用。
20世纪60年代末期,西方工业国家出现经济大萧条,作为工业龙头的汽车工业受到沉重打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GM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摆脱困境,制定出多品种、小批量、不断推出新车型来吸引顾客的战略。1968年,GM为了适应产品品种不断更新、减少更换控制系统的费用和周期,因此,要求制造商为其装配线提供一种新型的通用程序控制器,并提出10项招标指标:
1)编程简单方便,可在现场修改程序;
2)硬件维护方便,采用插件式结构;
3)可靠性要高于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4)体积小于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5)可将数据直接送人管理计算机;
6)成本可与继电一接触器控制泵统竞争;
7)输入可以是AC115V;
8)输出在AC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和接触器等;
20世纪60年代,电子技术IRF540NPBF的发展推动了控制电路的电子化,晶体管等无触点器件的应用促进了控制装置的小型化和可靠性的提高。60年代中期,小型计算机被应用到过程控制领域,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性能,但当时计算机价格昂贵,编程很不方便,输入/输出信号与工业现场不兼容,因而没能在工业控制中得到推广与应用。
20世纪60年代末期,西方工业国家出现经济大萧条,作为工业龙头的汽车工业受到沉重打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GM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摆脱困境,制定出多品种、小批量、不断推出新车型来吸引顾客的战略。1968年,GM为了适应产品品种不断更新、减少更换控制系统的费用和周期,因此,要求制造商为其装配线提供一种新型的通用程序控制器,并提出10项招标指标:
1)编程简单方便,可在现场修改程序;
2)硬件维护方便,采用插件式结构;
3)可靠性要高于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4)体积小于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5)可将数据直接送人管理计算机;
6)成本可与继电一接触器控制泵统竞争;
7)输入可以是AC115V;
8)输出在AC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和接触器等;
上一篇:PLC的产生与发展
热门点击